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寧波海曙打造覆蓋城鄉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

發布時間:2022-12-06 11:09:00來源: 寧波日報

  “謝奶奶,飯菜來嘍,趁熱趕緊吃,不然過會(hui) 兒(er) 就冷了。”每天,誌願者會(hui) 準時敲開獨居老人謝阿菊的家門,遞上熱騰騰的飯菜,親(qin) 切的叮囑讓老人倍感溫暖。氣溫驟降,寧波市海曙區橫街鎮愛嶺村助餐隊的誌願者風雨無阻,輾轉於(yu) 愛嶺村老年食堂和山村老人家中。

  自2021年開展標準化老年食堂建設以來,海曙共開辦覆蓋城鄉(xiang) 的27家標準化老年食堂。今年,海曙區進一步開展高山老人“銀齡安養(yang) ”服務項目,切實緩解高山失能、獨居、空巢老人的用餐難題。

  “食”字上做文章,布局老年助餐服務網絡

  據悉,目前海曙區內(nei) 有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7.8萬(wan) 人,轄區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早在2017年,民政部門就關(guan) 注到了老人就餐難題,並搭建了“甬城智慧養(yang) 老”平台,依托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隻要老年人在平台上下單或通過81890平台留言,工作人員就會(hui) 將餐食配送上門。

  2018年10月,海曙推出“老年助餐車”,擴大配送範圍,讓更多老人能夠吃上熱騰騰的飯菜。為(wei) 保障食品安全,2019年,海曙區民政局聯合市場監管局以公辦養(yang) 老服務機構為(wei) 主打造了20餘(yu) 家“陽光廚房”,社區有需求的老年人都可享受配送上門服務。2021年,海曙區民政局依托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化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體(ti) 係進一步完善。

  記者了解到,明年海曙區計劃增設10餘(yu) 家老年食堂,力爭(zheng) 實現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

  “新”字上下功夫,打造社區養(yang) 老助餐樣板

  如今,標準化老年食堂的運營不斷升級,已不僅(jin) 僅(jin) 是簡單的提供餐飲服務。誌願者、第三方運營機構力量的加入,讓老年食堂成為(wei) 服務老年群體(ti) 的橋梁與(yu) 紐帶。海曙區南門街道郎官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站於(yu) 今年創新推出的“共享廚房”,讓轄區老年居民率先“嚐鮮”。

  “節假日,我們(men) 會(hui) 組織誌願者一起包餃子、搓湯圓、熬涼茶,送給社區老人,每個(ge) 月還會(hui) 給該月過生日的80歲以上高齡老人過集體(ti) 生日。”南門街道郎官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阮維芳介紹,“共享廚房”裏的設備都是免費對轄區老年居民開放,居民隻需提前預約,就能在“共享廚房”做菜,亦可邀請鄰居和家人聚餐。“這裏不僅(jin) 是食堂,也是老年人的交流場所。”阮維芳說。

  此外,為(wei) 破解菜譜內(nei) 容單一,菜品不易保溫的問題,南門街道推出多元化助餐模式,攜手轄區社會(hui) 餐飲企業(ye) ,為(wei) 老年人設立“爸媽餐桌”。

  “優(you) ”字上敢創新,探索山區老年食堂路徑

  運營過程中,海曙區民政局發現很多老人不知道社區有老年食堂。此外,老人們(men) 的生活飲食習(xi) 慣也有所不同。為(wei) 此,民政部門製作分發了溫馨提示,讓更多的老人了解政策福利,享受助餐服務,並創新推出特色餐廳,增加點菜服務,滿足老年群體(ti) 更多口味需求。

  針對鄉(xiang) 鎮範圍大、服務力量不足等情況,今後該區民政局還將增設老年食堂布點,持續推進高山老人“銀齡安養(yang) ”服務項目。據了解,海曙區橫街鎮愛嶺村、烏(wu) 岩村老年食堂已開始配送;大雷村老年食堂已建設完成;毛嶴村老年食堂正在建設中……在這些高山村的標準化老年食堂裏,符合條件的老人隻要承擔6元,就能吃中、晚兩(liang) 餐。

  據悉,在橫街鎮試點的基礎上,海曙區章水鎮也將推進此項服務,持續深入推進養(yang) 老服務建設工作,讓老年人吃得安心、放心。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