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馬庭祿去世 在世幸存者僅存49位

發布時間:2023-01-03 11:20: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人民網南京1月2日電 據侵華日軍(jun)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消息,1月2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馬庭祿去世,享年89歲。南京侵華日軍(jun) 受害者援助協會(hui) 登記在冊(ce) 在世的幸存者僅(jin) 存49位。

  馬庭祿生於(yu) 1934年3月,祖籍南京。1937年日軍(jun) 侵占南京時,他家住在七家灣大輝複巷。由於(yu) 家裏窮,沒能逃往外地,馬庭祿和祖母、伯父、父母親(qin) ,以及舅公溫誌學、二姑爹楊守林,一同逃進金陵大學難民區避難。

  他的父親(qin) 馬玉泉是茶行幫工,那年才二十五六歲。馬庭祿生前口述,日本兵進城後,到處搜捕青壯年。他們(men) 闖進金陵大學難民區抓人。馬庭祿藏在祖母懷裏。他的父親(qin) 馬玉泉、舅公溫誌學和二姑爹楊守林被日軍(jun) 用繩子捆綁著押上大卡車。日本兵還喊著:“苦力的幹活!”一同被抓的還有很多人,裝了幾卡車拉走了。親(qin) 人們(men) 後來再沒有回來。“左等右等,父親(qin) 都沒回來,後來才知道,是被日本人殺害了,集體(ti) 殺害在南京下關(guan) 江邊,用機關(guan) 槍掃殺的,當時江水紅了一大片,屍骨堆山。人死了以後,日本兵還用汽油澆在身上,焚屍滅跡。”馬庭祿生前說。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11歲的馬庭祿就讀南京朝天宮民族小學。小學畢業(ye) 後,他進入南京三中學習(xi) 。1955年,21歲的他響應黨(dang) 的號召支援西北建設,赴青海省西寧市郵電局工作,在那裏奉獻了五年青春時光。

  1960年,馬庭祿回到南京,在大輝複巷某小區擔任居委會(hui) 主任。1965年,他被調至南京建鄴區建築公司擔任團總支書(shu) 記。這一幹就是二十多年。由於(yu) 身體(ti) 抱恙,馬庭祿於(yu) 1987年退休回家。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清明節,馬庭祿都到侵華日軍(jun)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清明祭活動。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