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州78家紡織企業產業規模達40億元
良好的產(chan) 業(ye) 根基、高水平的加工配套、優(you) 惠政策的疊加,促使延邊州的紡織工業(ye) 在近年來得以不斷蓬勃發展。6月16日,全國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區域合作發展大會(hui) 在延邊召開,將為(wei) 延邊的輕工紡織業(ye) 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據工信部門統計,截至2022年年末,全州有紡織服裝企業(ye) 78戶,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40億(yi) 元,其中,規模以上紡織企業(ye) 33戶,規下企業(ye) 45戶,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34.3億(yi) 元,占全州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5%左右。其中產(chan) 值超10億(yi) 元企業(ye) 1戶,產(chan) 值超1億(yi) 元6戶。
目前,全州共有時尚工業(ye) 園、博士邦尼服裝、東(dong) 部產(chan) 業(ye) 轉移孵化器、粵港澳服裝產(chan) 業(ye) 園等億(yi) 元以上在建項目11個(ge) ,總投資近30億(yi) 元。和龍市邊合區是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發展集聚園區,現入駐各類服裝加工及配套企業(ye) 16戶,其中,規上服裝企業(ye) 9戶,累計投入資金18億(yi) 元。
延邊的紡織工業(ye) 起步較早,早在1937年,龍井市就建立了大型化纖漿加工廠和亞(ya) 麻原料加工廠。1952年,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後,州政府將延吉市針織廠列為(wei) 重點企業(ye) ,為(wei) 延邊紡織工業(ye) 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到20世紀80年代末,延邊紡織工業(ye) 初步形成以棉紡織、針織、亞(ya) 麻紡織、毛紡織、絲(si) 織、服裝工業(ye) 為(wei) 主的紡織工業(ye) 發展格局,紡織工業(ye) 也進入最輝煌的時期。1989年,延邊紡織企業(ye) 有32戶,產(chan) 值2.1億(yi) 元。
憑借區位優(you) 勢、政策優(you) 勢、文化優(you) 勢,當前,延邊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基礎。為(wei) 充分發揮延邊州勞動力資源優(you) 勢,確保產(chan) 業(ye) 實現可持續發展,延邊州不斷加強頂層設計與(yu) 謀劃推動,組織州內(nei) 5家龍頭企業(ye) 聯合發起成立延邊州紡織行業(ye) 協會(hui) ,為(wei) 企業(ye) 合作對話建立了平台,目前共有會(hui) 員單位53家,全行業(ye) 呈現抱團發展的新局麵。
同時實施紡織服裝“雙鏈長”製工作推動機製,將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列入延邊州未來重點培育的“十大產(chan) 業(ye) 集群”之中,成立工作專(zhuan) 班,合力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製定《延邊州關(guan) 於(yu) 提高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發展效益的意見》,規劃中長期產(chan) 業(ye) 發展目標、主要任務,研究出台支持產(chan) 業(ye) 發展的舉(ju) 措、明確工作重點,通過提供優(you) 質高效服務,為(wei) 企業(ye) 落戶延邊發展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
新聞鏈接:
保持增速 產(chan) 業(ye) 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進入“十三五”後,延邊州在沿琿春、圖們(men) 、和龍、龍井等邊境縣市布局“東(dong) 北亞(ya) 服裝加工產(chan) 業(ye) 帶”,積極承接東(dong) 南沿海地區產(chan) 業(ye) 轉移的勞動密集型服裝加工項目,目前已形成時裝、西裝、工裝、休閑裝、羽絨服、內(nei) 衣、箱包鞋帽、防疫產(chan) 品等門類齊全的加工體(ti) 係。其中,羽絨服、西服等年生產(chan) 加工能力均在4000萬(wan) 件以上、襯衫年生產(chan) 加工能力1億(yi) 件以上,產(chan) 業(ye) 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全行業(ye) 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增速,無虧(kui) 損企業(ye) 。曆經80多年的勵精圖治,延邊的紡織業(ye) 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yu) 活力。
技術理念在業(ye) 內(nei) 領先
近年來,琿春示範區整合區內(nei) 勞動力資源,瞄準國際國內(nei) 知名服裝企業(ye) ,引進了特來紡織、雅戈爾、拉波尼等一批品牌服裝生產(chan) 企業(ye) 落戶琿春。
