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足尖紅樓浪漫舞動(深觀察)

發布時間:2023-02-20 16:4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當芭蕾遇到中國古典名著,會(hui) 幻化出怎樣的舞台浪漫?2月10日,備受矚目的中央芭蕾舞團芭蕾舞劇《紅樓夢》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亮相。這部曆時3年精心籌備的年度大戲,用芭蕾編織了一段亦真亦幻的東(dong) 方奇緣,以兼具“國際化”與(yu) “民族性”的藝術視角,實現了東(dong) 西方藝術融合的一次大膽探索。

  令人興(xing) 奮且期待的挑戰

  作為(wei) 影響深遠、享譽中外的中國古典文學巔峰之作,《紅樓夢》自誕生以來就被各種藝術形式反複改編。

  “在中國藝術傳(chuan) 播史上,哪一種藝術形式改編《紅樓夢》都是大事。過往戲曲、影視對《紅樓夢》的改編比較多,芭蕾的改編並不常見。”中國紅樓夢學會(hui) 會(hui) 長張慶善表示。他認為(wei) ,《紅樓夢》是講情的,講一種雅致的生活美學,用芭蕾來改編《紅樓夢》其實非常合適。

  上世紀80年代,中國歌劇舞劇院排演的舞劇《紅樓夢》主要以中國戲曲舞蹈為(wei) 基礎,吸收了芭蕾、現代舞等元素。1982年,中央芭蕾舞團根據《紅樓夢》改編的四幕芭蕾舞劇《林黛玉》,塑造了芭蕾版的林黛玉形象。上世紀90年代的交響芭蕾《紅樓暢想曲》、隨後廣州芭蕾舞團創排的《夢紅樓》,則是以現代視角解讀《紅樓夢》的實驗先鋒性舞劇。

  “將《紅樓夢》呈現在芭蕾舞台上,是中芭繼創作《林黛玉》後,以更豐(feng) 富的人物、情景的交叉、時空跨越的轉換來演繹這部經典巨著。對於(yu) 所有的創作者和全體(ti) 演職員來說,這是一次令人興(xing) 奮且期待的重要挑戰。”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feng) 英說。

  馮(feng) 英是此次芭蕾舞劇《紅樓夢》的總策劃、製作人。據她介紹,中央芭蕾舞團為(wei) 芭蕾舞劇《紅樓夢》的創排集結了一支陣容強大的主創團隊。作曲葉小綱、總編導佟睿睿、編劇馮(feng) 俐、舞美設計劉杏林、服裝造型設計陽東(dong) 霖等一眾(zhong) 業(ye) 界“大咖”,前期用大量時間精讀原著,虛心觀摩其他藝術門類獨特的演繹手法,認真聆聽專(zhuan) 家學者不同角度的深度解讀,力求從(cong) 當代視角出發,呈現一部無愧於(yu) 經典的精品力作。

  多元融合彰顯藝術魅力

  西方的芭蕾藝術如何表現中國的古典名著?舞蹈怎麽(me) 編,音樂(le) 怎麽(me) 寫(xie) ,人物如何塑造?

  “芭蕾版《紅樓夢》不是簡單地用芭蕾演繹《紅樓夢》裏的故事。”總編導佟睿睿說。曾編導過《扇舞丹青》《水月洛神》《羅敷行》《記憶深處》《朱鹮》等眾(zhong) 多舞蹈佳作的佟睿睿,此次首度涉足芭蕾舞劇的創作。

  在她看來,芭蕾舞劇《紅樓夢》最大的挑戰是尋找芭蕾語匯、傳(chuan) 統文化和名著文學性的契口。通過這個(ge) 契口,將多種元素自然融合,進而創造出屬於(yu) 我們(men) 自己的舞台語言和舞蹈語匯。讓芭蕾向上和直立的特色,與(yu) 中國舞那種一呼一吸之間的美感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既要在芭蕾舞上做文章,也要在中國味道和中國語匯上花工夫,但又不能是“兩(liang) 張皮”,怎麽(me) 辦?主創團隊采用了“抽離—進入—再抽離”的敘述方式,避開敘事的束縛和演繹的窠臼,讓芭蕾在情感、情緒的無限空間中自由表達,既富有西方芭蕾色彩又兼具中國意韻審美。

