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棲霞區:“青春力量”賦能基層治理
3月10日下午2點,張揚早早關(guan) 了店門,騎上電動車,不一會(hui) 兒(er) 便拐進仙林新村社區的一片老舊居民區。這是每月一次的“公益日”,他要為(wei) 腿腳不便的老人上門理發。
這也是南京市棲霞區動員青年參與(yu) 社區治理的新嚐試。2月25日,棲霞團區委啟動社區青年能人大賽,將各個(ge) 社區中有特長又有熱情的青年組織起來,共同參與(yu) 基層治理和社區服務。
選拔社區青年能人,“打撈”一線民生需求;利用屬地高校資源,優(you) 化民生服務。棲霞區積極探索社會(hui) 化資源配置方式,著力破解城市化進程中青年工作麵臨(lin) 的問題挑戰,以“青春力量”賦能基層治理。
社區青年對接服務民生需求
來南京20年,張揚把生活和事業(ye) 都放在了仙林,從(cong) 理發學徒做起,如今擁有了一家自己的理發店。就在上個(ge) 月,他又多了一個(ge) “誌願者”的身份。立足本職工作,張揚把每月10日定為(wei) 自己的“公益日”。
“前期經過線上發布和線下宣傳(chuan) ,近100名社區青年報名參加了本屆賽事,最終有20組社區青年來到比賽現場。”棲霞團區委書(shu) 記王葳薇說,本次活動旨在建立一支以青年能人為(wei) 骨幹的社區青年工作者隊伍,組建一批貼近青年需求的青年社團,助力社區基層治理創新和民生服務優(you) 化。
來社區報到的年輕人也打撈出基層更多真實需求,比如張揚就關(guan) 注到腿腳不便老人的生活保障問題,上門“義(yi) 剪”的想法也就此產(chan) 生。當他聽聞團區委將組織開展社區青年能人大賽,便早早報了名。“參賽是希望更多的老人能夠關(guan) 注到我的‘義(yi) 剪’服務。”張揚說,活動當天,他共為(wei) 3位老人上門理發。
在社區工作多年,仙林新村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喻輔蓉深有體(ti) 會(hui) ,基層工作當中青年力量不可或缺。去年疫情防控吃緊的時候,“社區11名工作人員麵對著4000多名住戶,一批高校大學生關(guan) 鍵時刻來社區報到,幫了大忙。”她說,這些“青年先鋒”在道路卡口、社區防疫一線,在巡查疏導、保醫保供中,“專(zhuan) 挑最苦、最難的活兒(er) 幹”。
這是仙林街道黨(dang) 工委多年沿用的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ti) 的經驗,當地通過建立黨(dang) 建聯席會(hui) 議機製,成立網格“一家親(qin) ”協會(hui) ,使駐地高校、企業(ye) 等單位成為(wei) “合夥(huo) 人”。
去年,南京大學學生費佳偉(wei) 兼職擔任了仙林新村社區團支部副書(shu) 記。本屆社區青年人大賽,他統管學生誌願者的組織工作。“跟我同一批在街道、社區兼任團幹部的共7人,有機會(hui) 深度參與(yu) 基層治理工作,我們(men) 都很有幹勁。”費佳偉(wei) 說。
為(wei) “時間銀行”充值青春力量
“奶奶,我們(men) 以後會(hui) 定期來為(wei) 您測血壓、血糖,如果您有健康方麵的問題也隨時可以聯係我們(men) 。”不久前,南京中醫藥大學大二學生盧玥辰通過“時間銀行”微信小程序“搶單”獲得養(yang) 老誌願服務進社區的機會(hui) 。
早在2014年,棲霞區堯化街道在南京率先開設“時間銀行”互助養(yang) 老新模式——誌願者可以“存儲(chu) ”自己的服務時間,在有需要的時候可“取出”兌(dui) 換其他誌願者提供的服務,也可兌(dui) 換實物。棲霞區民政局養(yang) 老服務科科長顏宏坦言:“在此之前,‘時間銀行’的誌願者多是以低齡老年人為(wei) 主的社區居民誌願者,開展的服務也多是非專(zhuan) 業(ye) 的服務項目。”
一頭是基層社區互助養(yang) 老對專(zhuan) 業(ye) 性服務項目的需求,一頭是青年學子開展社會(hui) 實踐的學業(ye) 需要。2022年,棲霞區組織推進校地“雙百共建”項目,團區委聯動南京大學、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等組織20餘(yu) 支青春實踐團,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助老、愛幼等係列服務活動。多所駐區高校設立了棲霞區“時間銀行學雷鋒誌願服務示範基地”,將各專(zhuan) 業(ye) 大學生轉化為(wei) 誌願者,以青春力量賦能“時間銀行”。
這是供需兩(liang) 端的“雙向奔赴”。“我們(men) 希望通過一係列舉(ju) 措,著力破解街道社區青年工作骨幹和資源長期缺乏,基層團組織生力軍(jun) 突擊隊作用發揮不突出的問題;著力破解工作方式陳舊,工作內(nei) 容和形式時代感不足,跟不上青年生產(chan) 生活方式新變化的問題。”王葳薇說。
“除了常規服務外,學生誌願者能夠提供針灸推拿、中醫體(ti) 質辨識、五行療養(yang) 法等特色專(zhuan) 業(ye) 服務,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南京中醫藥大學養(yang) 老服務與(yu) 管理學院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副院長劉雲(yun) 龍介紹,該校現有“時間銀行”誌願者200餘(yu) 人,學生誌願者在校期間由校方組織每月一次走進街道社區開展助老服務。
將更多專(zhuan) 業(ye) 能力運用到社會(hui) 實踐中去,費佳偉(wei) 也深有體(ti) 會(hui) 。前不久,他作為(wei) “時間銀行”誌願者,走進社區開展預防網絡詐騙、電信詐騙科普活動,老人們(men) 很感興(xing) 趣。“老年人掌握新知識會(hui) 慢一點,需要反複、耐心地講,原計劃兩(liang) 個(ge) 小時的活動延長到了整個(ge) 上午。”他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