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角料食品” 價廉也要安全
“白菜價(jia) ”“論斤囤”……近段時間,在一些電商平台,火腿頭、麵包邊等各色“邊角料食品”人氣頗高。這些使用食品加工過程中產(chan) 生零碎材料製成的“邊角料食品”,因外形不規整,無法作為(wei) 正常產(chan) 品銷售,價(jia) 格更低,而用料、品質則與(yu) 正常產(chan) 品一樣,這讓許多消費者鍾愛有加。不過,也有消費者反映,部分商家銷售的“邊角料食品”出現種種問題,比如質次價(jia) 高、以次充好、不符合食品安全規定等。
據了解,有的烘焙店、食品工廠經常將加工過程中的“邊邊角角”收集起來低價(jia) 出售。對此,一名從(cong) 業(ye) 者表示:“像吐司麵包邊,外觀不太齊整,口感也偏硬一些,但有的消費者覺得味道還不錯。我們(men) 切下來後便宜一些賣出去,顧客得到實惠,我們(men) 也避免了浪費。”
在電商平台,“邊角料食品”的品類更加豐(feng) 富:肉脯片、牛肉幹邊、山核桃碎仁、果丹皮碎……物美價(jia) 廉的產(chan) 品確有不少。不過,比起線下店鋪,在線上購買(mai) “邊角料食品”就多了一些變數。
有些“邊角料食品”價(jia) 格與(yu) 正常產(chan) 品相差不多,但商家在宣傳(chuan) 用語中突出量大、實惠等特點,卻在價(jia) 格上做手腳。記者調查發現,一款碎餅幹片每斤售價(jia) 為(wei) 16元,而其正常產(chan) 品算下來為(wei) 18元。有買(mai) 家評論說:“大家買(mai) 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比較,別被商家誤導了,邊角料和正品就差兩(liang) 塊錢,為(wei) 什麽(me) 不去買(mai) 正品呢?”記者還發現,有些肉製品的邊角料賣得甚至比正常產(chan) 品還貴,令消費者感到不解。
“一些消費者尤其是部分年輕人,購買(mai) ‘邊角料食品’未必是圖省錢,而是追求新鮮的消費體(ti) 驗,不一定會(hui) 認真比較價(jia) 格。有的商家抓住了這點,在產(chan) 品介紹中突出宣傳(chuan) ‘量大實惠’等描述,就是為(wei) 了吸引流量、製造銷量。”湖北棗陽市讀者鄭桐在來信中說。
還有部分商家打著經營“邊角料食品”的旗號,售賣“三無產(chan) 品”、殘次品。讀者宋先生曾在某平台購買(mai) 一款“虎皮蛋糕邊”。他說,虎皮蛋糕通常都有清晰的紋路,蛋香味濃鬱,“可到手的這款產(chan) 品,嚐起來就是普通蛋糕,像是拿普通蛋糕邊和虎皮蛋糕邊混在了一起。”宋先生與(yu) 商家交涉後,商家卻說邊角料本身就是生產(chan) 過程中產(chan) 生的零碎,不能拿正品標準來要求。宋先生說:“‘邊角料食品’隻是外觀不規整,但口味、質量都應該與(yu) 正品一樣。有些商家故意拿質量不過關(guan) 的食品掛上‘邊角料’的牌子,魚目混珠,欺騙消費者。”
記者購買(mai) 了幾件“邊角料食品”發現,有些產(chan) 品包裝十分簡陋,甚至沒有生產(chan) 地址、生產(chan) 日期等必要信息。如某款芒果幹邊角料商品,僅(jin) 用一隻透明塑料袋裝盛,連商標都沒有,隻有一張白色紙片標注了生產(chan) 日期、保質期等,像生產(chan) 者、生產(chan) 地址等信息都沒有,來源很難分辨。一名食品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表示,為(wei) 控製成本,廠商一般會(hui) 盡量減少邊角料的產(chan) 生,邊角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會(hui) 作為(wei) 原料回收,再製成其他產(chan) 品,目前市麵上銷售的一些“邊角料食品”大多是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出的。“遇到這種大量出現、來源不明、收集方式未知的‘邊角料食品’,建議大家提高警惕,謹慎購買(mai) 。”這名從(cong) 業(ye) 人員表示。
針對“邊角料食品”出現的種種問題,江蘇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在選購現場製作的“邊角料食品”時,應詢問清楚食品的生產(chan) 及配料信息,避免購買(mai) 到“三無產(chan) 品”。網購時更要看清保質期,看準食品來源等相關(guan) 信息,認準證照齊全、品牌清晰、售後有保障的正規經營者。
京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忠芹表示:“消費者應注意保留證據,如付款記錄、銷售小票或發票,以及產(chan) 品包裝或產(chan) 品銷售時貨櫃上標注的產(chan) 品信息等。如果發現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應及時向相關(guan) 部門投訴舉(ju) 報。”
一些消費者在來信中建議同時從(cong) 監管、行業(ye) 自律兩(liang) 個(ge) 方向發力,引導“邊角料食品”的生產(chan) 經營進入規範化軌道。
山西陽泉市讀者馮(feng) 寬說,線下銷售的“邊角料食品”,銷售主體(ti) 一般都比較明確,建議相關(guan) 部門強化監管措施,不定期抽查,確保食品安全。而網上銷售主體(ti) 既多且雜,需要電商平台把好準入關(guan) ,做好入駐商家的資質審核等工作,及時處理消費者的投訴舉(ju) 報,還可以通過豐(feng) 富數據資源建立食品安全預警機製,維護消費者權益。
“對一種新型經營形態的管理和規範,有一個(ge) 逐步完善的過程。一方麵,‘邊角料食品’的生產(chan) 者經營者應當遵守食品安全法相關(guan) 規定。另一方麵,也建議相關(guan) 部門、行業(ye) 協會(hui) 探索有針對性的標準和規範,避免出現管理盲區,讓消費者得到實惠,也幫助商家減少浪費。”江蘇蘇州市讀者陳小杭說。((記者 沈童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