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的故事(人民觀點)

發布時間:2023-05-25 09:4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

  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將這一理念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需要提高社會(hui) 各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自覺性和參與(yu) 度

  小滿過後,位於(yu) 北京的國家植物園處處生機盎然。行走其中,流蘇樹、蝟實、四照花等“小眾(zhong) 植物”成為(wei) 熱門觀賞對象。截至目前,國家植物園共收集各類植物1.7萬(wan) 多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近千種。光是雲(yun) 杉,就成功從(cong) 世界各地引種24種,占全球品種一半以上。

  近2000公裏外的廣州,華南國家植物園同樣萬(wan) 物並秀。2022年以來,該園新引種植物1100多種。目前園內(nei) 保護植物總數達到1.75萬(wan) 餘(yu) 種,躋身全球前五名。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的國家之一。一南一北兩(liang) 個(ge) 國家植物園,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地、戰略植物資源的儲(chu) 備庫、植物科學傳(chuan) 播的重要平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麵發揮了巨大作用,折射著我們(men) 守護多樣物種、共建美好家園的堅定決(jue) 心和務實行動。

  萬(wan) 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ang) 以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於(yu) 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新時代以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實施生態保護紅線製度,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最嚴(yan) 格執法監管,一大批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2021年,雲(yun) 南“短鼻家族”亞(ya) 洲象群北上南歸的長途旅行,引起全球關(guan) 注。最近,它們(men) 有了新消息:野象健康狀況良好,象群吸收了新成員,分成兩(liang) 群在不同區域活動。在全球亞(ya) 洲象數量減少的背景下,象群不斷壯大,成為(wei)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標誌性成果。其實不隻是野象,大熊貓從(cong) “瀕危”降為(wei) “易危”等級,朱鹮由1981年發現時僅(jin) 存的7隻增加到9000餘(yu) 隻,藏羚羊繁衍遷徙,長江頻現“江豚逐浪”……一個(ge) 個(ge) 生態故事,既彰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取得新成效,也啟示我們(men)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才能真正守護好大自然這一“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

  “眾(zhong) 力並,則萬(wan) 鈞不足舉(ju) 也。”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將這一理念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需要提高社會(hui) 各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自覺性和參與(yu) 度。“我們(men) 與(yu) 萬(wan) 物同行,看得我熱淚盈眶”“讓地球可持續發展才是真正的無窮之路”……紀錄片《無窮之路2》把鏡頭對準祖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在多個(ge) 網絡平台上線播放後,感動了許多網友。走在前沿的改革者、跨越世代的巡護人、無私奉獻的誌願者……無數人共同努力,守護著自然世界的豐(feng) 富多彩,也激勵著更多人了解、參與(yu) 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越多樣,地球越生動。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建立健全企事業(ye) 單位、社會(hui) 組織和公眾(zhong) 參與(yu) 的長效機製,營造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的良好氛圍,讓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wei) 公民自覺行動,必能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邁上新台階。

  今天,我們(men) 已經踏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生態文明建設具備更多條件。同時也需要清醒認識到,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仍麵臨(lin) 諸多挑戰。有效扭轉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為(wei) 萬(wan) 物謀和諧,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事業(ye) ,必須同心協力,抓緊行動。秉持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理念,把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nei) 容,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改善自然生態係統狀況,提高生態產(chan) 品供給能力,實現自然生態係統良性循環,定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求。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為(wei) “從(cong) 協議到協力:複元生物多樣性”。各地舉(ju) 辦的科學普及、誌願服務、司法保護宣傳(chuan) 等活動精彩紛呈,為(wei) 保護生物多樣性凝聚了更多共識。以自然之道,養(yang) 萬(wan) 物之生,推動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這是神州大地上正在發生的故事,這是美麗(li) 中國建設看得見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5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