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形成長效機製,讓公共出行更文明有序(金台視線·關注安全文明出行(下))

發布時間:2022-11-28 17:51:00來源: 人民日報

 

  隨著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越來越多群眾(zhong) 選擇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近段時間,本報經常收到讀者來信,反映身邊的不文明乘車現象,有的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不少讀者表示,維護公共交通文明出行環境仍需各方努力。

  搶上搶下、聲音外放等不文明行為(wei) 影響乘車體(ti) 驗

  正值放學和下班高峰,雲(yun) 南玉溪四中站點,等候的學生和下班回家的乘客逐漸多了起來,8路公交車緩緩駛入。“以前有的人擔心沒座位,互相推搡,半天都上不去車,還有人被推倒在地。”在附近就讀的王同學表示,如今,公交車上和站點專(zhuan) 門設置了安全員,引導大家安全有序上下車。

  “有些人用手機看視頻喜歡外放,聲音特別大。”在公交車上,上班族張女士告訴記者,“車上本來安安靜靜的,可就是有人喜歡大音量外放音樂(le) 、小說等,有些還很低俗。這種行為(wei) 嚴(yan) 重影響了他人,希望司機、安全員能及時製止,或者用語音廣播提示大家注意文明乘車。”

  浙江杭州市民胡女士每天都坐地鐵上下班。上午8點半,記者跟隨胡女士來到一號線。“早高峰時人多,有些心急的乘客不遵守排在車門兩(liang) 側(ce) 先下後上的規定,加重了擁堵。”胡女士提到,還有的乘客背著大號背包,轉身移動時不顧及他人,“我就曾多次被背包碰到。”

  在打鐵關(guan) 換乘站,記者看到,站內(nei) 屏蔽門前排著不少候車的乘客。多數乘客十分自覺,做到“一米線排隊候車”,但也有極少數乘客在車門行將關(guan) 閉時闖入,影響了正常發車。“不過,與(yu) 幾年前比,這些不文明行為(wei) 已經少了很多了。”胡女士說。

  臨(lin) 近中午,地鐵車廂內(nei) 相對安靜,大部分乘客都在低頭看手機,聽音樂(le) 和看視頻的乘客也都戴著耳機。“偶爾會(hui) 遇到外放行為(wei) ,也不好意思去勸阻。”浙江工業(ye) 大學唐同學說。記者隨機采訪後發現,多數乘客曾遇到這類行為(wei) ,並對此表示反感。

  此外,多地群眾(zhong) 接受采訪時表示,大多數乘客都很愛護公共衛生,偶爾會(hui) 碰到少數人亂(luan) 丟(diu) 垃圾。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小學校沿途的公交線路上,衛生環境問題較為(wei) 突出。記者觀察發現,中小學門口食品攤位和小賣店較多,學生放學時常常會(hui) 購置食品、飲品攜帶上車,給車廂環境衛生帶來一定影響。

  “主要是氣味、汙漬和隨意丟(diu) 棄的食品包裝,影響了乘車環境。”有乘客表示,雖然大部分人都會(hui) 及時收走垃圾,但偶爾還是會(hui) 有垃圾留存在座位或地上,給後來的乘客造成困擾。

  不文明行為(wei) 需引起關(guan) 注、共同製止

  “乘客如果發現不文明行為(wei) ,可以向地鐵上的安全員投訴,也可以等停站後與(yu) 站台上的工作人員聯係,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處理。”杭州市地鐵集團運管中心副主任朱傑說,根據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不文明行為(wei) 影響到地鐵公共秩序且不服從(cong) 勸阻、製止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單位可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wei) 的,由公安機關(guan) 依法處罰;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杭州地鐵4號線市民中心站站區長徐萍萍表示,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會(hui) 遇到有乘客不按規定佩戴口罩以及不掃碼等行為(wei) 。通常,工作人員都會(hui) 主動勸導。為(wei) 了方便市民乘車,地鐵出入口專(zhuan) 門配備了便民口罩售賣點。

  在玉溪高鐵站公交站,記者見到了正在4路公交上等待發車的司機趙宏。他表示,如今乘坐公交車都會(hui) 要求乘客戴好口罩做好個(ge) 人防護。“遇到沒戴口罩的乘客,一般我們(men) 提醒一下,他們(men) 就會(hui) 戴上。有些乘客是出門忘記攜帶口罩,車上也有備用的。”趙宏說。

  近年來,部分地方出現公交乘客因坐過站等原因與(yu) 公交司機發生衝(chong) 突,或不文明行為(wei) 遭到周邊群眾(zhong) 質疑後發生衝(chong) 突等現象,個(ge) 別事件甚至造成事故。

