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迎澤區:小區黨建有深度 基層治理有溫度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hui) 治理共同體(ti) ”。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以來,作為(wei) 太原市的中心城區,迎澤區把黨(dang) 建引領小區治理作為(wei) 突破口,通過優(you) 化組織構架、保障實體(ti) 運行,進一步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探索實現了“五個(ge) 全覆蓋”工作目標,即小區黨(dang) 組織、黨(dang) 員管理、業(ye) 委會(hui) (物管會(hui) )、物業(ye) 服務、黨(dang) 建陣地全覆蓋,為(wei) 更有效能、更有溫度的基層治理打下了堅實基礎。
社區建立“三級組織”,把黨(dang) 的領導直通基層
10月底,經過精心籌備,迎澤區南內(nei) 環街一社區五廠小區黨(dang) 支部正式掛牌成立。“這可是件大喜事,小區成立了黨(dang) 支部,以後有什麽(me) 事都方便多了,我們(men) 也有了主心骨!”居民王阿姨道出了小區居民的共同心聲。
迎澤區老舊小區多、人口密度高、治理難度大。在基層治理實踐中,社區存在黨(dang) 組織力量薄弱、組織體(ti) 係有效覆蓋不夠的問題。為(wei) 此,迎澤區探索構建“社區黨(dang) 委—小區(網格)黨(dang) 組織—樓院(微網格)黨(dang) 小組”的三級組織,形成了“街鎮黨(dang) (工)委+社區黨(dang) 委+小區(網格)黨(dang) 組織+樓院(微網格)黨(dang) 小組+黨(dang) 員中心戶”五級聯動機製。
隨著國企退休人員社會(hui) 化管理的推進,大量退休黨(dang) 員轉入社區。迎澤區緊密關(guan) 注這一變化,及時將84個(ge) 社區黨(dang) 組織改建為(wei) 黨(dang) 委,吸納284名駐地單位、兩(liang) 新組織、物業(ye) 服務企業(ye) 等負責人擔任社區黨(dang) 委兼職委員,完善社區黨(dang) 的領導工作機製。在迎澤街道雙塔西街一社區醫藥小區黨(dang) 支部成立大會(hui) 上,老黨(dang) 員張力高興(xing) 地說:“今天我特意穿上了紅色的衣服,來見證小區黨(dang) 支部的成立。我退休十幾年了,一直想為(wei) 黨(dang) 再做點事情,現在好了,我們(men) 有了‘新家’,就能凝心聚力再出發!”
目前,迎澤區成立小區黨(dang) 組織691個(ge) ,其中黨(dang) 總支86個(ge) 、黨(dang) 支部506個(ge) 、黨(dang) 小組99個(ge) 。為(wei) 進一步向基層延伸,迎澤區在普通網格基礎上,以低層樓棟、高層單元、50戶平房院落為(wei) 標準,劃分1889個(ge) “微網格”,從(cong) 居民黨(dang) 員、居民代表中選配了“微網格員”1889名。通過完善組織體(ti) 係,把黨(dang) 的領導直通基層,做到組織覆蓋、工作覆蓋更加有形有效。
健全管理和責任機製,保障實體(ti) 運行
組織架構建起來了,如何使小區黨(dang) 組織實實在在地發揮作用?迎澤區聚焦誰來幹、幹什麽(me) 、咋幹好的問題,通過強班子、抓管理、定職責、建陣地等方式,確保小區黨(dang) 組織實體(ti) 化運行。
在橋東(dong) 街道太堡社區,社區黨(dang) 委不僅(jin) 指導萬(wan) 科紫台小區黨(dang) 支部成立了黨(dang) 員助民小分隊,還號召居民黨(dang) 員戴黨(dang) 徽、亮身份、作表率,每日為(wei) 轄區居民辦一件實事、送一次溫暖、獻一份真情。黨(dang) 員們(men) 爭(zheng) 先恐後給獨居老人講解智能手機使用方法,為(wei) 居家隔離人員清理垃圾,替暫時回不了家的居民澆花、喂寵物……他們(men) 用一樁樁、一件件小事,贏得了居民群眾(zhong) 的認可。
迎澤區全麵摸排1297個(ge) 小區的居民黨(dang) 員、在職黨(dang) 員、離退休黨(dang) 員、流動黨(dang) 員,分類建立台賬,將所有黨(dang) 員編入小區黨(dang) 組織。對3984名在職黨(dang) 員實行積分製管理,推行“群眾(zhong) 點單、社區派單、黨(dang) 員接單”模式,實現參與(yu) 小區治理常態化。製定小區黨(dang) 組織、樓院黨(dang) 小組等職責清單,明確小區黨(dang) 組織主要承擔宣傳(chuan) 黨(dang) 的政策、服務居民群眾(zhong) 、推進民主自治、化解矛盾糾紛、開展共建共治等5項職責。同時,在小區黨(dang) 組織積極推行輪班值守、幫辦代辦、應急響應等工作製度,做到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
