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追“光”逐“綠” 鄂爾多斯在新能源賽道上全力競速

發布時間:2023-06-29 15:13: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6月16日,位於(yu) 鄂爾多斯市零碳產(chan) 業(ye) 園的鄂爾多斯隆基46GW矽棒和切片項目產(chan) 品下線,這是鄂爾多斯市首次下線單晶矽片產(chan) 品,項目全麵達產(chan) 後,將有效助力鄂爾多斯完成光伏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

  在“雙碳”背景下,作為(wei) 國家重要的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鄂爾多斯,以調整能源結構和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提出構建世界級新能源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加速構建集能源生產(chan) 、裝備製造、應用示範於(yu) 一體(ti) 的“風光氫儲(chu) 車”全鏈條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新能源全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

  打造“風光氫儲(chu) 車”產(chan) 業(ye) 集群

  鄂爾多斯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潛力巨大、基礎良好、空間廣闊。鄂爾多斯市風能、太陽能開發潛力在1.4億(yi) 千瓦以上,可利用土地3.7萬(wan) 平方公裏,現有新能源裝機638萬(wan) 千瓦,已建成2條、正在推進2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具備大規模發展風電和光伏的資源、土地、消納和外送等優(you) 勢。

  2022年,鄂爾多斯市“風光氫儲(chu) 車”新能源全產(chan) 業(ye) 鏈快速發展,獲批建設兩(liang) 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國家大型風光基地,開工全球最大的“沙戈荒”風光基地,建成全球首個(ge) 零碳產(chan) 業(ye) 園,引進落戶隆基、華友、天合光能等一批新能源頭部企業(ye) ,建成單晶拉棒2GW、光伏組件2GW、風機裝備2GW、氫燃料電池係統1.1萬(wan) 套、儲(chu) 能電池10.5GWh、新能源汽車產(chan) 能4萬(wan) 輛的產(chan) 業(ye) 規模,“風光氫儲(chu) 車”全產(chan) 業(ye) 鏈破題起勢。

  走進位於(yu) 鄂爾多斯市零碳產(chan) 業(ye) 園的遠景動力鄂爾多斯零碳智能電池工廠,生產(chan) 線上一塊塊方殼磷酸鐵鋰電池正源源不斷產(chan) 出。

  2022年4月,鄂爾多斯市政府攜手遠景科技集團打造的鄂爾多斯零碳產(chan) 業(ye) 園一期項目建成投產(chan) ,成為(wei) 全球首個(ge) 真正落地的零碳產(chan) 業(ye) 園。園區80%的能源直接來自於(yu) 風電、光伏和儲(chu) 能,另外20%的能源通過電網回購綠電,從(cong) 而實現100%的零碳能源供給。園區集成了可再生能源、動力電池與(yu) 儲(chu) 能、電動重卡、電池材料等新能源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目前初步形成以遠景科技集團為(wei) 龍頭,華景、萬(wan) 鋰泰、鎔鋰為(wei) 配套的電池及儲(chu) 能產(chan) 業(ye) 鏈,以隆基為(wei) 龍頭的光伏產(chan) 業(ye) 鏈,以美錦國鴻、協鑫集團為(wei) 龍頭的氫燃料電池及綠氫設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以上汽紅岩、捷氫科技為(wei) 龍頭的新能源汽車製造產(chan) 業(ye) 鏈。一個(ge) “風光氫儲(chu) 車”零碳產(chan) 業(ye) 鏈集群正在鄂爾多斯高原形成。

  不久前,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先導工程開始施工,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是國內(nei) 首批首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沙戈荒”風光火儲(chu) 新能源基地項目,總裝機規模1600萬(wan) 千瓦,包括光伏800萬(wan) 千瓦、風電400萬(wan) 千瓦、配套改擴建先進高效煤電裝機400萬(wan) 千瓦,規劃總投資超800億(yi) 元。項目建成後,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區送電約400億(yi) 千瓦時。

  “鄂爾多斯資源富集、區位獨特、產(chan) 業(ye) 完備,特別是風能、太陽能開發潛力巨大,具備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基礎、場景和政策等疊加優(you) 勢。”鄂爾多斯市副市長鄔建勳介紹說,推動“風光氫儲(chu) 車”新能源裝備製造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打造世界級新能源產(chan) 業(ye) 集群,是鄂爾多斯市聚焦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交給內(nei) 蒙古的“五大任務”,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舉(ju) 措。鄂爾多斯推動新能源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對資源型地區推進“雙碳”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內(nei) 蒙古聖圓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全區首家製氫加氫一體(ti) 化項目,該項目采用電解水製氫工藝,製氫用電全部采用鐵路邊坡分布式光伏項目發電,真正意義(yi) 上實現了“綠電綠氫”。目前該項目每小時可產(chan) 氫2000立方米,日加氫量達1000公斤,可滿足60輛氫能重卡用氫需求,有力促進了氫能重卡研發、應用和相關(guan) 配套設施建設、管理。

