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代表委員熱議“四個必須”: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

發布時間:2023-03-13 11:0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ti) 製機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ti) 製機製。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科學把握我國發展大勢,引領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之路。

  談體(ti) 會(hui) 、話落實、謀發展,“高質量發展”成為(wei) 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大家紛紛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上來,不斷在邁向高質量發展中贏得優(you) 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改革開放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一招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一招,也是決(jue) 定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招。”

  代表委員們(men) 表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

  ——深入推進改革創新,釋放發展強勁動能。

  改革開放走過的道路,就是一條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前進的改革創新之路,就是一段“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的曆程。“企業(ye) 負擔越來越輕、發展步伐越來越快、信心越來越足,得益於(yu) 各級各地落實落細改革舉(ju) 措、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江西贛鋒鋰業(ye)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良彬代表說,期待推出更多戰略性、創造性、引領性改革舉(ju) 措,以改革創新更好激發企業(ye) 發展動能。

  ——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增強國內(nei) 外大循環的活力。

  “麵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我們(men) 要用更高水平的開放去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yun) 傑代表表示,近年來,海爾不斷加快走出去步伐,已在海外建立了10個(ge) 研發中心。未來將更好利用共建“一帶一路”、上合示範區等開放平台,進一步尋求高水平對外開放,用好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

  “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製度型開放轉變,已成為(wei) 我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趨勢。”山東(dong) 康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huo) 人張巧良代表說,構建新發展格局,要積極搭建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深度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和合作,在擴大開放中塑造國際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改革開放相互促進,協同發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從(cong) 一個(ge) 邊陲小鎮,成長為(wei) 現代化國際都市,深化改革開放是深圳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密碼。“改革需要跳出舒適區、勇蹚深水區、敢闖無人區。”深圳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覃偉(wei) 中代表表示,深圳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創新發展,將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行示範區建設,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guan) 期”。

  代表委員們(men) 表示,深入轉變發展方式,定能形成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近年來,我們(men) 堅持將新發展理念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各領域,優(you) 化經濟結構,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四川省宜賓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廖文彬代表說,宜賓通過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工業(ye) 經濟由白酒、煤炭行業(ye) 轉向數字經濟、綠色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質效明顯提升。下一步宜賓將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力爭(zheng) 今年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再上新台階。

  “轉變發展方式、推動高質量發展,創新是第一動力,必須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湖北武漢依迅北鬥時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付誠委員說,多年來,在多方參與(yu) 下,我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攻克了許多關(guan) 鍵核心技術,助力我們(men) 在市場競爭(zheng) 中擁有更多主動權。新征程上我們(men) 將搶抓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的新機遇,持續開拓新領域、打開新市場。

  中國中鐵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zhuan) 家王杜娟代表說,近年來,我國盾構機行業(ye) 從(cong) 自力更生、創新研發,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wei) 一張亮眼的中國名片,靠的就是自主創新。“下一步我們(men) 將加大研發投入,圍繞國家重大戰略、行業(ye) 重大工程、產(chan) 業(ye) 發展前沿,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打造更多凝聚中國創造、體(ti) 現中國質量、代表中國品牌的大國重器。”王杜娟代表說。

  “農(nong) 牧業(ye) 科技正加速改變高原傳(chuan) 統種養(yang) 方式,西藏農(nong) 牧業(ye) 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men) 要貫徹好新發展理念,通過農(nong) 業(ye) 現代化提升西藏農(nong) 牧產(chan) 品有效供給,不斷拓寬增收致富渠道。”西藏藏緣青稞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主任拉瓊代表說。

  “轉變發展方式,要讓綠色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雲(yun) 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副書(shu) 記、州長張文旺代表表示,近年來,楚雄州把深入轉變發展方式的著力點放在綠色產(chan) 業(ye) 上,打造了綠色矽光伏、綠色鈦等產(chan) 業(ye) 集群,下一步將深挖潛力,加快推進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

  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

  代表委員們(men) 表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不斷增強競爭(zheng) 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

  ——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是立足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轉換和發展實際的必然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但粗放式發展也導致了環境汙染、要素製約等問題。”湖北省總商會(hui) 副會(hui) 長、湖北楓樹線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曉林委員說,新的發展階段要求我們(men) 必須轉變發展理念、轉換增長動能,不斷提升生產(chan) 質量和效率。

  ——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是貫徹新發展理念、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要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質量的高低決(jue) 定了效率和動力的提升潛力。”華工科技產(chan) 業(ye) 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馬新強代表表示,從(cong) 製造邁向智造,進一步提高效率、提升質量已是大勢所趨,未來將在新基建、工業(ye) 數智化等方麵持續發力。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李東(dong) 林代表提出,立足新發展階段,高端裝備製造業(ye) 創新發展迫切需要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加強產(chan) 學研用協同創新,持續提升發展效能。

  “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ti) 製機製的重要一環是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企業(ye) 必須牢牢牽住創新這一‘牛鼻子’,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取得先機。”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阮前途委員表示,將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聚力打造東(dong) 南能源大樞紐,加快源網荷儲(chu) 協同控製科技示範,加快電網數字化轉型。“力爭(zheng) 在海上風電試驗、儲(chu) 能等領域,盡快輸出一批原創性成果。”阮前途委員說。

  更加注重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提高改革綜合效能。”

  代表委員們(men) 表示,提高改革綜合效能,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ti) 製機製,必須統籌擴大內(nei) 需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向改革要活力,向開放要潛力,向創新要動力,在更高水平供需動態平衡中推進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供給體(ti) 係的水平和質量。

  “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是貫穿經濟工作全過程的主線。”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委員認為(wei) ,麵對總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要通過營造更有利的體(ti) 製機製環境,進一步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在重要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取得新突破。

  “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具有多方麵優(you) 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必須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宋曙光委員認為(wei) ,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統籌發展和安全,係統謀劃、整體(ti) 協同,精準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改革舉(ju) 措落地見效。

  “新征程上,我們(men) 將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wei) 抓手,不斷提升製度創新水平。”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賴明勇委員建議,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麵減少行政審批手續,持續激發製度創新內(nei) 生動力,加快釋放改革發展紅利。

  ——持續推動科技創新、製度創新,突破供給約束堵點、卡點、脆弱點,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競爭(zheng) 力和安全性。

  “必須更加注重自主創新,有力有序推進創新攻關(guan) 的‘揭榜掛帥’體(ti) 製機製,加強創新鏈和產(chan) 業(ye) 鏈對接。”遼寧大學校長餘(yu) 淼傑代表表示,要加大對創新人才的培養(yang) 力度,做好產(chan) 學研結合,讓人才培養(yang) 更好服務於(yu) 國家戰略,通過著力突破製約產(chan) 業(ye) 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切實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發。代表委員們(men) 信心更加堅定,方向更加明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自信自強、守正創新,銳意進取、頑強拚搏,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以新作為(wei) 新貢獻譜寫(xie)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篇章。

  (本報記者顏珂、程遠州、黃福特、王海林、王丹、孫超、李曉晴、吳君、劉涓溪、宋宇、徐馭堯、張雲(yun) 河、葉傳(chuan) 增、李茂穎參與(yu) 采寫(xie)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