讓家門口的消費更便利(消費視窗)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買(mai) 早點、修家電、寄快遞……老百姓家門口的社區商業(ye) ,不僅(jin) 是滿足日常消費需求的重要渠道,也增添了城市生活的煙火氣。近年來,在城市商業(ye) 發展過程中,社區商業(ye) 不斷補齊設施短板,豐(feng) 富商業(ye) 業(ye) 態、創新服務能力,在實現自身結構不斷升級的同時,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更多便利。社區商業(ye) 如何進一步發展,如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需求?記者進行了采訪。
配套設施更加完善
社區商業(ye) 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升級,提供多種綜合服務
早上8點,北京市海澱區居民李阿姨出門買(mai) 菜。步行幾分鍾,就來到樓下生鮮超市。買(mai) 完菜,她又到小區門口的幹洗店,拿回了昨天送洗的一件外套。回到小區,她又到單元樓門口的智能快遞櫃,取走了配送員剛剛送到的一件快遞。
“現在在家門口買(mai) 東(dong) 西,比以前可方便太多了。”李阿姨說,以前買(mai) 菜,要坐公交車到幾站地以外的菜市場,去晚了還買(mai) 不到新鮮菜。如今,社區生鮮店越來越多,出門散步時就能順便把菜買(mai) 了,而且品質更有保障。
“在我們(men) 老百姓眼裏,家門口種類齊全的小店,既有顏值又有溫度,就是美好的生活場景。”李阿姨說。
社區商業(ye) ,是以社區居民為(wei) 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wei) 步行15分鍾左右範圍內(nei) 的商業(ye) 形態,它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wei) 目標,因多業(ye) 態聚集而形成,具有相對獨立性、高度便利性等特點。隨著我國城市建設不斷推進、城市商業(ye) 持續發展,社區商業(ye) 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升級,不僅(jin) 滿足社區居民購物、餐飲等消費需求,還為(wei) 居民提供家電維修、洗衣等多種綜合服務,成為(wei) 居民消費的重要載體(ti) 。
去年5月,商務部等12部門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進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明確“支持智能信包箱(快件箱)、箱式移動早餐售賣車、蔬菜直通車等便利設施進社區”“支持有條件的社區改造提升商業(ye) 中心、鄰裏中心等各類綜合服務設施,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務功能”等具體(ti) 舉(ju) 措。
各地在打造便民生活圈、完善社區商業(ye) 服務方麵積極作為(wei) 。今年7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十四五”城鄉(xiang) 社區服務體(ti) 係建設規劃》,提出“全麵推進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農(nong) 村3公裏生活圈建設”“支持城鄉(xiang) 社區服務多種業(ye) 態融合發展,加強市場主體(ti) 培育,引導市場、社會(hui) 力量發展社區養(yang) 老、托育等服務業(ye) 態”。
在山東(dong) ,一刻鍾便民生活圈不斷完善。濟南市建設了164個(ge) 15分鍾社區便民商圈,每個(ge) 商圈涵蓋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業(ye) 態近40種。煙台市明確了“3年建設100個(ge) 試點”的目標,構建城市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務平台,鼓勵超市聯合即時零售平台,實現社區周邊3公裏內(nei) 生鮮產(chan) 品一小時送達。
商業(ye) 業(ye) 態更加豐(feng) 富
場景融合,實現業(ye) 態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發展
在不少社區,老年人康護所、特色餐飲店、社區食堂、社區書(shu) 房、運動健身房、汽車保養(yang) 店、幼兒(er) 托管點等特色化服務越來越多,更加豐(feng) 富的社區商業(ye) 業(ye) 態,更好滿足了居民個(ge) 性化、多樣化、特色化的需求。
在豐(feng) 富商業(ye) 業(ye) 態方麵,《意見》提出,鼓勵商業(ye) 與(yu) 物業(ye) 、消費與(yu) 生活、居家與(yu) 社區等場景融合,實現業(ye) 態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發展。
修拉鏈、配鑰匙、釘鞋掌……“小修小補”的手藝人回來了!近日,在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濰坊新村街道嶗山路街區,新啟用的便民服務站打造了“街坊手藝人市集”,集中募集修鍾表、修家電、裁縫、修鞋等手藝人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便民服務。
“出家門就有汽車保養(yang) 維修門店,方便多了。”湖南省長沙市居民蔡恒居住的小區門口,前不久新開了一家京東(dong) 養(yang) 車汽車養(yang) 護服務門店。以前給汽車做保養(yang) ,他要驅車一個(ge) 多小時趕往4S店,到了以後再排隊,至少花費半天時間。現在,通過手機APP就能輕鬆預約家門口的服務,省時又省力。據介紹,京東(dong) 養(yang) 車已在全國160多個(ge) 城市開設1400多家門店,努力打造汽車養(yang) 護的一刻鍾便民服務圈。