  有著豐(feng) 富創作經驗的葉小綱為(wei) 芭蕾舞劇《紅樓夢》創作了兼具舞蹈韻律與(yu) 人物塑造的音樂(le) 框架,將其定位為(wei) “一部具有中國古典式浪漫主義(yi) 的舞劇音樂(le) ”。他表示:“《紅樓夢》的音樂(le) 要想立得住,首先要和我們(men) 民族的審美習(xi) 慣緊密關(guan) 聯,這部劇具有鮮明的中國旋律,但在配器中並沒有加入民族樂(le) 器,而是完全用西洋化的樂(le) 隊來表現中國音樂(le) 色彩。”劇中跳躍張揚的“賈寶玉”、外柔內(nei) 剛的“林黛玉”、親(qin) 切包容的“賈母”等,都通過不同音樂(le) 主題呈現於(yu) 舞台之上。

  作為(wei) 研究《紅樓夢》的專(zhuan) 家,在這部劇的創排過程中,張慶善曾擔心芭蕾語匯能不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比如王熙鳳在小說中的出場,靠一句話就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舞劇怎麽(me) 表現?再比如絳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這段故事,舞劇怎麽(me) 講述?

  “後來,主創們(men) 運用舞蹈語言、音樂(le) 、舞美等手段解答了我的疑惑。”張慶善看完演出後說,“王熙鳳出場時的場麵、動作、音樂(le) 無一不體(ti) 現了她的身份和性格。在寶黛共讀西廂這一情節中,通過近景和遠景兩(liang) 個(ge) 舞台把絳珠仙草與(yu) 神瑛侍者的故事融合在一起。這些手法非常巧妙,讓人不禁驚歎舞台藝術有別於(yu) 文學的藝術魅力。”

  精彩演出助推傳(chuan) 播

  芭蕾舞劇《紅樓夢》舞台之上既有水袖翩然,又有足尖飛舞,有芭蕾的優(you) 雅身姿,還有中國古典意蘊。

  為(wei) 了讓觀眾(zhong) 進入古典意境,主創團隊在視覺呈現上下了大工夫。舞劇以賈寶玉踏上歸隱之路作為(wei) 開篇,舞台上,一塊長12米、寬9米的白色牆麵懸置在中央,牆麵中央最下端一個(ge) 圓形孔洞,像是通往另一世界或紅塵的入口。跟隨著寶玉的回憶,巨大的牆麵慢慢翻轉,背麵竟是金紅斑駁的顏色,榮國府簪纓世家的故事徐徐開啟。

  “這部劇的主體(ti) 舞台結構來自‘雪’的意象,懸置在舞台上的白色‘雪牆’在前後縱向移動或360度旋轉中,與(yu) 背麵斑駁的金紅色交替變幻,成為(wei) 不斷鋪陳種種視覺元素的底圖,隱喻人物身處飄忽不定的世界,營造出有與(yu) 無、真與(yu) 假、虛與(yu) 實的無盡交織。”舞美設計劉杏林表示。

  突破以往舞台的線性敘事,芭蕾舞劇《紅樓夢》別開生麵地將觀眾(zhong) 帶入寶玉的心靈世界,在亦真亦幻的時空輪轉中,體(ti) 味寶黛間的真摯愛情,發起對人間之情、生命之愛的思索與(yu) 追問。劇中,黛玉進賈府、寶黛初會(hui) 、寶釵進府、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玉挨打、怡紅夜宴、抄家丟(diu) 玉、調包成親(qin) 與(yu) 黛玉焚稿斷癡情等情節,經過再創作,從(cong) 文本走向舞台,幻化成芭蕾舞的意象化舞姿。

  在首演場,中央芭蕾舞團首席演員邱芸庭飾演林黛玉,演員黎文韜、徐琰分飾賈寶玉與(yu) 薛寶釵,其中邱芸庭的表演最讓人驚喜。“芭蕾是來自西方的舞種,但與(yu) 中國傳(chuan) 統故事相結合竟然毫無違和感,融合得很好。演員們(men) 表現非常出色,特別是邱芸庭,當她穿起綠色鬥篷點起足尖,形象與(yu) 書(shu) 中的林黛玉十分貼合。”觀眾(zhong) 吳女士說。演出結束後,她特意留下來等待主演簽名留念,目睹簽名的隊伍一直排到了劇場門口。

  由於(yu) 演出火爆,為(wei) 了滿足觀眾(zhong) 的觀演需求,中央芭蕾舞團在此輪演出中加演了幾場下午場。北京首演之後,該劇還將巡演至西安、廣州、深圳等城市,將浪漫唯美的足尖紅樓帶給全國各地的觀眾(zhong) 。

  “在當代生活中,人們(men) 對美的欣賞是多元的。不同藝術形式的改編,使得《紅樓夢》這部經典曆久而彌新。作為(wei) 國家級藝術院團,中央芭蕾舞團舉(ju) 全力創排芭蕾版《紅樓夢》是非常好的探索,將會(hui) 給《紅樓夢》的當代傳(chuan) 播帶來很大的影響。”張慶善表示。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