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江蘇等地不斷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 為基層群眾提供優質服務

發布時間:2022-11-28 17:4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題:各地不斷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

  培養(yang) 更多人才 提供優(you) 質服務(推進健康中國建設③)

  核心閱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nong) 村和社區”“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

  定向培養(yang) 服務廣大農(nong) 村群眾(zhong) 的醫學生、聚焦糖尿病等慢病打造社區專(zhuan) 業(ye) 醫師隊伍、組建中醫醫院醫療聯合體(ti) ……各地不斷提升農(nong) 村與(yu) 城鎮的醫療衛生水平,提高人才隊伍素質,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提供更方便可及、質優(you) 價(jia) 廉的公共醫療服務。

  農(nong) 村——

  定向培養(yang) 村醫

  提高診療水平

  “教學查房,除了門診醫生,其他人9點集合。”一大早,雲(yun) 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則黑鄉(xiang) 衛生院醫務科科長雷玉衝(chong) 在微信工作群裏發出消息。

  每個(ge) 月開展一次教學查房是則黑鄉(xiang) 衛生院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這是我在三甲醫院參加培訓時學到的經驗,每個(ge) 月圍繞1個(ge) 重點科目,由1名業(ye) 務素質過硬的醫生作為(wei) 帶教老師,帶領其他醫護人員開展臨(lin) 床教學活動,對提高醫生的業(ye) 務能力很有幫助。”30歲的雷玉衝(chong) 2017年畢業(ye) 於(yu) 大理大學臨(lin) 床醫學專(zhuan) 業(ye) 。作為(wei) 財政出資定向培養(yang) 的農(nong) 村醫學生,雷玉衝(chong) 大學期間的學費全免,畢業(ye) 後分配到祿勸縣則黑鄉(xiang) 衛生院工作,後進入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3年培訓。

  據了解,近年來祿勸縣共培養(yang) 免費醫學定向生48名,目前已有42人畢業(ye) 並安置到鄉(xiang) 鎮衛生院服務廣大農(nong) 村群眾(zhong) ,6名正在醫學院校學習(xi) 中。免費醫學定向生極大提高了農(nong) 村地區醫療人才的素質水平,也充實了農(nong) 村醫療隊伍。

  9點,教學查房開始。來到病房,雷玉衝(chong) 先給病人測量血壓。“袖帶不能綁得過緊或者過鬆,否則測量值不夠準確,以能插入兩(liang) 橫指為(wei) 宜。”雷玉衝(chong) 一邊操作一邊講解要點,來鄉(xiang) 衛生院跟班學習(xi) 的包穀山村鄉(xiang) 村醫生李玉香認真地在學習(xi) 手冊(ce) 上記錄。

  為(wei) 了提高鄉(xiang) 村醫生的專(zhuan) 業(ye) 能力,祿勸縣衛健局要求鄉(xiang) 村醫生輪流到縣級醫院或中心衛生院參加脫產(chan) 進修,每3年不少於(yu) 1個(ge) 月。按照縣裏的要求,今年5月,則黑鄉(xiang) 衛生院對全鄉(xiang) 13個(ge) 村委會(hui) 的28名鄉(xiang) 村醫生建立跟班學習(xi) 製度,每個(ge) 月選派兩(liang) 名鄉(xiang) 村醫生來鄉(xiang) 衛生院輪崗見習(xi) ,並對學習(xi) 結果進行考核。

  除了加強在崗培訓,祿勸縣還鼓勵在崗鄉(xiang) 村醫生積極參加學曆提升,推動鄉(xiang) 村醫生向執業(ye) (助理)醫師轉變。祿勸縣衛健局副局長張發坤介紹,對按規定參加學曆教育取得相應學曆並注冊(ce) 為(wei) 全科執業(ye) (助理)醫師的,由縣財政給予一次性學費補助2000元。去年年底,祿勸縣印發《2021年—2026年中長期鄉(xiang) 村醫生培養(yang) 工程實施方案》,按照“縣聘、鄉(xiang) 管、村用”的原則,將所有取得醫師資格的鄉(xiang) 村醫生納入鄉(xiang) 鎮衛生院臨(lin) 聘人員管理,簽訂勞動合同,為(wei) 其購買(mai) 相應的社會(hui) 保險,強化保障,為(wei) 鄉(xiang) 村醫生解決(jue) 後顧之憂。

  “培養(yang) ‘小村醫’,守護‘大健康’,接下來我們(men) 將著力提高鄉(xiang) 村醫生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提供便捷可及、安全有效、優(you) 質價(jia) 廉的公共醫療服務。”張發坤說。

  社區——

  打造特色專(zhuan) 科

  優(you) 化慢病管理

  一大早,居民萬(wan) 迪陽來到江蘇南京市棲霞區邁皋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糖尿病運動幹預治療。運動前,醫護人員會(hui) 為(wei) 他測量心率、血壓、血糖等健康指標;運動中,體(ti) 育運動治療師會(hui) 根據實時脈搏情況調整訓練項目,保障患者在安全的狀態進行康複治療。“這裏的醫生非常專(zhuan) 業(ye) ,在這運動我很安心。”萬(wan) 迪陽說。

