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一季度京津冀經濟回升向好

發布時間:2023-06-13 16:50:00來源: 河北日報

  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

  一季度京津冀經濟回升向好

  從(cong) 北京市統計局獲悉,一季度,京津冀三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做好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工作,區域經濟回升向好,協同發展紮實推進,發展動能繼續積聚。

  區域經濟企穩回升,一季度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4.3%

  一季度,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2.4萬(wan) 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4.3%,高於(yu) 上年全年2.3個(ge) 百分點。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別為(wei) 9947.7億(yi) 元、3715.4億(yi) 元和10041.4億(yi) 元,分別增長3.1%、5.5%和5.1%,較上年全年分別提高2.4個(ge) 、4.5個(ge) 、1.3個(ge) 百分點。

  工業(ye) 生產(chan) 穩步回升。北京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下降7.4%(剔除新冠疫苗生產(chan) 影響,增長1.8%),降幅收窄9.3個(ge) 百分點,電力行業(ye) 增長11.5%,汽車行業(ye) 由降轉增(增長2%)。天津同比增長3.1%,提高4.1個(ge) 百分點;12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合計增長3.5%,占比接近8成。河北同比增長6.5%,提高1個(ge) 百分點;九大主導產(chan) 業(ye) 中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增長最快,增速為(wei) 22.0%。

  服務業(ye) 整體(ti) 向好。京津冀服務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5%,比上年全年提高1.9個(ge) 百分點。其中,北京同比增長4.6%,提高1.2個(ge) 百分點,信息服務、金融行業(ye) 持續帶動,對服務業(ye) 增長的貢獻率接近9成,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文體(ti) 娛樂(le) 行業(ye) 由降轉增。天津同比增長6.0%,提高4.3個(ge) 百分點,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e)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分別增長12.3%和7.9%,住宿餐飲業(ye) 增長2成以上。河北同比增長5.1%,提高1.9個(ge) 百分點,金融業(ye) 增長8.0%,信息服務業(ye) 增長7.3%,交通運輸倉(cang) 儲(chu) 和郵政業(ye) 增長6.6%。

  投資增長加快。北京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同比增長9.6%,比上年全年提高6個(ge) 百分點,反映實物工作量的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和反映企業(ye) 擴大生產(chan) 能力的設備購置投資分別增長3.9%和42.6%。天津同比下降2.6%,主要受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下降影響,降幅收窄7.3個(ge) 百分點,新開工10億(yi) 元以上大項目個(ge) 數和投資額分別增長1.3倍和76.1%。河北同比增長8.5%,提高0.6個(ge) 百分點,億(yi) 元以上項目投資增長14.1%,拉動全省投資增長9.0個(ge) 百分點。

  消費品市場逐漸回暖。隨著各地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和京津冀消費季活動開展,京津冀地區實現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8097.7億(yi) 元,同比增長4.1%,高於(yu) 上年全年7.4個(ge) 百分點。北京、天津、河北分別實現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3558.0億(yi) 元、1033.2億(yi) 元、3506.5億(yi) 元,津冀分別增長6.5%和8.7%,分別提高11.7個(ge) 、7.1個(ge) 百分點;北京下降0.7%,降幅收窄6.5個(ge) 百分點。升級類消費較快增長,三地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6.9%、41.5%、16.6%,新能源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6.9%、55.0%、58.9%。

  民生領域保持穩定。北京、天津、河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wei) 21367元、14524元和8257元,同比分別增長3.6%、3.1%和5.0%。就業(ye) 形勢保持穩定,北京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均值為(wei) 4.6%,3月份環比有所回落;天津城鎮新增就業(ye) 9.01萬(wan) 人,好於(yu) 前兩(liang) 年同期水平;河北城鎮新增就業(ye) 22.16萬(wan) 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58萬(wan) 人。三地居民消費價(jia) 格漲幅分別為(wei) 1.3%、1.1%和1.2%,均呈溫和上漲態勢。

  區域聯動日益增強,河北承接京津轉入基本單位946個(ge)

  產(chan) 業(ye) 對接繼續深化。一季度,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對接項目近100個(ge) ,引入經營主體(ti) 51家,截至目前已累計入駐經營主體(ti) 1075家,引進實體(ti) 項目9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占比近80%。天津吸引京冀投資額564.1億(yi) 元,同比增長13.0%,占全部引進內(nei) 資的53.2%,提高4.8個(ge) 百分點。河北承接京津轉入基本單位946個(ge) ,其中北京轉入單位占比超7成,主要落地在廊坊、石家莊、保定和唐山,合計占比超5成。由北京研發、河北製造的國內(nei) 首列自主研發的氫混合動力鉸接輕軌車在河北保定京車智能製造基地下線。

  交通運輸更加便利。京秦高速公路全線貫通,秦皇島至北京縮短半小時車程。廠通路潮白河大橋開啟水中主墩基礎施工,全線通車後,河北大廠進京距離將縮短20公裏,行駛時間縮短半小時。京唐城際鐵路城市副中心隧道開挖,工程完成後,京唐城際鐵路從(cong) 唐山站可直達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民生保障更進一步。北京舉(ju) 辦2023年首場京津冀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100家優(you) 質企業(ye) 麵向通州區和“北三縣”重點就業(ye) 群體(ti) 提供2000餘(yu) 個(ge) 就業(ye) 崗位。京津冀(河北三河)人力資源服務產(chan) 業(ye) 園開園,可容納50餘(yu) 家人力資源機構進行區域間人才供需對接。河北參保人員京津就醫可免備案直接結算,三地臨(lin) 床檢驗結果互認醫療機構增至685家、互認項目50項,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313家。

  內(nei) 生動能積蓄釋放,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彰顯活力

  高端產(chan) 業(ye) 加速引領發展。北京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4265.7億(yi) 元,按現價(jia) 計算,同比增長7.6%,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為(wei) 42.9%,比上年全年提高1.3個(ge) 百分點。天津和河北規模以上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分別增長7.0%和7.2%,快於(yu) 規模以上工業(ye) 3.9個(ge) 和0.7個(ge) 百分點。其中,天津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生物產(chan) 業(ye)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新能源產(chan) 業(ye) 、數字創意產(chan) 業(ye) 均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河北新能源車整車製造和高鐵設備、配件製造表現突出,分別增長69.9%和52.8%。

  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彰顯活力。北京高技術製造業(ye) 和高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2.0%和42.6%,集成電路、雲(yun) 計算、通信等項目加快建設。天津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48.6%,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41.9%,其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產(chan) 業(ye) 投資分別增長52.7%、49.3%和77.7%。河北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27.3%,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ye) 增長72.9%,環保產(chan) 業(ye) 增長38.3%。

  高成長創新主體(ti) 潛力突出。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3全球獨角獸(shou) 榜》,京津冀有85家企業(ye) 上榜,占中國上榜企業(ye) 的比重近3成。(記者方素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