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廣開食源,讓大國糧倉更殷實(現場評論·開局之年共奮進①)

發布時間:2023-02-02 16:0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開局關(guan) 乎全局,起步決(jue) 定後程。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本版今起推出係列評論,聚焦各地區各部門開局起步的生動實踐,與(yu) 廣大讀者一道凝心聚力、勇毅前行,以鬥爭(zheng) 精神迎接挑戰,以奮進拚搏開辟未來。

  ——編 者

  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

  “頭頂一顆大太陽,眼前一片雪茫茫,腳底下用力腰使勁啊,拉網的漢子笑臉揚啊!”歲末年初,“2022黑龍江冷水魚·冬捕季”活動在地處牡丹江市的鏡泊湖成功舉(ju) 行。在漁工們(men) 高亢的號子聲中,大網緩緩拉出,數萬(wan) 尾鮮魚躍出水麵。霎時間,魚騰冰湖,銀鱗耀日,甚是喜人。

  這場集賞魚、樂(le) 魚、品魚、購魚於(yu) 一體(ti) 的冰雪漁業(ye) 嘉年華,成為(wei) 展示黑龍江漁獵文化、推介冰雪旅遊的一扇窗口,也是黑龍江發展冷水漁業(ye) 、踐行大食物觀的一項舉(ju) 措。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黑龍江土地遼闊、森林廣袤、水係發達,蘊藏著富集的食物資源,正以實際行動書(shu) 寫(xie) 踐行大食物觀的新篇章。

  “2022年種了300多畝(mu) 玉米,去掉農(nong) 資等成本,至少能賺10多萬(wan) 元。”記者采訪時,湯原縣北靠山村村民梁振友正為(wei) 今年春耕準備農(nong) 資。去年,老梁滿了“糧袋子”,也鼓了“錢袋子”。他高興(xing) 地說:“種糧不光有秸稈還田、地力保護等補貼,政府還把地塊升級成高標準農(nong) 田,旱能灌、澇能排。”田地肥、政策好、收益佳,農(nong) 民種糧勁頭足。

  踐行大食物觀,重點是糧食,基礎是耕地。黑龍江地處黑土區,耕地麵積達2.579億(yi) 畝(mu) ,保護好沃土才能確保糧食產(chan) 量。近年來,黑龍江堅持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綜合采取工程、農(nong) 藝、生物措施,確保黑土耕地總量不減少、功能不退化、質量有提升、產(chan) 能可持續。前不久,黑龍江再次明確:堅持把多種糧種好糧作為(wei) 頭等大事,實施千萬(wan) 噸糧食增產(chan) 計劃,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保護好黑土地這個(ge) “耕地中的大熊貓”,大力發展科技農(nong) 業(ye) 、綠色農(nong) 業(ye) 、質量農(nong) 業(ye) 、品牌農(nong) 業(ye) ,才能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

  確保吃得飽,更要吃得好。踐行大食物觀,就要推動食物供給由單一生產(chan) 向多元供給轉變。這需要從(cong) 耕地資源向整個(ge) 國土資源拓展,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結構和區域布局。

  向森林要食物。來到零下20多攝氏度的大興(xing) 安嶺地區,生產(chan) 車間裏一派火熱景象。藍莓、木耳、蘑菇……工人們(men) 忙著對林果、林菌等林下綠色食品進行深加工。森林是天然“大糧庫”,黑龍江森林麵積達21萬(wan) 平方公裏,已經打造了林糧、林菜、林下養(yang) 殖等係列森林食品,生態森林食品供給能力不斷提升。

  向江河湖泊要食物。走進撫遠市冬捕節現場,聽著“烏(wu) 蘇裏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的歌聲,可以參與(yu) 大網拉魚、品嚐鮮魚等特色活動,感受赫哲族漁獵文化。發揮生態、氣候和資源優(you) 勢,發展冷水漁業(ye) 養(yang) 殖加工,構建魚倉(cang) 冷鏈物流體(ti) 係,“龍江魚”一定能遊上更多人的餐桌。

  向設施農(nong) 業(ye) 要食物。鑽進玻璃智能溫室大棚,果蔬香氣撲麵而來。氣候冷涼、病蟲害少,適宜露天種植;科技支撐、智能控溫,適合多元種植。再加上利用“北菜南銷”的時間窗口,發展起來的設施農(nong) 業(ye) ,有力保障了“菜籃子”。找準發展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的結合點,發揮自然條件、農(nong) 業(ye) 科技等優(you) 勢,在寒地果蔬生產(chan) 基地裏能夠確保農(nong) 產(chan) 品綠色優(you) 質、高產(chan) 高效。

  鏡泊湖上唱漁歌,廣開食源耘天下。采訪時,難忘鏡泊湖上的大型機械絞盤嘩嘩轉動,一條條胖頭魚四處翻滾,悠長的號子聲從(cong) 冰麵傳(chuan) 向遠方,跳躍著豐(feng) 收的音符。魚肥人歡笑,喜迎新一年。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大食物觀,從(cong) 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就能更好端牢中國飯碗、創造品質生活、增進人民福祉。

  (作者為(wei) 本報黑龍江分社記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