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看長沙④金洲村:法治穩民生 鄉村產業旺

發布時間:2023-03-16 14:29: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編者按:日前,司法部、民政部印發《關(guan) 於(yu) 命名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的決(jue) 定》,湖南省長沙市金洲村、譚家園村、河東(dong) 新村、環園村、湯家嶺社區等村(社區)光榮上榜。人民網湖南頻道與(yu) 長沙市司法局聯合推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看長沙》係列報道,展示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中的長沙風采。

  長沙縣金洲村,瀏陽河與(yu) 三叉河在此交匯,澆灌出這片秀美的自然風光,也滋養(yang) 著當地村民的生活。

  近年來,金洲村積極探索法治鄉(xiang) 村建設新路徑,把法治融入文化旅遊示範帶建設過程中,不斷激活產(chan) 業(ye) 發展的“法治細胞”。

  從(cong) 護航到助推,法治在金洲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分量不斷加碼。如今的金洲村,正描繪出一幅法治氛圍濃厚、鄉(xiang) 風文明和諧、產(chan) 業(ye) 欣欣向榮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畫卷。

  舊賬算清

  法律顧問解“頑疾”

  “裴律師,土地流轉的租賃合同應該怎麽(me) 簽訂?”“裴律師,公司欠了我幾個(ge) 月的工資,你能幫我討回來嗎”

  在金洲村熾手可熱的裴律師,即駐村律師裴弘。自從(cong) 駐村以來,村民遇到法律問題,都能得到及時專(zhuan) 業(ye) 的答複。

  金洲村,人口雖隻有3000人左右,但對於(yu) 法律的需求卻是不少。即使裴弘每個(ge) 月“逢十”進村,但村民們(men) 的臨(lin) 時“呼叫”依然不少。

  究其原因,繞不過的是金洲村獨特的產(chan) 業(ye) 類型。自上世紀80年代,金洲村便開始了花卉苗木產(chan) 業(ye) 的探索,並逐漸發展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百裏花木走廊,萬(wan) 頃苗木基地”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產(chan) 業(ye) 的發展固然令人欣喜,但交易過程中,矛盾接連產(chan) 生,經濟糾紛便是多年來難以解決(jue) 的“頑疾”。

  何以治愈?唯有問計於(yu) 法。“一村一法律顧問”政策的出台,便給解決(jue) 這一“頑疾”,開了一劑妙方。

  此外,金洲村充分發揮鄉(xiang) 賢的示範引領作用,創建長沙縣首個(ge) 個(ge) 人矛盾調解工作室“易爹說事”,通過“鄉(xiang) 賢+人民調解”模式解決(jue) 家庭矛盾、鄰裏糾紛等,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鄰裏更和諧”。

  治理有效

  村規民約美鄉(xiang) 村

  “生活垃圾不亂(luan) 棄,生活汙水不直排入河。不侵占河道、不圍墾水庫,不非法采砂,不亂(luan) 占濫用水域岸線。共同努力,改善水環境,參與(yu) 水源地保護。”

  打開金洲村村規民約,16條村民規範中,環境保護所占的比例不小。

  “因苗木花卉而興(xing) ,金洲村保護環境責無旁貸。”金洲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薑立新,用樸素的話語,講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金洲實踐。“隻有環境保護好了,金洲村才會(hui) 好,村民的生活才會(hui) 更加好。”

  去年秋收,在秸稈處理上,村民們(men) 改變以往露天焚燒的陋習(xi) ,都自覺收割做肥料,這是村民法治意識提升的最直觀體(ti) 現。

  “司法所‘以案釋法’,告訴我們(men) 露天焚燒秸稈的法律後果及帶來的環境影響,我深受觸動,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men) 的生命健康。”村民羅發興(xing) 感慨。

  在最近的村民議事會(hui) 上,薑立新提出村裏將建設一座麵積達200平方米的收儲(chu) 站,大力推廣秸稈回收利用,現場投票一致通過。

  產(chan) 業(ye) 上新

  美麗(li) 鄉(xiang) 村添名片

  在憲法廣場向憲法宣誓、在皋陶書(shu) 院上一堂法治課、在古代傳(chuan) 統衙門扮縣太爺審案……“沉浸式”普法,金洲村創造出不一樣的鄉(xiang) 村旅遊。

  日前,長沙市首個(ge) 大型戶外法治研學基地在金洲村正式開營。

  走進該研學基地,漫步在鄉(xiang) 村法治文化公園建設的法治大道,還有法治廣場、皋陶書(shu) 院、獬豸神獸(shou) 公園,更有農(nong) 民房屋精心改造成的研學宿舍……各色各樣的法治研學項目的集結,構成了一個(ge) 學習(xi) 法律知識和開展法治宣傳(chuan) 教育活動的多元載體(ti) ,開營首日,金洲村便是遊人如織。

  “法治研學基地除了開展特色法治研學活動外,還將與(yu) 一些學校、校外培訓機構等定期聯係、動態溝通,及時了解師生法律需求,把法治教育與(yu) 學校德智教育有機融合,努力打造好家門口的法治宣教樣本。”該法治研學基地負責人介紹,基地可同時容納500人研學參觀,預計年均接待遊客可超過8萬(wan) 人。

  近年來,江背鎮金洲村基層治理現代化正向縱深推進,村民們(men) 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已得到顯著提升。該村先後榮獲了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省級美麗(li) 鄉(xiang) 村、省級精品鄉(xiang) 村、省級兩(liang) 型村莊和省市共建的“法治鄉(xiang) 村示範點”等榮譽稱號,把法治融入鄉(xiang) 村治理環節,已成為(wei) 該村一張向外宣推的閃耀名片。

  戶外法治研學基地的正式開營,讓這個(ge) 美麗(li) 鄉(xiang) 村,因法治文化再添上一張新名片,也打造出“法治+文旅”的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新模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