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向高質量發展要高質量就業(現場評論·搶抓機遇再奮進④)

發布時間:2023-05-15 11:04:00來源: 人民日報

  大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實現就業(ye) ,有利於(yu) 進一步釋放人才紅利,為(wei) 未來發展積蓄動能

  “精品線路”“全程參團”“半自由行”……這不是旅遊安排,而是招聘活動。今年春招期間,安徽合肥高新區組織了一個(ge) 招聘團,用時29天、奔赴9座城市、涵蓋26所高校、召開32場招聘會(hui) ,近萬(wan) 人初步達成就業(ye) 意向。不少企業(ye) 表示:組團招聘,拎包即走,省心省力,收獲頗豐(feng) 。

  招聘團這好點子從(cong) 何而來?高新區組織人事局說,區內(nei) 科創企業(ye) 眾(zhong) 多,對優(you) 秀畢業(ye) 生求賢若渴。機械臂工程師、嵌入式工程師、材料工程師……活力四射的科創企業(ye) 釋放出一大批優(you) 質崗位。可礙於(yu) 企業(ye) 規模小、名氣小、不熟悉招聘渠道,一些企業(ye) 自主招聘往往成本高,效果也一般。好企業(ye) 好崗位,如何吸引到好人才?高新區內(nei) 各部門一合計,決(jue) 定組建招聘聯合體(ti) :對外,以高新區的名義(yi) 統一對接高校,舉(ju) 辦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對內(nei) ,做好“保姆”式服務,幫助科創企業(ye) 降低成本、輕裝上陣。

  具體(ti) 而言,政府部門提前摸清崗位需求,挑選較為(wei) 匹配的高校,製作統一招聘物料、規劃招聘線路。企業(ye) 既可全程參與(yu) ,也可以“半自由行”。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ju) 辦的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為(wei) 例,21家企業(ye) 提供951個(ge) 崗位,其中中小企業(ye) 占到半數,當場有203人初步達成就業(ye) 意向。

  高科技企業(ye) 聘有所得,高校畢業(ye) 生找到工作,雙向奔赴令人欣喜。一段時間以來,畢業(ye) 生感慨就業(ye) 難、不知所往,企業(ye) 感歎招聘難、招不到合適的人。很多時候,這種“兩(liang) 頭難”,其實是中間環節缺少有效對接。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有關(guan) 部門主動作為(wei) 、靠前服務,實現雙向聯動、拓寬引才渠道,成就了高質量發展與(yu) 高質量就業(ye) 的雙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就業(ye) 是民生之本,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根本要靠發展。”要落實落細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就要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從(cong) 人才供給看,今年高校畢業(ye) 生預計有1158萬(wan) 人。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平均值為(wei) 5.5%,比去年四季度有所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我國就業(ye) 形勢總體(ti) 穩定,就業(ye) 市場活躍度逐步提升。既要看就業(ye) 規模,也要看就業(ye) 質量。大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實現就業(ye) ,有利於(yu) 進一步釋放人才紅利,為(wei) 未來發展積蓄動能。

  把人才的規模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動能,應當進一步挖掘崗位資源,做實做細就業(ye) 指導服務,在擴渠道、促匹配上下功夫。不少企業(ye) 快速發展,崗位缺口蘊藏著就業(ye) 機會(hui) 。越是科創企業(ye) 、高新企業(ye) ,越渴求具有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創新能力的人才,也越有潛力釋放出新崗位。因此,必須從(cong) 高質量發展中開拓高質量就業(ye) 的空間。從(cong) 合肥高新區的實踐看,不少缺乏知名度的初創企業(ye) ,經過高新區與(yu) 相關(guan) 高校前期推介、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展示後,招聘效率大為(wei) 提升。中小微企業(ye) 、初創企業(ye) 吸納就業(ye) 潛力很大,相關(guan) 部門應創造性開展工作,多渠道開發崗位、多方麵強化保障、多舉(ju) 措提供幫扶,助其打通招聘“最後一公裏”,持續提高企業(ye) 求賢攬才的能力。

  合肥高新區一家企業(ye) 人力資源總監在參加完一個(ge) 招聘團後,隨即開始挑選新路線;合肥高新區的秋招計劃也已提上日程……就業(ye) 市場湧動著生機與(yu) 活力。創新舉(ju) 措、凝聚合力,為(wei) 企業(ye) 服務、為(wei) 人才鋪路,就一定能進一步激活就業(ye) 市場,更好織密織牢就業(ye) 保障網。

  (作者為(wei) 本報經濟社會(hui) 部記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