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之夜”首場活動 親子走進會畫知識的書店
“科學之夜”首場活動舉(ju) 行
親(qin) 子家庭走進“會(hui) 畫知識的書(shu) 店”
本報訊 (記者 俞陶然)昨天,由上海科技節組委會(hui) 辦公室主辦的2023年“科學之夜”專(zhuan) 場活動在上海中心大廈的混知書(shu) 店舉(ju) 行。活動圍繞“熱愛科學 悅享書(shu) 香”主題,設立科學小課堂、科學舞台秀、互動打卡、幸運抽獎等活動板塊,邀請觀眾(zhong) 在書(shu) 香裏體(ti) 驗一次科藝相通、玩轉科學之旅。
“科學之夜”混知書(shu) 店專(zhuan) 場分為(wei) 上午、下午和晚場三個(ge) 場次,通過微信小程序放出公益免費家庭票,邀請親(qin) 子家庭參與(yu) 科學小課堂、科學舞台秀等活動。此次活動得到上海實驗動物研究中心、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CityFlight飛行體(ti) 驗館、上海紡織博物館等多家科普基地、科研機構和企業(ye) 的支持,推出科學實驗展演、科普劇、脫口秀等近20個(ge) 節目。
上海實驗動物研究中心帶來的“小魚 大世界”,邀請青少年一起探究斑馬魚身上的科學奧秘。這些小魚體(ti) 長5厘米左右,全身布滿深藍色條紋,仿佛水中的迷你斑馬。專(zhuan) 家介紹,斑馬魚的胚胎是透明的,科研人員可以觀察胚胎裏細胞的發育情況,這是它作為(wei) 實驗動物的獨特優(you) 勢,適合用於(yu) 生物發育、組織胚胎、腫瘤等研究。斑馬魚作為(wei) 實驗動物還有一個(ge) 優(you) 勢:一次產(chan) 卵後能孵化出100多條,繁殖率比老鼠高得多。
其他節目也精彩紛呈:上海混知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舉(ju) 辦的科學小課堂“混知有畫說”“混知開小灶”,手把手教青少年畫科普漫畫邏輯圖,引導他們(men) 提升觀察力和創造力;“解密陶瓷72道工序之謎”讓公眾(zhong) 對陶瓷製作有了一定的了解;飛行體(ti) 驗館老師講授“小小航空科普飛行體(ti) 驗課”,在孩子心中植入了翱翔藍天夢。
在混知小劇場,保護水中大熊貓、隔山打牛、航天器姿態調節探秘等一批原創科學實驗秀節目,讓不少書(shu) 本中的知識變得更好玩、更好懂。
在混知書(shu) 店的知識共享快閃空間,觀眾(zhong) 還有機會(hui) 戴上MR(混合現實)眼鏡,觀賞海月水母的科普視頻。在書(shu) 店咖啡館,觀眾(zhong) 可以點上一杯帶有“上海科技節”圖案的咖啡,與(yu) 互動區的上海科技節吉祥物“啟思”合影打卡。
據悉,“熱愛科學 悅享書(shu) 香”混知書(shu) 店專(zhuan) 場作為(wei) 今年“科學之夜”首場活動,進入上海商圈地標,與(yu) 年輕人熱衷的“會(hui) 畫知識的書(shu) 店”混知書(shu) 店聯動,拉開了滬上親(qin) 子科技嘉年華的帷幕。“科學之夜”是上海科技節親(qin) 子科普品牌活動,今年將更多地進入熱門科普基地、城市地標和核心商圈,以“大手牽小手”的形式,進一步提升公眾(zhong) 的科學興(xing) 趣、弘揚科學家精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