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皋:科創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新增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7家,淨增高新企業(ye) 142家、培育科創項目38家、引進落戶各類高層次創新創業(ye) 人才50人,371家企業(ye) 新增發明專(zhuan) 利授權652件,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2.4%……作為(wei) “科創江蘇”試點縣市,如皋市去年交出了一份“硬核”科創答卷,躍居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12位。開年以來,當地出台多項政策和措施,進一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深耕科創新賽道。
政策給力優(you) 化創新生態
近年來,如皋錨定爭(zheng) 當“南通跨江融合發展樣板區”的目標定位,搶抓長三角一體(ti) 化、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等重大機遇,將科技創新上升到如皋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2022年,如皋市經濟總量突破1500億(yi) 元。作為(wei) “萬(wan) 億(yi) 城”南通的重要縣域板塊,“創新強市”是如皋堅持的發展戰略之一。數據顯示,2022年,如皋新認定高新企業(ye) 228家、淨增142家,名列南通市首位。
“為(wei) 構築一流創新環境,如皋先後推出了科技創新三十條、人才新政二十二條等激勵政策。”在南通市科技局副局長林偉(wei) 看來,如皋科創工作能夠取得如此成績,離不開優(you) 質的創新生態環境。
去年,南通惟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參與(yu) 的“純色高效發光半導體(ti) 量子點激發態調控可控”項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該公司負責人魏海燕也表示,如皋良好的創新生態與(yu) “店小二”式的服務,激發了企業(ye) 創新創業(ye) 的熱情。
如何持續提升在區域科技創新版圖中的地位?記者從(cong) 如皋市政府辦了解到,該市在年初明確,為(wei) 著力增強科技創新承載能級,將加快龍遊河科創走廊建設、加速融入南通沿江科創帶建設,推動長江鎮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高企、科創項目存、增量動態水平不低於(yu) 全市1/5、高新區不低於(yu) 全市1/4目標,推動磨頭鎮、吳窯鎮、下原鎮等“科技小鎮”先行先試,率先實現科創發展轉型。
“真金白銀”助力企業(ye) 創新
2022年,如皋市高質量發展成效初顯,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比、淨增高企數、新招引科創項目等均居南通前列,彰顯出強勁的發展態勢和旺盛的發展活力。
“依靠創新驅動,依靠人才‘活水’,是如皋實現轉型跨越、開啟現代化建設的必由路徑。我們(men) 比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渴求項目,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成就人才、成就事業(ye) 。”如皋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朱瑩瀅表示,2023年,如皋將全力突破重點人才項目,傾(qing) 力打造優(you) 質人才生態,其中,雉水英才入選不少於(yu) 10個(ge) ;高新區招引科創項目70個(ge) ;新認定科小企業(ye) 115家,產(chan) 學研項目60個(ge) ”。
企業(ye) 是科技創新的主體(ti) ,如皋堅持把企業(ye) 作為(wei) 獎勵扶持的重點對象,通過“真金白銀”引導企業(ye) 加快自身改革創新。記者了解到,該市2022年單科技創新方麵的獎勵總額突破1億(yi) 元,2023年有望超1.5億(yi) 元。其中,對當年首次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給予30萬(wan) 元獎勵;對重新認定為(wei)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的給予10萬(wan) 元獎勵,對在孵企業(ye) 另獎勵孵化年房租的100%。
邁向新征程,如何充分發揮創新第一動力作用?如皋的答案是,以國家創新型示範縣市創建、“科創江蘇”試點縣市建設為(wei) 引領,堅持以規劃引領推動“好想法”變成“新藍圖”,堅持以落地實施推動“好風景”孕育“新經濟”,堅持以雙核建設推動“好資源”轉為(wei) “新動能”。
“誰能在創新發展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zheng) 中搶占先機、贏得優(you) 勢。”如皋市委書(shu) 記何益軍(jun) 表示,“要在換道競速上實現彎道超車甚至持續領跑,唯有全力以赴、快馬加鞭,借科技植入新業(ye) 態、以創新塑造新優(you) 勢,努力在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