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派地鐵”昌平線南延通車 西二旗到西土城僅18分鍾
市民期待已久的地鐵昌平線南延,昨天首班起通車。開通第一天,不少乘客專(zhuan) 程趕來搭乘新線。記者昨天乘車打卡體(ti) 驗被稱為(wei) “學院派地鐵”的昌平線南延。
步行3分鍾左右換乘10號線
早上8點,記者搭乘昌平線列車從(cong) 西二旗站出發。經過清河站之後,列車便駛進了昌平線南延段,此時車廂內(nei) 幾乎座無虛席。記者實測發現,從(cong) 西二旗站到西土城站,乘車用時僅(jin) 18分鍾。
到了西土城站下車,隻需上扶梯,走過站廳和換乘通道,再先後上下兩(liang) 段扶梯,就可以到達10號線站台。記者實測,從(cong) 昌平線站台門走到10號線站台門,“門到門”步行用時3分10秒。
“昌平線南延施工的時候我就來過,車站就是用了我們(men) 研發的噴射混凝土。”來自中國礦業(ye) 大學的王先生昨天一大早就走出家門,搭乘昌平線南延打卡每座車站。“真是盼了很多年了,家門口終於(yu) 通地鐵了!”
“過去坐昌平線到國貿上班,需要在朱辛莊站換乘8號線,再坐到北土城站換10號線。昌平線南延開通後,少了一次換乘不說,晚上回來坐昌平線,西土城還是始發站,能坐上座兒(er) 了!”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
新站主打“學院風”“青春風”
新站也有新特色。坐落於(yu) 京藏高速西側(ce) 的清河小營橋站使用了錯層式站台,結構上與(yu) 6號線南鑼鼓巷站有些相似。在進站後,前往不同方向的乘客需搭乘不同分層的電扶梯進行乘車。對此,車站增加站廳崗位力量,加強乘客引導,便於(yu) 乘客準確到達對應站台。由於(yu) 清河小營橋站深度較大,僅(jin) 此一站就安裝了42台電扶梯,其中有4部扶梯高度達到14.7米。
除電扶梯數量多外,昌平線南延另一處亮點就是“學院風”的車站裝修。昌平線南延車站周邊高校雲(yun) 集,是北京重要的文化教育區域。沿線車站的整體(ti) 裝修裝飾風格突出了“大學之道”的線路主題。這次開通的六道口站,就采用了古樸的“磚牆紅”作為(wei) 主色調,讓乘客仿佛走進了學校大門。站廳過道的壁畫則塗成了鮮明的淺綠色,又讓乘客仿佛走進了白蠟樹林當中。壁畫上還繪上了周邊高校的大門、教學樓和亭子,展現了學院路高校不斷煥發的青春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關(guan) 部門支持下,北京地鐵公司在學知園站、學院橋站分別建設了無償(chang) 獻血屋。同時,還計劃配合新站的“學院風”“青春風”,設置潮玩售賣機等機具,為(wei) 地鐵裏添加娛樂(le) 元素,使車站更加充滿青春活力。
坐昌平線進城更方便,西土城站將成大客流站
新線新站,讓昌平和回天地區居民通勤幸福感提升。在昌平線南延到西土城站之後,擁有“最忙早高峰”稱號的西二旗站,換乘壓力也進一步得到疏解。
西二旗站的擁擠,和此前昌平線在此“斷頭”有很大關(guan) 係。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的研究顯示,昌平線以服務昌平區與(yu) 中心城的出行為(wei) 主,乘客需換乘其他線路才能到達目的地。2021年前,昌平線進城終點斷在西二旗站,大量乘客需在西二旗站換乘13號線,給西二旗站造成較大運營壓力,其中工作日換乘量約10.2萬(wan) 人次,全網排名第7。2021年底,昌平線南延至清河站後,西二旗站與(yu) 清河站形成了“兩(liang) 點換乘”,極大緩解了西二旗站的換乘壓力。但昌平線被動換乘現象依然存在,仍有大量乘客需換乘13號線、8號線。
昌平線南延至西土城站之後,新增與(yu) 10號線、15號線的換乘,提高了昌平線進城的直達性,同時還可以緩解13號線西段的高峰客流壓力。
“西土城站很可能一開通,就會(hui) 成為(wei) 大客流換乘站。”地鐵昌平線學院橋站區站區長李思野告訴記者,此前,昌平線早高峰前往海澱、中關(guan) 村等地的上班族,需要在西二旗和清河站換乘13號線,再到知春路換乘10號線,“昌平線南延開通後,壓力很可能就轉移到西土城這邊了。根據我們(men) 的預判,昌平線將有58.7%的下車客流通過換乘通道乘坐10號線,高峰客流將達到三四萬(wan) 。”李思野介紹,為(wei) 了應對大客流,西土城站在換乘通道及站廳位置設置了導流設施,對換乘客流進行合理疏導,確保車站換乘便捷有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