  當“風光”無限,“氫”裝上陣積聚了鄂爾多斯新能源裝備製造業(ye) 的大部分能量後,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也將“提速開跑”。

  鄂爾多斯工礦企業(ye) 、工業(ye) 園區、旅遊景點多,發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場景豐(feng) 富、基礎良好。鄂爾多斯有300多座煤礦、8個(ge) 工業(ye) 園區,年產(chan) 銷煤炭8.5億(yi) 噸,現代煤化工產(chan) 能2000萬(wan) 噸,運煤重卡、工程貨車保有量約33萬(wan) 輛,每年更新超6000輛,為(wei) 推廣應用新能源重卡及乘用車、大規模儲(chu) 能建設等提供了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近年來,先後引進奇瑞、上汽紅岩、國鴻氫能等新能源汽車項目,已建成新能源乘用車產(chan) 能2.35萬(wan) 輛、新能源重(礦)卡產(chan) 能1.6萬(wan) 輛。

  在鄂爾多斯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園,奇瑞汽車鄂爾多斯分公司投資86億(yi) 元,正在建設乘用車改擴建項目,具備20萬(wan) 台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能力。奇瑞汽車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的新能源專(zhuan) 用車改裝項目也已建成投產(chan) ,可年組裝新能源重卡車輛3000台,預計年產(chan) 值超20億(yi) 元,可帶動鄂爾多斯物流及裝備配套企業(ye) 升級發展。

  構建世界級新能源產(chan) 業(ye) 不是夢

  當前,鄂爾多斯市能源轉型加速“向新而變”,產(chan) 業(ye) 升級快步“向綠而行”。未來,鄂爾多斯構建世界級新能源產(chan) 業(ye) 思路清晰、目標明確。

  鄂爾多斯將構建“裝機+裝備”雙向賦能的光伏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舉(ju) 全市之力推動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到2025年建成並網新能源裝機5000萬(wan) 千瓦以上、占總裝機比重超過50%。依托現有鏈主企業(ye) 做強光伏主產(chan) 業(ye) 鏈,與(yu) 上下遊企業(ye) 攜手共進,到2025年形成150GW電池片及組件的光伏裝備產(chan) 能規模。

  將打造“純電+氫能”雙輪驅動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新能源乘用車規模化、商用車精品化發展,到2025年建成綠氫產(chan) 能20萬(wan) 噸、新能源乘用車產(chan) 能20萬(wan) 輛、新能源商用車產(chan) 能10萬(wan) 輛。全麵打造“煤礦采運、廠區短倒、城市物流、智能網聯”標杆性電動汽車應用示範場景,推動礦山、園區、物流基地、城市運輸等領域商用車電動化轉型,打造全國領先的全域智能網聯交通示範與(yu) 商業(ye) 運營樣板。

  為(wei) 新能源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助力

  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離不開科技、人才、政策等因素的支持。鄂爾多斯讓各因素協同發力,推出人才、科技新政,開展人才科創三年行動,成立內(nei) 蒙古首個(ge) 碳中和研究院,組建北大鄂爾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國礦大內(nei) 蒙古研究院,與(yu) 清華共建鄂爾多斯實驗室,建成西部地區最大的人才科創中心,與(yu) 院士專(zhuan) 家聯合開展新能源領域研究與(yu) 產(chan) 業(ye) 化示範,加快攻關(guan) 高效光伏發電、新一代太陽能電池製造、新型儲(chu) 能電池、智能網聯汽車等技術研發與(yu) 示範,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技術創新策源地。

  同時,鄂爾多斯強化產(chan) 業(ye) 政策供給,出台了支持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若幹政策、十項金融賦能行動方案,對重大項目“一事一議”,提供廠房代建、產(chan) 業(ye) 基金扶持等優(you) 惠政策。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在全區首創“標準地+帶方案出讓+拿地即開工”模式,為(wei) 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綠”為(wei) 基,鄂爾多斯正在“追風逐日”的新能源賽道上全力競速,未來可期。(記者 郝雪蓮)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