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暉:建好“一樞紐五城市”,拚出現代化新圖景
“在江蘇現代化藍圖中,南通是一塊精彩‘拚圖’。”12月7日,“新時代新征程新偉(wei) 業(ye) ——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媒體(ti) 新聞行動走進南通。南通市委書(shu) 記王暉在接受本報專(zhuan) 訪時說,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hui) 部署,南通堅定扛起省委賦予的光榮使命,將更好發揮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重要支點作用,加快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團結帶領廣大江海兒(er) 女同心共築幸福美好生活。以“一樞紐五城市”建設的過硬成果展現南通現代化建設可觀可感的現實圖景。
更好“通”更深“融”:把“一樞紐”擺在首要位置
2020年11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南通考察時說:“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從(cong) 此‘南通就好通’了”。“過去10多年,南通最可觀可感的變化是交通;未來十年,南通更大的變化也在交通。”王暉說。
南通市第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建設“一樞紐五城市”,即建設暢聯全國通達世界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更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深層次推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標杆城市、全國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彰顯生態之美的低碳花園城市、宜居宜業(ye) 幸福城市。
“把‘一樞紐’單列出來,擺在首要位置,就是突出強調交通對南通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先導性、戰略性、格局性意義(yi) 。”王暉說,建設暢聯全國通達世界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是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關(guan) 於(yu) 建設交通強國的部署要求,加快打造以通州灣新出海口為(wei) 核心的貨物樞紐、以南通新機場為(wei) 核心的客運樞紐,成為(wei) 長三角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陸空、公鐵水,六路齊頭並進,“一樞紐”雛形已現。蘇通大橋、崇啟大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等3條過江通道建成通車,張靖皋大橋、海太長江隧道、北沿江高鐵今年先後開工,“八龍過江”格局加速形成;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起步港區已開港運營;南通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南通新機場力爭(zheng) 明年開工建設,規劃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wan) 人次,將成為(wei) 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好地“通”,是為(wei) 了更深地“融”。“南通是一塊襟江帶海、連接南北的拚圖。”王暉認為(wei) ,作為(wei) 揚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經濟帶重要一員、上海“1+8”大都市圈長江以北唯一城市,南通將更好發揮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重要支點作用,加快跨江融合、江海聯動發展,成為(wei) “北上海”“新蘇南”、卓越的全球城市區域。
謀創新聚人才:“回來一卡車”變“回來兩(liang) 火車”
“支點”的支撐力、“增長極”的後勁怎麽(me) 來?王暉認為(wei) ,關(guan) 鍵在創新。正因為(wei) 如此,在“一樞紐五城市”主攻方向中,“建設更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位居“五城市”之首;南通市第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部署的今後五年“十大重點任務”,將“激發創新第一動力”置頂。
統計顯示,過去十年,南通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由2.20%升至2.62%;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6.8%上升至66.5%;去年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第23位,與(yu) GDP排名站上同一水平線。
王暉隨口報出另一組數據,更直觀展現南通的後勁所在:“七人普”數據顯示,南通常住人口為(wei) 772.66萬(wan) 人,淨流入16.61萬(wan) 人,曆史性扭轉人口長期淨流出的局麵。更為(wei) 可喜的是,2017年,南通高中畢業(ye) 生考出去約2.1萬(wan) 人,2021年引進來4.7萬(wan) 人(含留通、回通、來通高校畢業(ye) 生),從(cong) 過去“出去一火車,回來一卡車”變成“出去一火車,回來兩(liang) 火車”。目前全市人才總量超過145萬(wan) 人,居全省第一方陣。
“南通將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王暉說,突出以高質量教育涵養(yang) 源頭活水、以高水平科技創新激發動能活力、以高素質人才夯實基礎力量,更好擦亮教育之鄉(xiang) 名片,加快打造區域科創中心,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更好統籌教育、科技、人才事業(ye) 發展,優(you) 化創新生態,聚力產(chan) 業(ye) 創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
奮力拚加油幹:展現南通特質的現代化圖景
采訪行動當天,南通的藍天白雲(yun) 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今年以來,南通PM2.5濃度2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個(ge) 百分點,濃度值及改善幅度均為(wei) 全省第一。”王暉一口報出最新數據。清新的空氣、良好的生態、宜居的環境,已成為(wei) 南通人最可觀可感的幸福標配。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南通底氣十足,藍圖更“藍”:單位GDP能耗連續四年全省最低,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率連續四年全省第一,省考以上斷麵優(you) Ⅲ比例87.5%、全省第三,國考斷麵水質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前不久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到2035年,當地沿江、沿海生活生態岸線比例將分別再提高18個(ge) 、4.5個(ge) 百分點,為(wei) 高質量發展留足更多“可觀可感”的幸福空間。
良好生態為(wei) 幸福生活“加碼”,但幸福歸根到底是奮鬥出來的。南通居民人均存款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去年達到11.5萬(wan) 元、居全省第一,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分別達到57289元和29134元,收入比縮小到1.97;每年新增就業(ye) 人口超過10萬(wan) ……今年前三季度,南通完成地區生產(chan) 總值8680.8億(yi) 元,列全國大中城市第19位,總量占全省比重達到9.79%,較去年底的9.48%提高0.31個(ge) 百分點。
“到2025年占全省經濟總量比重達到10%,成為(wei) ‘重要增長極’,關(guan) 鍵在一個(ge) ‘拚’字。”王暉說,自覺對標對表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和本質要求,南通將在提升綜合發展實力、人民生活品質、生態環境質量、社會(hui) 文明程度、共同富裕水平、社會(hui) 治理效能方麵開拓創新,展現獨具江蘇辨識度和南通特質的現代化圖景,拚出奮鬥激情,幹出錦繡華章。
(顧新東(dong) 陳炳山 王世停 徐超 賁騰 丁宏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