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市場漫步)
居民收入持續增長,一定能夠更好釋放消費潛力,提振市場信心,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yang) 老服務等消費。”
提高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是恢複和擴大消費的重要基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城鄉(xiang) 和區域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收入分配格局明顯改善。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完善消費市場環境,推動消費結構優(you) 化升級。消費對於(yu) 擴大國內(nei) 市場需求、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凸顯。
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比上年同期名義(yi) 增長5.3%,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3.2%。當前,我國經濟恢複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充分釋放消費潛力,迫切需要多措並舉(ju) 、拓寬渠道。
落實落細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穩定市場主體(ti) ,進一步提升勞動報酬和經營性收入。勞動報酬是城鄉(xiang) 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近年來,我國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有所提高,但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要進一步推進減稅降費,減輕企業(ye) 發展負擔,鼓勵更多創新創業(ye) 類企業(ye) 健康發展。目前,我國靈活就業(ye) 人員規模較大,需要加快完善就業(ye) 權益保障的政策與(yu) 製度安排,提高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和靈活就業(ye) 者的經營性收入。
完善分配製度,創新收入分配方式,廣開增收門路。分配製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製度,要堅持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zhong) 要素收入,增加城鄉(xiang) 居民財產(chan) 性收入,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yu) 勞動生產(chan) 率提高基本同步。
健全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消除消費的後顧之憂。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hui) 運行的“穩定器”。要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完善基本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製度,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減輕居民家庭在住房、教育、育幼、醫療、養(yang) 老等方麵的支出負擔,穩定消費預期。
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特別是低收入群體(ti) 收入。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持續提高低收入群體(ti) 收入。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和精準性,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和人的全麵發展能力,千方百計增加就業(ye) 機會(hui) 。
可以相信,隨著居民收入持續增長,一定能夠更好釋放消費潛力,提振市場信心,切實發揮出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支撐作用,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助推經濟發展躍上新水平。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1日 19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