一些社區商業(ye) 網點積極嚐試“一店多能”,除了提供商品銷售服務外,還增加了多樣化便民服務,新型業(ye) 態不斷湧現。比如,在不少社區裏的便利店,消費者除了能夠購買(mai) 到優(you) 質商品,還能享受幹洗衣服、維修手機、清洗家電、寄收快遞、家政預約等服務,給人們(men) 的居家消費帶來更多便利。
找保姆,是很多家庭的一項消費需求,也是社區商業(ye) 中的重要一環。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印發《促進家政服務業(ye) 提質擴容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大力推進家政行業(ye) 數字化發展”“推動家政企業(ye) 與(yu) 基層黨(dang) 組織、業(ye) 主委員會(hui) 、物業(ye) 服務企業(ye) 等簽訂合作協議,線上與(yu) 城市生活網相融合,線下與(yu) 快遞、幹洗、配送等業(ye) 態相融合”。
“現在找保姆,比以前方便了不少。”遼寧省大連市居民張大伯說,過去找保姆,常常需要電話聯係家政公司說明需求,經過很長時間等待後,再由經紀人匹配合適的服務人員麵試,最後再簽訂合同,流程繁瑣,周期長。現在,通過手機APP就能預約,麵試、簽約等都能在線上完成。
家政服務平台天鵝到家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收到客戶服務需求後,係統會(hui) 根據用戶勾選的需求關(guan) 鍵詞定向匹配,自動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家政勞動者及全部相關(guan) 信息,整個(ge) 過程不到5秒鍾。接下來的三方在線麵試、在線簽約結算、體(ti) 檢報告在線審核、保險實時投保等流程全麵在線化,讓服務建立在可視化、可管控的流程上,提供讓用戶更加滿意的服務。
服務方式加快創新
推動社區商業(ye) 業(ye) 態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
“下班後線上挑選菜品、提交訂單,到家時剛好送到,節省了很多時間。”北京市朝陽區居民楊豔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由於(yu) 平時工作較忙,以前經常要為(wei) 下班後去哪裏買(mai) 菜發愁。現在,線上下單、送菜上門的服務解決(jue) 了她的煩惱。
在“美團買(mai) 菜”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站點,不同的生鮮蔬菜日用品在冷鮮庫、冷凍庫、常溫庫和水產(chan) 區中整齊擺放,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根據顧客訂單挑揀相應商品。客戶下單、商品揀選、裝袋打包、騎手配送,90%以上的訂單可以在半個(ge) 小時內(nei) 完成。“站點銷售商品的種類超過6000種,每日訂單數超過3000單,服務於(yu) 周邊3公裏左右的社區居民。”該站點負責人榮富強說。
在創新服務能力方麵,《意見》提出,“拓展智能體(ti) 驗,鼓勵應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驅動發展無接觸交易、智能結算、網訂店取(送)、直播帶貨、自助售賣等創新模式,拓展便民生活圈應用場景”。如今,隨著新技術的加速應用,社區商業(ye) 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服務新方式。
對於(yu) 大型傳(chuan) 統商超而言,由於(yu) 交通、停車等因素,增加了一些消費者購物的時間成本。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大型傳(chuan) 統商超積極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提供即時配送服務,更好服務社區居民。如今,消費者可以在手機上“逛超市”,選擇商品完成支付後,就能由配送服務商把商品配送上門。
我國社區商業(ye) 布局不斷完善,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但與(yu) 此同時,在商業(ye) 基礎設施、網點布局、服務功能等方麵還需進一步提升,從(cong) 而更好滿足居民基本生活和品質消費需求。
商務部提出,提高服務便利化、標準化、智慧化、品質化水平,將社區便民生活圈打造成為(wei)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服務保障民生、推動便利消費及擴大就業(ye) 的重要平台和載體(ti) 。
“社區商業(ye) 未來需要實現創新驅動、多元發展。”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hui) 科學評價(jia) 院院長荊林波認為(wei) ,社區商業(ye) 是城市商業(ye) 的重要基礎,是滿足居民綜合消費的重要載體(ti) 。要推動社區商業(ye) 業(ye) 態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鼓勵特色化、智慧化、體(ti) 驗化發展,提供適合不同社區消費群體(ti) 的多層次、個(ge) 性化商品和服務,讓社區商業(ye) 在改善服務基本民生、促進消費升級、暢通城市經濟“微循環”方麵發揮更大作用。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16日 1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