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海島護鳥人(逐夢)

發布時間:2023-02-22 15:59:00來源: 人民日報

 

  碧海藍天之間,點綴著一串小島。遠遠望去,似乎平平無奇。但若來到近前,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便會(hui) 躍入眼簾:數以萬(wan) 計的鳥兒(er) 在海天間舞蹈,或高或低,或近或遠,有的迎風展翅,有的追逐嬉戲,有的邊飛邊叫,喧鬧不停……

  這裏是地處浙江省舟山市本島西北的五峙山列島,眾(zhong) 多鳥兒(er) 在此繁衍生息。此處更是瀕危物種——中華鳳頭燕鷗的繁殖地。

  去年11月,《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在湖北武漢和瑞士日內(nei) 瓦同步舉(ju) 行。會(hui) 議期間,發布了《中國水鳥保護十佳案例》,其中就包括中華鳳頭燕鷗。這個(ge) 消息傳(chuan) 到舟山市定海區馬目社區(原馬目鄉(xiang) )黃金灣村73歲村民王忠德耳中,他抑製不住內(nei) 心的喜悅,激動的淚水滑落麵頰。

  王忠德正是中華鳳頭燕鷗保護者中的一員。在守護五峙山列島的歲月裏,這位樸實的海邊漢子與(yu) 美麗(li) 而神秘的中華鳳頭燕鷗,結下了難解的情緣……

  

  五峙山列島,由大五峙、小五峙等7個(ge) 島嶼和若幹暗礁組成,島上礁岩叢(cong) 生,植被常綠,周邊海域魚蝦、貝類、藻類資源豐(feng) 富。

  曾幾何時,留鳥和候鳥都把五峙山列島視作它們(men) 的天堂。但在生態保護意識淡薄的年代,獵鳥者紛紛登島。那些美麗(li) 而敏感的鳥兒(er) 紛紛飛離這傷(shang) 心之地,另尋安家之處。

  1986年的一天,擔任馬目鄉(xiang) 林科員的王忠德協助有關(guan) 部門在五峙山調查海島資源。調查組剛一登島,就有驚喜發現——這裏竟棲息了幾百隻海鷗和十幾隻白鷺!沒想到,還有一些鳥對此島不離不棄,值得慶幸。

  一位參加調研的領導對王忠德說:小王啊,你得把這些鳥管好!

  是!王忠德像戰士接受命令一般幹脆。

  承諾易,幹起來不易。王忠德很快發現事情並不像想的那麽(me) 簡單。

  要上島,必坐船,但他沒有工作專(zhuan) 船可坐。租船吧,費用高。有人勸他:現在大家都把錢用在刀刃上搞生產(chan) ,你管那閑事幹嗎?王忠德不氣餒,一趟趟跑到市、區有關(guan) 部門籌錢。這家弄點,那家撥點,管理經費暫時得到保障。

  春夏之際,海鳥遷徙到島上繁殖。王忠德天麻麻亮就起床,備好幹糧出門了。駕駛租來的小機動船航行個(ge) 把小時,抵達鳥島附近海域,繞島巡查,回來已是向晚時分。他每天一個(ge) 人風裏來、雨裏去,枯燥寂寞。黏稠鹹濕的海風吹個(ge) 不停,小船在浪尖上晃蕩,人被搖得暈乎乎的。酷暑時節,陽光追著人曬,幾天下來,身體(ti) 裸露處就曬脫了一層皮,皮膚被海風塗抹成古銅色。

  一次,海上狂風大作,一個(ge) 巨浪打來,海水漫過甲板,船差點被掀翻。幸好王忠德憑借嫻熟的駕船技能,將小船駛到避風處,避免了一場災難。

  天天在海上,飲風浴浪是常態。我曾受邀參觀五峙山列島,乘王忠德的船上島時,也遇到風浪。人待在船艙外,會(hui) 被浪花打濕;待在艙內(nei) ,空氣混濁,時間一久,肚裏翻江倒海。再看王忠德,雙目堅毅有神,嫻熟地駕船規避浪頭,儼(yan) 然一位在海上闖蕩多年的“船老大”。

  那次上島時,王忠德反複交代:草叢(cong) 中有鳥蛋,走路留神,腳下留情,停留時間不要超過20分鍾。

  趨近現場,放眼望去,隻見漫天的鳥兒(er) 警惕地在人們(men) 頭頂盤旋,似乎在察看來者的意圖,讓人不忍驚擾鳥兒(er) 的生活。

  臨(lin) 近規定時間,王忠德就催促我們(men) 下島,不讓在島上多停留一分鍾。

  

