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顧家台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一線行走)

發布時間:2022-12-07 09:3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引導、激勵與(yu) 支持優(you) 秀青年在農(nong) 村的廣闊天地施展才華、大顯身手,才能讓美好藍圖落地,讓故鄉(xiang) 真正成為(wei) 大有作為(wei) 的地方

  “近年來顧家台返鄉(xiang) 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幹勁也越來越足了。”說起自己包聯村莊的發展現狀,曹建平滿臉笑意。

  曹建平是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guan) 鎮的包村幹部,常年工作在基層。顧家台村的發展,一度讓他愁眉不展。愁什麽(me) ?想發展,缺人才。村幹部平均年齡60多歲,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了,老曹想在村裏搞點活動、做些項目都缺幫手。

  前些年,他動員村裏的年輕人返鄉(xiang) ,卻被反問:“回鄉(xiang) 能幹啥?”老曹無言以對。當地“九山半水半分田”,要產(chan) 業(ye) 沒門路,要發展沒機會(hui) 。與(yu) 其在村裏種地,不如外出打工收入多,年輕人都有類似想法。

  後來,縣裏發展扶貧產(chan) 業(ye) ,把農(nong) 戶的責任田集中流轉,引入專(zhuan) 業(ye) 公司發展大棚香菇,統一提供菌種、技術,還承諾以保底價(jia) 收購;接下來,縣裏引導農(nong) 戶承包大棚增收致富,香菇大棚漸漸成了規模,一些在外做生意的年輕人看到了希望。當時,村裏的年輕人顧錦成返鄉(xiang) 承包了4個(ge) 大棚,當年收入10多萬(wan) 元。見他嚐到了甜頭,返鄉(xiang) 隊伍逐漸壯大起來。

  產(chan) 業(ye) 興(xing) ,人氣旺。顧家台村有山有水,夏季氣候宜人、風光秀麗(li) 。老曹又帶著村民把閑置的農(nong) 房改造成民宿,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昔日冷清的小村漸漸熱鬧起來,顧錦成發動外出的同鄉(xiang) 回來看看——顧家台還是那個(ge) 台,唱的“戲”卻不一樣了。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更需要人才支撐。為(wei) 此,老曹找專(zhuan) 家、跑政策,千方百計尋找發展出路,培育人才成長的土壤。去年,村兩(liang) 委換屆,作為(wei) 致富帶頭人,顧錦成當選村支書(shu) 。另有兩(liang) 名在外打工的年輕人也回村當了村幹部,5名村兩(liang) 委成員裏有4人都是80後。年輕人腦筋活、想法多、闖勁足,在20名返鄉(xiang) 青年的帶動下,顧家台村發展駛入“快車道”。

  人才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第一資源。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留得住綠水青山,也要留得住青年人才。而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基礎。要依托當地優(you) 勢資源,加強政策引導,主動對接市場,讓年輕人願意紮根鄉(xiang) 村。“戲”好要靠“唱戲人”,隻有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青春活力,引導、激勵與(yu) 支持優(you) 秀青年在農(nong) 村的廣闊天地施展才華、大顯身手,才能讓美好藍圖落地,讓故鄉(xiang) 真正成為(wei) 大有作為(wei) 的地方。

  (作者為(wei) 本報河北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05日 12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