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幹開創更美好未來(直通兩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幹。兩(liang) 會(hui) 期間,本報記者走進實驗室、工廠、田間、商超,看科研創新、企業(ye) 轉型、製造升級、春耕進展、消費升溫;帶著一線調研的觀察與(yu) 思考,記者采訪部分代表委員,請他們(men) 為(wei) 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大家一致認為(wei) ,我們(men) 靠實幹創造了輝煌的過去,還要靠實幹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編 者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2022年,我國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支出首次突破3萬(wan) 億(yi) 元,基礎研究投入比重連續4年超過6%。
【會(hui) 外探訪】早上8點的實驗室,掃描電子顯微鏡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葛庭燧極限特性材料攻關(guan) 突擊隊”隊長劉瑞,正在認真觀察一塊鎢合金樣品。攻關(guan) 突擊隊由16名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青年科研人員組成,在超高含能材料、航天高效吸能合金、聚變堆先進鎢材料、中子探測晶體(ti) 等關(guan) 鍵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新的一年,我們(men) 繼續努力,爭(zheng) 取早日實現高性能鎢合金的批量化、部件化生產(chan) ,為(wei) 未來聚變發電出一份力!”劉瑞說。
【會(hui) 內(nei) 聲音】“科技創新,尤其是基礎研究,離不開高水平人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高級專(zhuan) 家徐晉委員說,比如電子信息裝備,無論是算法還是芯片,要想實現技術突破,需要一代代科研人員接續奮鬥、攻關(guan) 克難。
在徐晉看來,高水平人才培養(yang) 得從(cong) 娃娃抓起:一方麵,要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組織科學家進校園,傳(chuan) 播科學知識;另一方麵,帶學生走進科研一線參觀體(ti) 驗,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支持中小微企業(ye) 發展壯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hui) 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強調,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
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為(wei) 88.9,比上月回升1個(ge) 點,上升幅度為(wei) 近兩(liang) 年最高。
【會(hui) 外探訪】“堅持技術創新,小微企業(ye) 也有‘豔陽天’!”在江蘇省無錫德斯普拖鏈技術有限公司,各條生產(chan) 線快速運轉,總經理邵黎侃說,近3年,企業(ye) 銷售額每年增長近50%。
這家科技型小微企業(ye) 深藏於(yu) 街道社區,卻在中歐班列運輸沿線的停靠站上“閃閃發光”。“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憑借智能化等優(you) 勢,已全麵替代中歐班列臨(lin) 沂濟鐵物流園軌道式集裝箱門吊的進口拖鏈係統!”邵黎侃說,“這些年,國家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麵給予中小微企業(ye) 很大的支持,我們(men) 備受鼓舞,更有勇氣和信心做創新、搶市場、謀發展。”
【會(hui) 內(nei) 聲音】“中小微企業(ye) 是發展的生力軍(jun) 、創新的強引擎、就業(ye) 的主渠道,穩住了中小微企業(ye) ,就能更好穩住經濟、穩住就業(ye) 、穩住民生。”江蘇省無錫市市長趙建軍(jun) 代表說,通過製定落實培育壯大經營主體(ti) 的一攬子舉(ju) 措,抓大強中扶小,將促進中小微企業(ye) 的可持續發展。
趙建軍(jun) 介紹,無錫堅持企業(ye) 為(wei) 根、環境為(wei) 金,服務扶持中小微企業(ye) 發展壯大,及時出台各級各類惠企紓困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ye) 、輕資產(chan) 公司等支持力度,及時幫助解決(jue) 用工用地用能需求,保障企業(ye) 安心經營;大力支持企業(ye) “追高逐新”,堅持政策撬動和服務指導並重,鼓勵引導經營主體(ti) 抓住機遇搶拓新賽道、培育新動能,提升競爭(zheng) 力。
推動製造企業(ye) 轉型升級
製造業(ye) 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2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為(wei) 52.6%,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位於(yu) 擴張區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集中優(you) 質資源合力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
