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更多居民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發布時間:2023-03-20 10:15:00來源: 人民日報

  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製,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you) 獲得感強願消費

  商場超市顧客盈門,景區樂(le) 園遊人如織,街頭巷尾人潮湧動……春日裏,與(yu) 氣溫一起回升的,是澎湃的消費熱情,從(cong) 升騰的煙火氣、複蘇的忙碌勁中,人們(men) 感受到中國消費市場的強大活力。

  作為(wei) 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一頭連著宏觀經濟大盤,一頭連著千家萬(wan) 戶的幸福生活。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消費是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的關(guan) 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事關(guan) 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是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也是大國經濟的優(you) 勢所在。未來一個(ge) 時期,我國國內(nei) 市場主導經濟循環的特征會(hui) 更加明顯,努力擴大居民消費、充分釋放內(nei) 需潛力,是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的重要方麵。

  近年來,我國消費規模穩步擴大、結構持續優(you) 化、業(ye) 態日益豐(feng) 富,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鞏固。但與(yu) 主要發達經濟體(ti) 相比,我國消費發展水平仍有差距,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有待增強,優(you) 質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仍需提升。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必須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為(wei) 落腳點,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製,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you) 獲得感強願消費。

  供需匹配,消費才能旺。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總體(ti) 上已經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特點。增加高質量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不斷提升國內(nei) 供給質量水平,才能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良性循環,讓消費市場的潛力更加充分地釋放出來。當前,要著力打通製約經濟循環的關(guan) 鍵堵點,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提升供給體(ti) 係對國內(nei) 需求的適配性,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完整性,使國內(nei) 市場成為(wei) 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

  腰包鼓了,消費有底氣。近年來,在一係列措施綜合作用下,居民收入增長與(yu) 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能力提升,為(wei) 不斷增強消費市場活力奠定堅實基礎。下一步,還要在收入分配上下功夫,持續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目前,工資性收入在我國城鄉(xiang) 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超過50%,增加收入首先要穩定和擴大就業(ye) ,保障勞動者合法收入。同時,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強居民的實際消費能力,推動降低個(ge) 人消費信貸成本,為(wei) 居民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提供更多有效支持,持續激發潛在消費需求。

  環境好了,消費更安心。消費環境是影響國內(nei) 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質量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消費密切相關(guan) ,直接影響消費者信心。近年來,我國消費環境持續優(you) 化,重要民生商品假冒偽(wei) 劣違法行為(wei) 得到有力遏製,“十三五”期間百城消費者滿意度從(cong) 71.8分提高到79.3分。必須看到,隨著消費升級步伐加快和消費場景日益豐(feng) 富,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麵臨(lin) 新形勢、新特點、新挑戰,直播帶貨、預付式消費、大數據動態定價(jia) 等領域的問題和規則有待進一步解決(jue) 和完善,農(nong) 村地區山寨商品、“三無”產(chan) 品等監管難度較大,需要社會(hui) 各方形成合力,針對消費市場新變化,加快解決(jue) 影響消費信心的突出問題,讓消費者買(mai) 得安心、用得放心。

  消費旺,經濟強。大街小巷的新能源汽車、融入生活的智能硬件、“雲(yun) 逛街”的豐(feng) 富體(ti) 驗,正是中國經濟韌性與(yu) 活力的真實寫(xie) 照。我國有14億(yi) 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ti)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孕育著大量消費升級需求。隻要我們(men) 扭住擴大內(nei) 需這個(ge) 戰略基點,堅持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不斷把中國大市場蘊含的巨大消費潛力釋放出來,中國經濟就能夠不懼風雨、砥礪前行,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迎接更加壯闊的光明前程。(吳秋餘(yu) )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