  今年6月,萬(wan) 迪陽突發疾病,身體(ti) 狀況十分危急。“聽說這裏是糖尿病專(zhuan) 科醫院,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確診為(wei) 糖尿病之後,專(zhuan) 科主任丁愛梅建議萬(wan) 迪陽先住院治療,待病情穩定之後再轉為(wei) 日常治療,隨即針對病情拿出了1份詳細的診療方案。出院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持續對患者健康情況進行隨訪監測,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加強運動以及配合相關(guan) 的心理疏導,萬(wan) 迪陽病情日益好轉。

  邁皋橋街道轄區內(nei) 有兩(liang) 家三級甲等醫院、4家二級甲等醫院,醫療資源較為(wei) 豐(feng) 富,讓周圍的老百姓選擇到衛生服務中心看病靠的是什麽(me) ?據丁愛梅回憶,2015年社區衛生中心初立,每天來就診的患者僅(jin) 有十幾人。相較於(yu)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家更願意去周邊的三甲醫院就診。7年之後,邁皋橋社區服務中心年接診量已經達到21萬(wan) 人次,不少患者更是從(cong) 周邊城區慕名而來。

  這樣的轉變緣何而來?全方位提升醫護人員技術水平是關(guan) 鍵。由於(yu) 三甲醫院日常接診量龐大,通常隻能進行短時間問診,無法與(yu) 患者建立長期的隨訪治療聯係。鑒於(yu) 此,衛生服務中心聚焦糖尿病專(zhuan) 科治療護理,培養(yang) 一支專(zhuan) 業(ye) 醫療隊伍,打造特色專(zhuan) 科,力圖做到對糖尿病病人長期隨訪治療。邁皋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魏麗(li) 君介紹,“我們(men) 根據糖尿病診療特點,給予醫護人員差異化培訓,促進人才隊伍分類化建設。”以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中心為(wei) 例,團隊內(nei) 兼具慢病醫師、營養(yang) 師、護理師、心理谘詢師、運動康複師等多種醫護職位,滿足對慢性病的全天候治療。

  中醫——

  醫師入駐社區

  開展衛生服務

  每天一大早,就陸續有家長帶著孩子到太原市尖草坪區匯豐(feng)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兒(er) 科就診。候診大廳的投影幕布播放著小朋友喜愛的動畫片,正在一旁看動畫片的小朋友嘟嘟興(xing) 奮地拍著小手。

  “以前,醫院兒(er) 科給我的印象一直是人滿為(wei) 患,整個(ge) 過道都是人。”嘟嘟的爸爸表示,“現在,社區把疾病診療區和兒(er) 童保健區合理分區。社區的中醫兒(er) 科也很有特色,孩子有個(ge) 消化不好或是發燒感冒的,做做推拿、喝點小方小藥就能解決(jue) 問題,不打針、不輸液,孩子也願意。”

  中醫藥在治療兒(er) 童常見病、多發病方麵曆來都有很好的療效,其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的優(you) 勢備受患兒(er) 家長推崇。但是優(you) 質中醫兒(er) 科診療資源的稀缺,使這項特色工作長期以來在基層社區難以開展。

  “社區對中醫人才的吸引力低,怎麽(me) 辦?我們(men) 選擇先將人才引進來。”匯豐(feng)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海峰介紹,2013年1月,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匯豐(feng) 社區指導基地掛牌成立;2015年,太原市中醫醫院醫療聯合體(ti) 成立。醫聯體(ti) 專(zhuan) 科醫師入駐社區,每周定期出診,中心醫療服務水平快速提升。除此以外,社區通過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升社區中醫藥資源影響力。社區把90%的65歲以上老年人和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健康體(ti) 檢結果解讀環節交由中醫師,這樣既提高了體(ti) 檢報告解讀的質量,又可以使治病、防病及保健有效結合在一起。

  隨著居民、患者與(yu) 醫師一對一的接觸機會(hui) 增多,信任度不斷提升,專(zhuan) 科診療數量與(yu) 診療質量不斷提高。“如今,不少專(zhuan) 科醫師在社區已經出診近10年了,社區中醫藥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引進醫聯體(ti) 專(zhuan) 家30多人,社區自身的醫療人員也達59人,比成立時擴大了10倍。”劉海峰介紹。

  “我們(men) 還積極組織基層醫療工作者參加各類培訓班,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素質。今年,太原市辦了一個(ge) ‘優(you) 才班’,以後我們(men) 也要參加。”劉海峰所說的“優(you) 才班”,是太原市全市優(you) 秀中醫臨(lin) 床人才培養(yang) 項目,聘請全國和省、市名老中醫專(zhuan) 家擔任指導老師,計劃到2025年至少培養(yang) 300名優(you) 秀中青年骨幹人才。

  今年6月,太原市印發《建設中醫藥強市實施方案》,提出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中醫藥學術傳(chuan) 承創新等10項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專(zhuan) 項行動,推動中醫醫聯體(ti) 、醫共體(ti) 規範化建設,實現人才、信息、資源共享,帶動全市中醫藥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根據《方案》,到2030年,太原市全麵建成中醫藥強市。屆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xiang) 鎮衛生院和95%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占總診療量的30%以上。”太原市衛健委副主任趙宏英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