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活力(權威發布)
6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聽取優(you) 化營商環境工作進展及下一步重點舉(ju) 措匯報。6月14日下午,國新辦舉(ju) 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介紹相關(guan) 情況。
市場準入持續放寬,優(you) 惠政策不斷落實
“近年來,各部門各地方從(cong) 企業(ye) 實際需求出發,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wei) 培育和激發經營主體(ti) 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shu) 長袁達介紹了近年來優(you) 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總體(ti) 進展。
加強產(chan) 權和知識產(chan) 權保護,堅定企業(ye) 發展信心。推動出台並深入實施中小企業(ye) 促進法、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優(you) 化營商環境條例、促進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條例等,推動涉企冤錯案件依法甄別糾正常態化機製化,健全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ye) 賬款長效機製。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運用。優(you) 化政務服務,降低企業(ye) 製度性交易成本。
持續放寬市場準入,促進要素資源暢通流動。全麵實施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連續5年縮減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麵清單。
破除隱性壁壘,維護公平競爭(zheng) 市場秩序。修訂反壟斷法,實施公平競爭(zheng) 審查製度。規範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開展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專(zhuan) 項整治。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
完善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打造高質量社會(hui) 信用環境。構建以信用為(wei) 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以信用風險為(wei) 導向優(you) 化配置監管資源。開展“屢禁不止、屢罰不改”嚴(yan) 重違法失信行為(wei) 專(zhuan) 項治理。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ce) 局局長任端平表示,近年來市場監管部門著力加強監管執法、規範市場秩序、保障交易安全,維護企業(ye) 合法權益,“截至5月底,我國登記在冊(ce) 的個(ge) 體(ti) 工商戶超過1.18億(yi) 戶,民營企業(ye) 超過5000萬(wan) 戶,占企業(ye) 總量的92%以上;已有4600多萬(wan) 家企業(ye) 累計使用電子營業(ye) 執照2.5億(yi) 多次,大幅節省了人力、文書(shu) 和時間成本。”
“今年以來,稅務部門積極落實稅費優(you) 惠政策,確保政策紅利精準直達經營主體(ti) 。1至4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4689億(yi) 元。”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沈新國介紹,近年來,稅務部門努力打造便捷高效能的稅收營商環境,目前96%的稅費事項、99%的納稅申報可網上辦理,全國社保繳費“網上辦”“掌上辦”業(ye) 務量占比達95%以上,“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積極回應經營主體(ti) 關(guan) 切,推出更多利企便民措施。”
深化投資項目審批製度改革,促進投資高質量發展
深化投資項目審批製度改革,是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投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ju) 措。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圍繞助力擴大有效投資,推動投資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企業(ye) 投資主體(ti) 地位進一步鞏固。深入落實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投資項目審批製度改革的若幹意見,進一步優(you) 化簡化投資項目審批程序,持續深化“一網通辦”。近3年,備案類項目數量占企業(ye) 投資項目比重超過98%。
投資決(jue) 策水平進一步提升。加強對投資項目前期工作的政策指導,製定印發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xie) 大綱,並針對地方、企業(ye) 、谘詢機構和金融企業(ye) 開展了係列專(zhuan) 題培訓。
投資製度體(ti) 係進一步完善。在係統梳理現行有效的投資管理規章、規範性文件的基礎上,集中修訂和廢止了一批規章、規範性文件,切實維護投資管理法規製度體(ti) 係的統一性和協調性。
投資管理方式進一步創新。各地積極探索投資管理新模式,有的協同推進“承諾製”“區域評估”等改革,大幅壓減審批時間,還有的依托投資在線平台統籌建設管理係統,持續深化投資審批“一網通辦”。
下一步,將聚焦企業(ye) 和地方反映的堵點難點問題,縱深推進投資項目審批製度改革,重點推進三方麵工作。一是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要素跟著項目走”原則,加強投資項目審批製度改革與(yu) 用地、環評、報建等領域改革的銜接,確保改革協同發力。二是依托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與(yu) 有關(guan) 銀行建立投貸聯動試點合作機製,提升投資主體(ti) 融資便利化水平。三是總結地方在開展“項目分層確權”“聯合驗收”等方麵的經驗做法,適時在全國範圍內(nei) 進行推廣。研究拓展投資領域“承諾製”改革的範圍,重點推動解決(jue) 報建審批程序繁瑣、周期長、項目落地慢等問題。
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服務外貿創新發展
今年前4月,我國新設立外資企業(ye) 數量同比增長31.1%,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994.6億(yi) 元,同比增長2.2%。
外資項目接連落地,得益於(yu) 營商環境的不斷優(you) 化。今年1月1日,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正式施行,新增239條鼓勵條目,新增條目達到曆年新高,鼓勵外商投資的行業(ye) 、領域進一步擴大。
下一步,將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一是研究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外資的政策措施,促進內(nei) 外資企業(ye) 務實合作;二是在評估近幾年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實施效果基礎上,研究縮減海南自由貿易港外資準入負麵清單等措施;三是進一步做好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袁達說。
海關(guan) 總署綜合業(ye) 務司司長吳海平介紹,6月12日,海關(guan) 總署推出“優(you) 化營商環境16條”,“更好支持新業(ye) 態持續健康發展方麵,有序開展跨境電商海關(guan) 監管綜合改革,優(you) 化跨境電商商品進出口退貨措施,大力支持保稅維修新業(ye) 態發展;更好服務加工貿易等創新發展方麵,創新海關(guan) 監管機製,優(you) 化作業(ye) 手續,進一步推進加工貿易便利化;更好激發企業(ye) 創新活力方麵,加強‘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成長培育。”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袁達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分批次加快推出針對性政策措施,深化市場化改革、強化法治化支撐、提升國際化水平,通過深化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激發市場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5日 0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