  王忠德見過島上的鳥兒(er) 生活最艱難的時刻。時至今日,回想當初,仍讓他心頭一緊。

  在王忠德接手護鳥工作之初,不少漁民還保持著多年來上島撿鳥蛋、捕鳥的習(xi) 慣。他們(men) 背著魚筐,半天就能撿滿好幾筐。這些鳥蛋,多以“野味”之名出售給城裏的夜宵排檔。王忠德每天頭戴草帽,駕船繞島巡邏,像一個(ge) 哨兵守護這列島上的鳥類不受侵犯。

  一個(ge) 夏日,幾個(ge) 漁民上島撿鳥蛋,正被王忠德撞見。他上前勸阻,這幾個(ge) 漁民卻不買(mai) 賬:撿鳥蛋,曆來都允許。你想出頭,你算老幾?

  王忠德耐心勸導:過去可以,不等於(yu) 現在也可以!現在要保護鳥了,不能傷(shang) 害它們(men) 。

  你敢攔,我揍你!

  話音剛落,“嘭”的一聲,一個(ge) 漁民上來就是一拳。

  王忠德忍著痛,語氣堅定依舊:除非你們(men) 從(cong) 我身上踩過去,否則,休想踏上鳥島半步!

  僵持了許久,幾個(ge) 漁民自知理虧(kui) ,丟(diu) 下一句“算你有種”,訕訕離去。

  通過這件事,王忠德想通了一個(ge) 道理:一個(ge) 人力量太小,要護鳥,還要靠製度、靠法規。王忠德為(wei) 此四處奔走呼籲。功夫不負有心人,1988年5月,五峙山列島被列為(wei) 區級自然保護區,嚴(yan) 禁任何單位和個(ge) 人到島上撿鳥蛋、捕幼鳥。之後,這裏又成為(wei) 浙江省級海洋鳥類自然保護區。

  為(wei) 了宣傳(chuan) 相應法規,王忠德不辭辛苦,在每個(ge) 島上都設立了宣傳(chuan) 、警示牌。他還編印宣傳(chuan) 資料,到附近村莊挨家挨戶上門分發、講解。為(wei) 護鳥,他敢擔當,不怕得罪人。碰到偷拾鳥蛋的,他一管到底,通過執法部門給予曝光、處理。他的鐵麵無私震懾了上島撿鳥蛋的人,違法現象逐漸銷聲匿跡。

  有村民調侃,你這是要當“鳥王”啊,就這麽(me) 點事,犯得著叨叨個(ge) 沒完?

  王忠德笑笑說,這可不是小事,就像那中華鳳頭燕鷗,珍稀堪比大熊貓,再不好好保護,就滅絕了。

  中華鳳頭燕鷗,是王忠德在圖鑒上看到的。

  王忠德為(wei) 了惡補鳥類知識,買(mai) 來《中國鳥類圖鑒》等書(shu) 籍,經常翻閱。在書(shu) 本中,他第一次認識了中華鳳頭燕鷗。這種鳥頭頂有黑色羽冠,嘴呈橘黃色,前端三分之一為(wei) 黑色,最尖端又有一抹白。這一珍稀鳥類天生麗(li) 質,行蹤隱秘,人類確切觀察記錄其行蹤的次數極少,其中包括在山東(dong) 和福建沿海采集的記錄標本。鳥類學家根據其形態特征,稱其為(wei) 黑嘴端鳳頭燕鷗,也稱中華鳳頭燕鷗。

  王忠德記住了這種鳥的特征。

  2008年6月25日,他在巡查巢區時,透過望遠鏡,從(cong) 一大群常見的大鳳頭燕鷗中,猛然發現一對有些陌生、黑白分明的燕鷗。他腦子裏快速閃過書(shu) 中對中華鳳頭燕鷗的描述,忙把眼睛揉了又揉,仔細看了又看,還是不敢相信。最後通過拍照對比,終於(yu) 確認:這就是傳(chuan) 說中的中華鳳頭燕鷗。

  在此之前,浙江鳥類專(zhuan) 家在寧波象山韭山列島偶爾發現過中華鳳頭燕鷗,但它們(men) 出現在五峙山列島還是首次。

  這一發現讓王忠德非常興(xing) 奮。他突然明白,過去有人上島撿蛋,使得成鳥躲躲閃閃。如今,撿蛋、獵鳥現象被杜絕,鳥兒(er) 們(men) 又回來了。

  