【會(hui) 外探訪】從(cong) 一家棉紡織廠,到如今集紡織用纖維、紗線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紡織集團,福建經緯集團深諳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性。“我們(men) 加快轉型升級,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獲得8項發明專(zhuan) 利、多項實用新型專(zhuan) 利。”福建經緯集團總經理林景說,近兩(liang) 年,企業(ye) 年營業(ye) 額保持15%增長。“作為(wei) 民營企業(ye) ,我們(men) 對經濟發展與(yu) 紡織業(ye) 前景充滿信心。”今年集團計劃再投資10億(yi) 元建設綠色紡織新材料智能化項目。
【會(hui) 內(nei) 聲音】“製造業(ye) 轉型,應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海信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賈少謙代表建議,要加大對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的科技創新項目扶持力度,支持前沿技術研發、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和產(chan) 業(ye) 鏈建設,實現產(chan) 業(ye) 鏈強鏈補鏈和自主可控;要強化企業(ye) 主體(ti) 地位,推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ye) 引領支撐作用。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農(nong) 業(ye) 強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嚴(yan) 守耕地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麵積,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
2022年,我國糧食產(chan) 量1.37萬(wan) 億(yi) 斤,糧食生產(chan) “十九連豐(feng) ”。
【會(hui) 外探訪】河北省石家莊市槁城區韓家窪村,田裏的冬小麥開始返青。豐(feng) 可得農(nong) 機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劉和賓告訴記者:“好政策為(wei) 我流轉的800畝(mu) 麥田免費安裝灌溉裝置,預計3月中旬全部安裝好,正好能趕上今年第一次澆水。”劉和賓介紹,裝置安裝好以後,不僅(jin) 能增加10%的有效種植麵積,每次澆水還能節省2萬(wan) 多元人工費。
【會(hui) 內(nei) 聲音】河北是產(chan) 糧大省,又是嚴(yan) 重缺水地區,“水糧矛盾”長期存在。河北省農(nong) 林科學院旱作農(nong) 業(ye) 研究所研究員曹彩雲(yun) 代表建議大力發展節水農(nong) 業(ye) ,一方麵,在缺水區通過政策引導農(nong) 民進行節水灌溉,降低次灌溉用水量,減少冬小麥灌溉次數,保證區域糧食安全的同時緩解地下水超采壓力;另一方麵,加大節水品種和高效節水技術綜合研發力度,加大高效節水綜合配套技術集成推廣,將高效農(nong) 藝節水技術與(yu) 高效微噴灌水肥一體(ti) 化進行有機配套集成,實現糧食豐(feng) 產(chan) 和資源安全高效利用。同時,增強農(nong) 民主動節水意識,多措並舉(ju) 推動節水農(nong) 業(ye) 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
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
消費對經濟發展起到基礎性作用。2022年,全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1.0個(ge) 百分點;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9642億(yi) 元,增長6.2%。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
【會(hui) 外探訪】“過去賣的商品以便宜實用的生活必需品為(wei) 主。”四川省眉山市滿井鎮陽光百姓購物中心負責人周福全說,近年來鎮上居民消費需求變化快,商品種類必須及時調整。購物中心水果區,車厘子、牛油果等進口水果擺了好幾排。周福全說,現在返鄉(xiang) 工作的年輕人很多,對商品品質要求更高。“我常看帶貨直播,發現‘爆款’產(chan) 品趕快引進。還在超市增設堂食桌椅,方便周邊上班族中午就餐。”
【會(hui) 內(nei) 聲音】“縣域消費特別是農(nong) 村消費,對於(yu) 擴大內(nei) 需、穩定經濟增長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四川省內(nei) 江市市長李丹代表介紹,近年來內(nei) 江市著力推進縣域商業(ye) 體(ti) 係建設,一批大型商業(ye) 綜合體(ti) 相繼營業(ye) ,電商網絡更加健全。
“縣域消費條件仍需改善,尤其要強化農(nong) 村消費品供給能力。”李丹認為(wei) ,應進一步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做強物流產(chan) 業(ye) ,建立以縣城為(wei) 中心、鄉(xiang) 鎮為(wei) 重點、村為(wei) 基礎的縣域商業(ye) 體(ti) 係,實現城鄉(xiang) 生產(chan) 與(yu) 消費有效對接,促進工業(ye) 品下鄉(xiang) 和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雙向暢通。
(本報記者遊儀(yi) 、姚雪青、王崟欣、肖家鑫、邵玉姿、楊彥帆、李凱旋參與(yu) 采寫(xie) )
《直通兩(liang) 會(hui) 》是本報推出的融合報道欄目,相關(guan) 新媒體(ti) 內(nei) 容歡迎登錄人民網觀看《我給兩(liang) 會(hui) 捎句話》《小經跑兩(liang) 會(hui) 》。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09日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