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發

發布時間:2023-03-10 09:2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常書(shu) 銘代表——

  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力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山西省晉中市委書(shu) 記常書(shu) 銘代表說,汽車是工業(ye) 碳減排的重要抓手。據測算,同等功率的甲醇汽車比汽油車能效提高20%以上,減排二氧化碳約26%,推進甲醇製備與(yu) 甲醇汽車先進製造業(ye) 協同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保障能源安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有效舉(ju) 措之一。

  “晉中市充分發揮煤炭高效轉化甲醇的資源優(you) 勢和技術優(you) 勢,已初步形成甲醇研發、裝備製造、燃料輸配的完備甲醇產(chan) 業(ye) 體(ti) 係。”常書(shu) 銘代表建議,從(cong) 戰略發展和產(chan) 業(ye) 引導層麵出台相關(guan) 扶持政策,支持甲醇汽車市場推廣。完善甲醇加注體(ti) 係建設,製定出台加注站審批標準和流程,鼓勵利用現有加油(氣)站,改擴建完善甲醇加注和保障體(ti) 係。加快綠色低碳甲醇產(chan) 業(ye) 布局,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力。

  (本報記者廖睿靈、付明麗(li) 整理)

  謝子龍代表——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這為(wei) 我們(men) 民營企業(ye) 進一步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注入了信心。”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代表說。

  謝子龍代表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醫療體(ti) 製改革不斷深化,國家衛生健康事業(ye) 快速發展壯大。作為(wei) 醫藥企業(ye) ,今後要始終以健康事業(ye) 為(wei) 核心,打造創新驅動的健康服務平台,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持續打造高水平的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不斷提升藥事服務水平;積極下沉縣域、鄉(xiang) 鎮市場,保障老百姓的健康需求;積極聯合行業(ye) 企業(ye) ,推動醫藥行業(ye) 向規範高效、公平競爭(zheng) 的方向發展,共促發展新格局,共推健康中國行動更上層樓。

  (本報記者申少鐵整理)

  劉思金委員——

  探索醫療人才培養(yang) 新模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山東(dong) 第一醫科大學(山東(dong) 省醫學科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劉思金委員表示,以人工智能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醫療領域融合,帶來技術革新和服務模式的轉變,有助於(yu) 緩解我國醫療資源總量相對不足、分布不均衡的問題,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護航。

  劉思金委員認為(wei) ,作為(wei) 高等醫學院校,要探索“醫學+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的新模式。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yu) 國內(nei) 外高校、醫院、科研院所、頭部企業(ye) 聯合攻關(guan) ,開展交叉學科研究,努力取得更多原創性成果,為(wei) 健康中國、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侯琳良整理)

  胡德芳代表——

  推動郵輪旅遊消費產(chan) 業(ye) 發展

  “郵輪旅遊是旅遊消費轉型升級的重要方麵,郵輪產(chan) 業(ye) 是有效擴大內(nei) 需的重要產(chan) 業(ye) 。”中國船舶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胡德芳代表認為(wei) ,我國應持續完善郵輪產(chan) 業(ye) 生態,在全球郵輪市場大變局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實現郵輪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胡德芳代表建議,努力提高郵輪旅遊產(chan) 品的供給能力和水平,盡快形成長江、沿海、跨國相結合的,內(nei) 容豐(feng) 富的水上旅遊消費產(chan) 品,帶動郵輪消費持續擴大;同時,在郵輪旅遊服務過程中大力發展免稅品購物,有效擴大旅客購物的規模、提高旅遊購物的檔次,促進遊客數量和人均消費增長,提升郵輪公司經營和盈利能力,推動郵輪旅遊消費產(chan) 業(ye) 發展。

  (本報記者劉誌強整理)

  王彩雲(yun) 代表——

  以機製創新推動奶業(ye) 振興(xing)

  “奶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當前,行業(ye) 發展還有一些技術難題亟待解決(jue) 。”伊利集團產(chan) 品研發經理王彩雲(yun) 代表說,要建設產(chan) 學研用一體(ti) 化協同創新機製,為(wei) 奶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王彩雲(yun) 代表建議,完善激勵機製,鼓勵基層科研工作者在新型乳品加工技術研發、高附加值乳源原料加工、乳中功能成分重組等行業(ye) 重點及前沿領域,將產(chan) 學研用做深做實,助力奶業(ye) 振興(xing) 。同時,要強化畜牧業(ye) 人才培養(yang) ,相關(guan) 大中專(zhuan) 院校要對畜牧業(ye) 專(zhuan) 業(ye) 進行細化,讓更多專(zhuan) 業(ye) 奶牛養(yang) 殖人才走向一線;要引導企業(ye) 試點推廣定向培養(yang) 模式,為(wei) 產(chan) 業(ye) 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本報記者常欽整理)

  楊全紅委員——

  完善實驗室專(zhuan) 屬保險製度

  “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我國科技實力顯著躍升。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力量。隨著科研活動日益增多,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楊全紅委員表示。

  楊全紅委員建議,有關(guan) 部門應盡快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法規和專(zhuan) 屬保險製度,出台指導性政策,設立專(zhuan) 項經費支持,建立“國家—學校(科研院所)—實驗室—保險公司—當事人”的係統協調機製。保險公司應定製針對性強的保障方案,同時明確高校和科研院所從(cong) 運行經費中撥付專(zhuan) 項基金用於(yu) 保費支出,實現實驗室保費來源的專(zhuan) 項化、多元化。

  (本報記者武少民、馬原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10日 06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