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和諧共生 江蘇繪就長江滄桑巨變

發布時間:2023-02-27 11:21:00來源: 新華日報

  生態環境投入不是無謂投入、無效投入,而是關(guan) 係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入。要堅決(jue) 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發展思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hui) 效益相統一,走出一條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為(wei)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習(xi) 近平

  溫暖時刻

  南通南部的濱江地區江麵寬闊、煙波浩渺,黃泥山、馬鞍山、狼山、劍山、軍(jun) 山等五山臨(lin) 江而立、蔥蘢疊翠,沿江岸線14公裏是長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態腹地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水源地。

  2020年11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江蘇第一站就來到五山濱江片區,聽取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複保護、實施長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況介紹,對南通構建生態綠色廊道的做法表示肯定。總書(shu) 記和正在江邊休閑散步的市民親(qin) 切交流,對大家說,40多年前,他曾來過五山地區,對這裏壯闊江麵的印象特別深刻,這次來,看到經過治理,曾經髒亂(luan) 差的環境發生了滄桑巨變,成為(wei) 人們(men) 流連忘返的濱江生態公園。

  深情回顧

  初春時節,南通濱江青山黛色中一抹“紅暈”如約而至。2月18日,記者走進南通五山腳下的“梅林春曉”景點,綠萼、朱砂、宮粉、玉蝶等10多個(ge) 品種、500餘(yu) 株春梅競相綻放,暗香浮動,引來萬(wan) 千遊客。

  “最近遊客越來越多,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一定要細之又細。”記者見到南通狼山旅遊度假區管理辦公室旅遊工作局局長胡誌剛時,他正帶領養(yang) 護公司、督查團隊,沿五山地區濱江片區4公裏長遊步道,仔細檢查每根護欄、每條木板、每塊地磚,發現破損、鬆動、老化等跡象,現場標記,馬上整改。

  2020年11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江蘇,第一站就來到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點讚南通“好通”、滄桑巨變、生活幸福。五山濱江青山綠水、美景如畫,成為(wei) 南通最引以為(wei) 傲的“城市封麵”之一,獲評江蘇省最美生態修複案例。

  作為(wei) 曾經的建設者,胡誌剛見證了五山濱江“滄桑巨變”。“我還以為(wei) 走錯了地方。”胡誌剛至今記得2018年5月14日——他第一次到狼山旅遊度假區管理辦公室報到那天的景象:單位周邊就像工地,進出道路才兩(liang) 米寬,兩(liang) 邊都是老舊破落的廠房、參差不齊的民宅、雜亂(luan) 無章的菜地。

  也是從(cong) 那天起,胡誌剛成為(wei) 萬(wan) 千建設者中的一員,投身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複保護工程。搬走集裝箱和散貨碼頭,關(guan) 停並轉“散亂(luan) 汙”企業(ye) 203家,拆除違建6.5萬(wan) 平方米,騰出修複岸線12公裏,新增超過6平方公裏森林綠地,累計投入超過100億(yi) 元……犬牙交錯的生產(chan) 岸線,蝶變為(wei) 自然靈動的生態岸線,南通以壯士斷腕的決(jue) 心重現“青綠江山圖”!

  有幸現場聆聽總書(shu) 記的講話,令胡誌剛久久不能忘懷。“當時的心情非常激動,現在更多的是責任和動力。”胡誌剛說,五山濱江生態修複保護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以更加精益求精的態度、精雕細琢的“筆法”,將“青綠江山圖”繪得更細更好。

  從(cong) 五山到沿江,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村,一幅更為(wei) 宏大的“青綠畫卷”在加速鋪展。如今,在南通166公裏長江岸線上,生產(chan) 、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比例已由48∶3.5∶48.5優(you) 化為(wei) 35.1∶4.3∶60.6,到2025年,長江生產(chan) 岸線占比較“十三五”末將再降20%,南通將與(yu) 長江全線人民共同“飽蘸筆墨”,繪就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圖景。

  奮進足跡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站在曆史和全局的高度,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wei) 重大國家戰略。

  長江是江蘇的母親(qin) 河,全省三分之二的生產(chan) 生活用水取自長江。江蘇因江而興(xing) 、因江而盛,長江大保護,江蘇責任重大。南通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後一站,長江南通段沿岸的“蝶變”,正是江蘇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總基調、護佑母親(qin) 河的鮮活縮影。

  432.5公裏的長江江蘇段,串聯起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8個(ge) 設區市,如今,總長1169公裏岸線上,早已從(cong) 之前的“化工圍江”變為(wei) “一江清水、兩(liang) 岸蔥綠”。

  “留一江清水、繪兩(liang) 岸美景”十個(ge) 字,生動詮釋了江蘇麵對長江大保護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的前行軌跡。

  聚焦長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十年來,江蘇敢於(yu) “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狠抓環境治理,著力破解“重化圍江”。通過製定“17+1”問題整改方案,嚴(yan) 格落實整改責任製和銷號製,開展化工企業(ye) 關(guan) 停、轉移、升級、重組“四個(ge) 一批”專(zhuan) 項行動,累計關(guan) 停沿江化工企業(ye) 3505家,壓減沿江1公裏範圍內(nei) 化工生產(chan) 企業(ye) 145家,取消25家化工園區的定位,72.6公裏生產(chan) 岸線轉為(wei) 生活、生態岸線。

  在拆除沿岸非法碼頭、關(guan) 停汙染企業(ye) 的同時,沿江兩(liang) 岸積極推進岸線修複,造林麵積超過115萬(wan) 畝(mu) 。為(wei) 讓母親(qin) 河休養(yang) 生息,2020年7月,江蘇發布長江流域禁漁公告,全省7392艘漁船、14887名漁民全部退捕上岸,兩(liang) 年來,長江江蘇段生物物種資源密度顯著回升,魚類多樣性開始恢複,南京、鎮江再現“江豚湧高浪”的景象。

  為(wei) 深化“美麗(li) 岸線”建設,我省高標準打造沿江特色示範段,南通五山、南京幕燕、江陰濱江等20個(ge) 特色示範段串點成線、連片成帶,帶動了沿江整體(ti) 環境提升。截至2022年底,作為(wei) 長江下遊的江蘇段,長江幹流水質連續4年保持在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水質優(you) Ⅲ比例達98.3%,全麵消除劣Ⅴ類斷麵,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

  探索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搞大開發”不意味著“不發展”。高質量發展,要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推動沿江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2020年1月,總投資約1000億(yi) 元的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簽約落戶南通,江蘇生態環境部門對照鋼鐵行業(ye) 環評審批原則,從(cong) 產(chan) 業(ye) 政策、產(chan) 能置換、項目選址、規劃相符性、生態紅線管控、資源利用率、汙染治理水平等方麵,全方位梳理把握項目落戶、建設的可行性,項目建成投產(chan) 後,每年可實現營業(ye) 收入超千億(yi) 元,帶動約8萬(wan) 人就業(ye) 。這也成為(wei) 我省貫徹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推動鋼鐵產(chan) 能由沿江向沿海轉移的重點示範項目之一,將為(wei) 助力全省重點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隨著這樣推動沿江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沿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項目越來越多,長江沿岸共同唱起一曲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產(chan) 業(ye) 生態同頻共振的新時代長江之歌。(賁騰 付奇)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