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棗莊成功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
人民網棗莊2月18日電(宋翠)人民網山東(dong) 頻道從(cong) 中共棗莊市委宣傳(chuan) 部2月16日舉(ju) 行的棗莊市司法局“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棗莊”新聞發布上獲悉,2022年,棗莊市成功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多次獲得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山東(dong) 省法治政府建設先進集體(ti) 等榮譽稱號。
科學統籌,合力推進法治棗莊建設工作
一是紮實部署推進全麵依法治市工作。召開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委員會(hui) 第六次會(hui) 議暨黨(dang) 政主要負責人述法會(hui) 議,審議通過《中共棗莊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委員會(hui) 2022年工作要點》《棗莊市落實〈法治山東(dong) 建設指標體(ti) 係〉責任清單》等6個(ge) 文件,科學布局全年法治建設工作。10次召開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委員會(hui) 辦公室和協調小組會(hui) 議,及時調整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委員會(hui) 、各協調小組和辦公室組成人員,對公職律師、法治環境監督員等工作進行全麵安排部署,法治棗莊建設持續保持高規格高水準的奮進狀態。
二是積極推動領導幹部學法述法。三是加快推進法治社會(hui) 建設。全麵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實施,全市各部門開展普法活動1.4萬(wan) 餘(yu) 場次,評選棗莊市首屆以案釋法精品案例10篇、優(you) 秀案例20篇。持續推進基層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村(社區)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製定出台棗莊市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建設指導標準和動態管理辦法,全市共有16個(ge) 村(社區)被評為(wei) 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紮實推進法治鄉(xiang) 村建設,培育“法治帶頭人”2848名、“法律明白人”7967名,法治社會(hui) 的根基進一步夯實。
突破重點,圓滿完成示範創建工作目標
在創建工作中,棗莊市積極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堅持全局上下一盤棋,確保創建圓滿成功。一是高效部署推進。組織召開全市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實地評估工作動員等會(hui) 議,全麵部署滿意度調查和實地評估迎檢等各項工作。印發《迎接實地評估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滿意度調查、實地評估宣傳(chuan) 活動方案》,全麵提高群眾(zhong) 對法治政府示範創建的滿意度。由市級領導帶領4個(ge) 督察工作組對各區(市)、部門進行專(zhuan) 項督察,提升創建質效。
二是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舉(ju) 辦全市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國家工作人員法治素養(yang) 專(zhuan) 題培訓班、棗莊市法治政府建設暨市域社會(hui) 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題培訓班,不斷提升國家工作人員法治思維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三是做好評估迎檢工作。通過舉(ju) 辦示範創建宣傳(chuan) 月、宣傳(chuan) 周,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媒體(ti) 宣傳(chuan) 等多種形式,確保宣傳(chuan) 工作全覆蓋。精心做好隨機抽考、案卷評查、綜合訪談、實地核驗等任務的協調落實。我市以優(you) 異成績成功創建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
鞏固提升,持續優(you) 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牽頭全市營商環境提升工程法治保障領域工作,協調9個(ge) 責任部門工作,征集創新課題和典型案例6個(ge) 。做好立法審查,推動《棗莊市優(you) 化營商環境條例》等4件地方性法規出台,審核市政府規範性文件5件。加強涉企行政執法監督,公布新增“不罰、輕罰”事項104項;開展委托行政處罰專(zhuan) 項監督、“亂(luan) 罰款”問題專(zhuan) 項監督、重點執法領域專(zhuan) 項監督等執法監督活動,不斷提高全市行政執法工作水平。選聘20名市級法治環境監督員,組織法治環境監督員參加監督活動4次。
加強監管,全力維護監所和基層安全穩定
認真落實監管場所疫情防控製度,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切實守住疫情防控安全底線。監獄機關(guan) 嚴(yan) 格落實刑罰執行法規製度和公開、合議等程序規定,用好刑罰執行辦案平台,實行案件遠程開庭審理,刑罰執行工作實現零差錯。市戒毒所抓實教育矯正、心理矯治、體(ti) 療戒治、醫療救治、社會(hui) 延伸等多項戒治措施,專(zhuan) 業(ye) 戒治水平不斷提高,順利通過省級法治戒毒所達標驗收。
推進刑罰執行一體(ti) 化建設,依法建立市、區(市)兩(liang) 級社區矯正機構,實現市、區(市)、鎮(街)三級社區矯正委員會(hui) 全覆蓋。以信息化方式加強矯正對象核查管控,以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等方式,不斷提升教育矯正質量。全市在矯社區矯正對象全部在管在控,再犯罪率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開展“調解護穩定 喜迎二十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zhuan) 項活動,全市累計開展各類矛盾糾紛排查2496次,調解矛盾糾紛14361件,調解成功率99%。
司法惠民,打造高效公共法律服務體(ti) 係
全力推進市、區(市)、鎮(街)、村(居)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ti) 平台建設,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達到2479個(ge) ,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工作實現全覆蓋,構建了“城區10分鍾、農(nong) 村半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591名村(居)法律顧問共提供法律服務35272件次。做好民生保障法律服務工作,全麵提升法律援助標準化便民服務水平,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184件,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6009.3餘(yu) 萬(wan) 元,有力維護了弱勢群體(ti) 的合法權益。其中辦理農(nong) 民工法律援助案件970件,為(wei) 農(nong) 民工討薪3300餘(yu) 萬(wan) 元。
探索開展公證參與(yu) 檢察輔助事務試點,試行輕微刑事案件賠償(chang) 保證金提存製度。深化法律服務幫辦代理機製,在我市重點培育的高端化工、高端裝備等“6+3”產(chan) 業(ye) 體(ti) 係設立9個(ge) 服務團,構建“產(chan) 業(ye) 體(ti) 係+法律服務”律師法律服務體(ti) 係,為(wei) 496家企業(ye) 開展“法治體(ti) 檢”,提出法律指導建議582個(ge) ,參與(yu) 調解案件1271件。
(責編:公雪、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