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為新能源高質量發展貢獻動能

發布時間:2023-06-12 15:1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中國綠發新疆阜康多能互補項目現場,人頭攢動、機械轟鳴,呈現出一派熱鬧景象。據了解,通過光伏與(yu) 治沙、光熱與(yu) 治沙的有效結合,項目的落成將改善新疆荒漠戈壁地區生態環境,建成後荒漠化治理麵積將達到35325畝(mu) ,預計每年提供16.75億(yi) 千瓦時清潔能源,節約標準煤60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7萬(wan) 噸,這是中國綠發推進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

  為(wei) 加快推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近年來,中國綠發大力發展規模化、示範型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為(wei)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ti) 係貢獻力量。

  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境內(nei) ,一排排風機緩緩轉動,由中國綠發建設的通榆二期10萬(wan) 千瓦風電項目於(yu) 去年12月完成啟動試運行,正式並網發電。盡管存在大風、霜凍等天氣影響,風電場依然在155天內(nei) 完成全部工程建設,實現當年核準、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運。據測算,風電場投產(chan) 後每年可提供2.99億(yi) 千瓦時清潔電力,節約標準煤3.68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9.84萬(wan) 噸。

  “依托國家新能源發展規劃,中國綠發以‘基地型、效益型、示範型、創新型、精品型’為(wei) 開發導向,在內(nei) 蒙古、甘肅、青海、新疆等12省份開發建設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形成了‘海陸齊發、多能互補、科技賦能’的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格局。”中國綠發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在青海省格爾木市烏(wu) 圖美仁光伏光熱園區,中國綠發另一大型多能互補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據項目負責人許強介紹,該項目總裝機容量330萬(wan) 千瓦,計劃“十四五”末完成建設。該項目結合新能源多元融合發展的新要求,以支撐電網穩定運行、優(you) 化電源出力特性、加強係統調節能力為(wei) 目標,融合了光伏治沙、生態修複、綠色發展、產(chan) 業(ye) 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科技示範等特點,以項目建設助力區域協同發展。“盡管自然環境比較艱苦,但我們(men) 一定會(hui) 全力以赴抓緊建設,力爭(zheng) 項目早日投產(chan) 、早日發揮效益,助力青海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許強說。

  在格爾木市東(dong) 出口光伏園區,中國綠發聯合中科院理化所共同打造的液化空氣儲(chu) 能示範項目進展順利。液化空氣儲(chu) 能技術是實現風光等新能源深度消納並網、合理吸收電網低穀電和不同形式的餘(yu) 熱資源,並在需求時穩定輸出冷、熱、電及工業(ye) 用氣等多種形式能源的新型儲(chu) 能方法,具有大規模長時儲(chu) 能、清潔低碳、安全和不受地理條件限製的突出優(you) 點,應用場景廣泛。

  據了解,該液化空氣儲(chu) 能示範項目裝機容量6萬(wan) 千瓦/60萬(wan) 千瓦時,配建25萬(wan) 千瓦光伏項目,以申報國家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為(wei) 目標,與(yu) 科研單位聯合攻關(guan) ,突破從(cong) 百千瓦級到萬(wan) 千瓦級液化空氣儲(chu) 能係統規模化放大的設備約束,推動能源領域重大技術裝備水平提升。項目建成投產(chan) 後將為(wei) 延伸多能互補產(chan) 業(ye) 鏈、改善能源領域結構、保障能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更多創新實踐。

  此外,中國綠發還在積極研究拓展綜合能源服務等新業(ye) 態新模式,推動產(chan) 業(ye) 鏈延伸拓展、價(jia) 值鏈向高端邁進,打造形成綜合型綠色能源服務產(chan) 業(ye) 群。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2日 13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