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發布時間:2023-06-19 16:0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立足自身實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把國內(nei) 大循環暢通起來,加快補上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短板弱項,保證產(chan) 業(ye) 體(ti) 係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廢止、修訂和糾正了一批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zheng) 的政策措施,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ti) 係和碳市場、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建設,在全國範圍內(nei) 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問題專(zhuan) 項整治……前不久,國新辦舉(ju) 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介紹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關(guan) 情況。在各方麵共同努力下,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取得初步成效,社會(hui) 共識進一步增強,重點任務的實施路徑進一步明確。

  今年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nei) 在要求。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複蘇動力不足,唯有立足自身實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把國內(nei) 大循環暢通起來,加快補上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短板弱項,保證產(chan) 業(ye) 體(ti) 係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才能夠不懼國際風雲(yun) 變幻,在激發自身增長動能的同時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統一大市場建設。截至2023年1月,我國登記在冊(ce) 個(ge) 體(ti) 工商戶達1.14億(yi) 戶,創業(ye) 熱情持續迸發;我國從(cong) 國際標準製定的接受者向主動參與(yu) 者轉變,主要消費品與(yu) 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持續超過95%;世界銀行發布的《2023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在全球營商環境排名達到第三十一位……一係列數據生動表明,我國市場活力不斷釋放、標準不斷提高、開放程度不斷加深。與(yu) 此同時,從(cong) 設立21個(ge) 自貿試驗區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到舉(ju) 辦進博會(hui) 、廣交會(hui) 、服貿會(hui) 、消博會(hui) 等重大展會(hui) ,我國持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需要看到,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仍麵臨(lin) 一些問題。少數地方和行業(ye) 的保護主義(yi) 仍然存在。例如,個(ge) 別城市利用不合理的補貼政策,保護本地企業(ye) 發展,造成了有市場準入環節仍存在“區域壁壘”;2022年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率為(wei) 14.7%,降本增效初見成效,但仍處於(yu) 偏高水平。抓住當前突出問題,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才能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程。首先要破除地方保護和壁壘,及時清理廢除各地區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zheng) 的政策。其次要加快建設現代流通體(ti) 係,優(you) 化交通運輸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加快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配送中心、冷鏈配送中心、物流中轉基地等流通設施建設。此外,要推動內(nei) 外貿規則對接、標準認證銜接。提升國內(nei) 生產(chan) 工藝和產(chan) 品標準,通過簽署貿易協定等方式與(yu) 國外標準實現互認,推動優(you) 勢領域我國標準認證“走出去”。同時,還要持續推動更高水平的製度型開放。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外資準入限製,加大吸引外資力度。加快對標CPTPP、RCEP等國際經貿規則,提升貿易、投資、資金、人員進出、運輸、數據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破除要素市場分割現象。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相信在各地區各部門和相關(guan) 企業(ye) 協同合作下,我們(men) 必定能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強支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9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