琿春拉波尼服飾有限公司與(yu) 海瀾之家、紅豆、利郎等國內(nei) 知名服裝品牌都有戰略合作,主要生產(chan) 品類有羽絨服、夾克、棉衣、襯衫、西服等。公司董事長陳開恩介紹說,該公司首創柔性快反、單件流等業(ye) 內(nei) 領先的生產(chan) 技術及理念,憑借“不斷製造經典,不斷至臻”的服務理念,在服裝市場角逐中脫穎而出。“去年,我公司在與(yu) 波司登連續合作多年後,繼續深度合作,訂單量由70萬(wan) 件/年增長為(wei) 150萬(wan) 件/年,並逐年遞增。”2022年,該公司購置了大量自動化設備及專(zhuan) 用設備,通過IE標準工時對工藝流程進行梳理,單件流水線使產(chan) 品質量達到可控。今年一季度,該企業(ye) 實現了產(chan) 值7417萬(wan) 元,同比增長71.3%。該公司還投資建設了拾尚工園項目,目前,一期建設已竣工。項目建成後,將設立齊全的商務配套服務,以服務園區內(nei) 各中小企業(ye) ,幫助創業(ye) 中的中小企業(ye) 解決(jue) 各種生產(chan) 經營中的問題,進行資源整合,打通渠道,共享訂單、共享產(chan) 能、共享技術、共享服務。項目負責人金星介紹,“我們(men) 將努力把項目打造成為(wei) 時尚產(chan) 業(ye) ,把各品牌、多渠道的訂單吸引過來,把散布各地的產(chan) 能集合到平台上來,做大琿春服裝的GDP,提升人均工業(ye) 附加值,有效解決(jue) 當地勞動力就業(ye) ,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智能製造賦能產(chan) 業(ye) 升級
近年來,龍井市挖掘服裝紡織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持續加大投入,促進產(chan) 業(ye) 創新、轉型、升級,助推紡織經濟提質增效,且紡織產(chan) 業(ye) 已經積累了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基礎和能力。目前,全市共有紡織服裝企業(ye) 12 戶,其中,規上企業(ye) 5戶,分別為(wei) 龍井清淵民族服飾有限公司、延邊帕西菲克服飾有限公司、龍井市大澤亞(ya) 麻紡織有限公司、延邊金洋實業(ye) 有限公司、吉林省德林製衣有限公司,主要生產(chan) 私人定製襯衫、羽絨服、亞(ya) 麻紗等紡織產(chan) 品。2022年服裝紡織產(chan) 業(ye) 實現年產(chan) 值2.8億(yi) 元。
帕西菲克服飾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利用驗布機對布料進行瑕疵檢查
走進延邊帕西菲克服飾有限公司,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該公司的秘密“武器”——全自動裁床,隻需電腦操控,即可一次性完成裁剪,裁剪速度是傳(chuan) 統人工開料速度的4至6倍。“我們(men) 公司是目前國內(nei) 最大的私人定製襯衫生產(chan) 工廠。現在,公司有4條定製產(chan) 線和4條外貿產(chan) 線,年產(chan) 80萬(wan) 件高級定製襯衫和100萬(wan) 件外貿出口訂單。真正地響應了國家號召,實現了內(nei) 貿外貿雙循環運行。”公司外貿經理李林林告訴記者,帕西菲克公司是國內(nei) 服裝智能製造及柔性快返的最先進的企業(ye) 之一,工廠已實現用需求數據驅動生產(chan) ,將信息化與(yu) 柔性管理相結合,實現了全數據驅動的個(ge) 性化定製襯衫的智能製造。目前,與(yu) 公司合作的國內(nei) 定製公司已經超過2000家,全部實現網絡下單,一人一版,7天交貨。2023年春季開始,公司還增加了西裝私人定製生產(chan) 和銷售,銷售額有望進一步增加。
龍井市工信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龍井市將加大與(yu) 成品高端品牌合作,推進紡織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製造能力高端化,產(chan) 品多元化發展。同時,加快紡織產(chan) 業(ye) 補鏈、延鏈、強鏈,實現紡織服裝板塊產(chan) 業(ye) 鏈條全業(ye) 態。
優(you) 化軟環境帶來大效益
“我們(men) 綺麗(li) 綾羅服裝有限公司是最早落戶邊境經濟合作區的服裝企業(ye) 之一,主要生產(chan) 內(nei) 銷‘衣拉拉’品牌童裝、外銷牛仔工裝和上下衣、馬甲等係列產(chan) 品。”2014年,山東(dong) 人苟錢偉(wei) 到圖們(men) 市投資建廠,在圖們(men) 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從(cong) 租賃廠房到裝修車間、再到“招兵買(mai) 馬”組建公司,可謂是順風順水。五年來,該公司累計為(wei) 當地政府貢獻稅費約2500萬(wan) 元,年產(chan) 值也由最初的幾百萬(wan) 元陡增至如今的8000萬(wan) 元。
綺麗(li) 綾羅服裝有限公司經理劉青鑫(右)與(yu) 總部下派設計人員查看圖紙
企業(ye) 的入駐,不僅(jin) 帶來了利稅,還將企業(ye) 責任落到實處。“作為(wei) 規上企業(ye) ,我們(men) 肩負公益事業(ye) 責任義(yi) 不容辭。”公司經理劉青鑫說,企業(ye) 正式投產(chan) 不久,脫貧攻堅戰全麵打響,他們(men) 一邊抓生產(chan) ,一邊響應政府號召,與(yu) 圖們(men) 市石峴鎮下嘎村建立了幫扶關(guan) 係。對此,下嘎村村委會(hui) 主任張永明感慨良多,“服裝企業(ye) 不僅(jin) 免費給村裏的困難戶提供羽絨服等冬裝,還把生產(chan) 的服裝產(chan) 品送到村民家中,讓村民剪線頭來增加收入。”春季,企業(ye) 給村裏提供花草苗木美化環境,謀劃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秋季,村民收獲的蘿卜、白菜、土豆等蔬菜滯銷時,該公司將其全部收購冬儲(chu) 。
在圖們(men) ,政府大力支持企業(ye) ,企業(ye) 盈利的同時全力回饋群眾(zhong) ,屬於(yu) 紡織工業(ye) 的良性循環,正在邊境小城創造著幸福和美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