  在島上巡邏時,王忠德都隨身攜帶一個(ge) 本子。鳥類的進島日期、數量、捕食、築巢、產(chan) 蛋、孵化、育雛、遷徙時間等,他都分門別類地詳細記錄。在持續的觀察和學習(xi) 中,王忠德漸漸摸清了鳥類分區域築巢的“門道”。

  每年5月上旬,海鷗和白鷺最早飛到五峙山列島搭巢築窩,有的直接築窩在裸露的礁岩之上,隻鋪些軟草,很是簡陋。黑尾鷗重視蛋而不重視巢,巢裏的蛋一旦被人動過,就會(hui) 被黑尾鷗直接拋棄。中華鳳頭燕鷗則在岩石草叢(cong) 間築巢,往往與(yu) 大鳳頭燕鷗為(wei) 鄰。它每年隻下一枚蛋,按照它的壽命15年計算,一生隻產(chan) 10多枚蛋……這些發現讓王忠德從(cong) 工作中獲得了無窮的樂(le) 趣,枯燥不再。

  隻要有人問起中華鳳頭燕鷗的事情,王忠德都會(hui) 熱情介紹:這鳥特點鮮明,容易被天敵發現,或許是為(wei) 了自保,它通常與(yu) 大鳳頭燕鷗混在一起生活。群居時為(wei) 維持領地,中華鳳頭燕鷗會(hui) 用鳴叫傳(chuan) 遞它的情緒,以喙啄驅趕“不速之客”。它以魚蝦及昆蟲為(wei) 食,飛翔能力極強,累了可漂在海麵上休息……說起中華鳳頭燕鷗,王忠德如數家珍。

  漸漸地,人們(men) 送給王忠德一個(ge) 新頭銜:護鳥“土專(zhuan) 家”。

  王忠德年滿60周歲,辦理了退休手續。鳥島迎來一批經過專(zhuan) 業(ye) 培訓的年輕人,王忠德既不舍,又高興(xing) 。

  領導問他:聘你當顧問,協助管鳥,做好傳(chuan) 幫帶,如何?

  好呀,好呀!王忠德沒半點猶豫。

  一個(ge) 人,30多年,可以做很多事。而王忠德隻做一件事:護鳥!他與(yu) 鳥打了幾十年交道,護鳥讓他一生無悔。

  中華鳳頭燕鷗落戶五峙山,引起有關(guan) 部門高度重視。隨著五峙山遠程監控係統的建成,王忠德不用再風裏來、雨裏去地現場察看鳥島,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坐在辦公室電腦前,觀察島上情況和鳥兒(er) 們(men) 的動態,尤其緊盯中華鳳頭燕鷗不放,發現異常,立即采取措施。

  近年來,科研院所還運用人工招引技術,仿製大鳳頭燕鷗和中華鳳頭燕鷗模型放置島上,再模仿其叫聲,吸引種群前來落戶繁衍。科研人員分別在定海五峙山和象山韭山列島進行試驗,令中華鳳頭燕鷗繁殖成功率大為(wei) 提升。

  2021年,中華鳳頭燕鷗從(cong)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為(wei) 國家一級。2022年繁殖季,島上發現50多隻中華鳳頭燕鷗成鳥,數量為(wei) 曆年來最多。有關(guan) 部門決(jue) 定舉(ju) 辦一場“視覺盛宴”,用5台攝像機多鏡頭直播中華鳳頭燕鷗在五峙山列島的生活。其中一台攝像機鎖定一巢“夫妻”孕育鳥寶寶20天的孵蛋過程,以及幼鳥破殼後10多天的狀況,前來觀看的網友竟然超過6520萬(wan) 人次。

  在直播的一個(ge) 多月時間裏,王忠德也像年輕人一樣興(xing) 奮不已,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外,幾乎一直盯著電腦屏幕,還不時發言,做一些解說。王忠德想,這麽(me) 多人圍觀中華鳳頭燕鷗,卻又不對鳥兒(er) 造成任何驚擾,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中華鳳頭燕鷗神秘的麵紗一經揭開,人們(men) 對它們(men) 的保護熱情一定會(hui) 越來越高。

  碧海列島,飛鳥翩躚。海島護鳥人的故事還在續寫(xie)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