  在玉溪,安全員馮(feng) 冊(ce) 興(xing) 從(cong) 早上7點就在公交站點執勤或隨車檢查,維持公交安全秩序。“2014年開始,玉溪主城區各條公交線路配備了50名安全員。一般兩(liang) 人一組,主要在13個(ge) 人流量較大的重點執勤站點維持秩序,同時不定期跟車服務。”馮(feng) 冊(ce) 興(xing) 說,“遇到不文明行為(wei) 影響其他人乘坐體(ti) 驗甚至幹擾安全行駛的情況,我們(men) 會(hui) 及時上前勸導製止。”

  “不飲食,不喧嘩”“遇老幼,多幫扶”……在杭州,車廂裏,醒目的地鐵文明公約讀起來朗朗上口。身穿藍色製服的地鐵工作人員、誌願者等如果發現各類不文明行為(wei) ,會(hui) 第一時間上前製止,以維護良好的乘車秩序。

  “雖然不文明行為(wei) 偶有出現,但大家的文明程度總體(ti) 還是很高的。”不少司乘人員表示,此前車廂內(nei) 還會(hui) 有進食、推銷等行為(wei) ,隨著市民素質不斷提高和管理加強,現在已經幾乎看不到。

  此外,在一些城市,公交乘客多數為(wei) 學生和老人,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也為(wei) 他們(men) 提供了貼心的照顧。比如,不少地方為(wei) 了讓學生上下學的路更安全放心,專(zhuan) 門開通了定製公交“學生號”,根據各校需求,設置多條定製線路。一些地方探索公交“適老化”改造,選取多條老年人乘坐率較高的線路,購置更新一批低地板的車輛,設置愛心專(zhuan) 座、輪椅固定區、後門輪椅導板等設施,宣傳(chuan) 提示標語均使用大字號,進一步提升老年乘客的出行體(ti) 驗。

  多管齊下,規範引導出行行為(wei)

  用車站車廂廣播、信息係統持續宣傳(chuan) ,安排工作人員常態化巡查車廂,製止和糾正外放電子設備聲音、不規範佩戴口罩等行為(wei)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所屬軌道集團引導乘客自覺遵守文明乘車規定,呼籲共同參與(yu) 監督。

  山東(dong) 青島公交隧道巴士誌願服務團隊誌願者邀請當地中小學生走進316路“交通安全”主題車廂,針對嬉笑打鬧、吃零食、開窗將頭和手臂伸出窗外等不文明行為(wei) 導致的安全隱患進行講解,倡導學生爭(zheng) 做文明市民。

  為(wei) 確保良好的軌道交通運營秩序和乘車環境,去年11月起,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會(hui) 同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總隊、地鐵運營企業(ye) 開展聯合治理行動。一年來,霸座、在車廂內(nei) 進食、掃碼推銷、大聲外放視頻或音樂(le) 等5類常見的不文明行為(wei) 得到遏製。

  近年來,圍繞文明乘車,不少地方堅持完善政策法規、創新管理舉(ju) 措、優(you) 化誌願服務,多管齊下消除市民乘客反映強烈的不文明現象,規範引導出行行為(wei) 。

  今年1月,修訂後的杭州市地鐵乘車規則正式實施。據介紹,新版規則著重修訂乘車禁止行為(wei) 、配合防疫檢查等規則,增加背包向前、使用電子設備時不得外放聲音、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幼兒(er) 的乘客優(you) 先入座照顧專(zhuan) 用座位等市民呼聲較高的條款。

  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當地不斷推動軌道交通管理的法製化進程,確保法規文件及時適應新情況、解決(jue) 新問題。

  “我們(men) 要求每個(ge) 管理人員一到兩(liang) 天必須完整地坐一趟公交車,隨時發現行車中的問題,更好地服務乘客。”玉溪市公共汽車服務公司經理舒偉(wei) 表示,每名公共交通的管理者都是服務人員,要從(cong) 乘客視角體(ti) 驗公共交通,有針對性地發現痛點難點問題。

  “除了司機和安全員進行勸導之外,可以與(yu) 執法部門合作形成長效監督機製。由公交公司定期上報部分乘客不文明行為(wei) ,懲處違法行為(wei) 。由執法部門通報,形成警示效應,讓公共交通更加文明。”該公司安全運調科負責人段紹強表示,如今,大部分乘客很講文明,“但是從(cong) 長遠看,如果能形成一個(ge) 監督機製,可以讓公共出行更加文明有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