在文廟街道雙塔寺二社區的“紅色直播間”裏,鐵路宿舍小區C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程媛媛以回顧過去十年我國舉(ju) 世矚目的成就開篇,解讀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所蘊含的精髓要義(yi) 和思想內(nei) 涵,讓黨(dang) 的聲音深入人心。青年黨(dang) 員郝誌鑫忍不住誇讚說:“社區這種緊跟潮流的學習(xi) 方式太棒了,隨時隨地打開手機就能參與(yu) 學習(xi) 互動,真是太方便了。”
發揮黨(dang) 員帶動作用,提升治理效能
麵對小區服務水平不高、管理混亂(luan) ,特別是老舊小區物業(ye) “懶得管”、居民“不服管”、職能部門“很難管”的難題,迎澤區以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狠抓自治機製建設,完善小區議事協調機製,努力提升治理效能,暢通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米”。
“小鄭,我聞到一股糊味,我們(men) 這個(ge) 單元總有人私拉亂(luan) 接電線給電動車充電,你快來看看吧!”10月21日一大早,柳巷街道校尉營社區網格員鄭豔就收到老黨(dang) 員陳潤蘭(lan) 發來的安全隱患“小情報”。鄭豔馬上趕到現場,將私搭的電線拔掉收起,並對車主進行批評教育,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迎澤區組織“微網格員”配合網格員通過“走、看、談”,實現小區內(nei) “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重點時段”全覆蓋;黨(dang) 員骨幹包聯10戶至15戶居民,定期走訪,掌握動態情況。同步建立風險隱患、困難群體(ti) “兩(liang) 本賬”,按照“支部議、逐級報、提級管”閉環機製,及時解決(jue) 問題,做好關(guan) 懷幫扶,不斷提升小區治理實效。
為(wei) 提高治理效能,迎澤區各小區黨(dang) 組織牽頭製定業(ye) 委會(hui) (物管會(hui) )人選“標準”和“負麵清單”,依法依規成立534個(ge) 業(ye) 委會(hui) (物管會(hui) ),其中127個(ge) 業(ye) 委會(hui) (物管會(hui) )主任由小區(網格)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任。小區黨(dang) 組織會(hui) 同業(ye) 委會(hui) (物管會(hui) ),在有物業(ye) 企業(ye) 服務的小區,每年組織業(ye) 主對服務質量進行評價(jia) ,結果由街道審核後報區住建局,作為(wei) 物業(ye) 企業(ye) 信用評價(jia) 的重要依據;在單位或居民自管的小區,探索組建財務監督小組,實行收支月公示、業(ye) 主代表季評議、物管服務年述評,公開透明地把錢管好用好。
“今天我終於(yu) 拿到了大紅本,20多年的‘心病’治好了,這下心裏踏實多了!”家住橋東(dong) 街道建南鐵路社區公安廳宿舍的王文詩高興(xing) 地說。10月28日,像王文詩一樣,公安廳宿舍共有198戶居民拿到了大紅本。公安廳宿舍建於(yu) 2000年,自建成之後,產(chan) 權單位與(yu) 開發商之間一直存在矛盾糾紛,未得到及時處理。房產(chan) “清零”工作事關(guan) 百姓民生,為(wei) 確保居民能夠順利拿到房產(chan) 證,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登記信息、解讀政策,詳細講解辦理流程,並進行實時跟蹤。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秦小莉先後多次前往產(chan) 權單位,現場與(yu) 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溝通對接,又數次電話聯係,從(cong) 中化解矛盾,一步一步推進分戶轉移工作。
目前,迎澤區積極組織黨(dang) 員開展亮出身份、參與(yu) 治理、服務群眾(zhong) 活動。7247名報到黨(dang) 員組建196支先鋒隊,開展誌願活動2420餘(yu) 次,認領居民“微心願”694個(ge) 。在疫情防控、治安防範、環境整治等方麵做到了聞令而動、迅速集結、就地轉崗,為(wei) 基層治理工作注入了紅色力量,激活了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劉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