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評論丨“高標準”農田何以成了劣質工程?

發布時間:2023-03-20 10:12: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央視“3·15”晚會(hui) 上,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高標準農(nong) 田被曝使用“非標”材料。電視畫麵中,用於(yu) 建造高標準農(nong) 田的水泥管,管壁內(nei) 外做工粗糙,鋼筋裸露。記者調查發現,其水泥管鋼筋圈數隻有“國標”水泥管的一半,涵洞混凝土底板隻有標準厚度的1/5。

  雖然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報道,但此事已不是簡單的消費權益問題。一方麵,涵洞項目偷工減料,直接造成安全隱患。報道顯示,目前已有完工的涵洞出現了沉降,而按照設計目標,涵洞應能合理使用30年。另一方麵,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關(guan) 乎糧食安全,更加容不得粗製濫造。

  “高標準”農(nong) 田,何以成了劣質工程?視頻中有一個(ge) 細節值得關(guan) 注,生產(chan) 、銷售人員都把水泥管分為(wei) “普通”和“國標”兩(liang) 類,言外之意便是,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水泥管是“普通”的,掩蓋了“是否合法合規”的底線。是什麽(me) 讓他們(men) 明知不可為(wei) 卻又趨之若鶩呢?歸根結底還是利益驅使。涉事水泥廠生產(chan) “非標”水泥管,以次充好,采購方則同樣無視涵洞項目對於(yu) “國標二級管”的硬性要求,渾水摸魚。

  這些劣質水泥管能一路暢通無阻地送到田間地頭,用在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工程上,監管單位也有著不可脫卸的責任。“監理方也就抽包煙,不會(hui) 虧(kui) 你啥”“審計的話,也不能每個(ge) 都挖出來看,外觀標準就可以了”“檢測時隻用幾節管子,現場讓人家驗收檢測一下”施工監理、水泥廠負責人道出了一個(ge) 畸形的行業(ye) 潛規則:涵洞屬於(yu) “埋在地下的工程”,較為(wei) 隱蔽,沒人會(hui) 認真檢查。

  問題整改刻不容緩,追責自當雷厲風行。濱海縣方麵回應稱,已連夜查處問題企業(ye) ,涉事企業(ye) 負責人也被公安機關(guan) 傳(chuan) 喚到位。一個(ge) 反麵典型曝光,敲響的是同類問題的警鍾。我們(men) 也注意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已派出工作組趕赴江蘇督導地方開展核查整改。針對問題舉(ju) 一反三,深查實究,強化係統性的製度監管才是輿論監督的要義(yi) 所在。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