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孝義篇④丨提力度添溫度 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持續“加碼”
7月18日,迎著燦爛的陽光,滿懷對高中生活的期待,孝義(yi) 中學2023級高一新生們(men) 正式注冊(ce) 報到。新的旅途將從(cong) 孝中開啟,夢想也從(cong) 此刻啟航。
就在幾天前,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空軍(jun) 招飛局北京選拔中心向孝義(yi) 中學發來喜報,2009班的侯星宇被錄取為(wei) 空軍(jun) 飛行學員。
在2023年的夏天,青春與(yu) 夢想交織,希望與(yu) 收獲共存。
“用最大的努力成就最好的教育。”近年來,孝義(yi) 市盡心竭力多辦一些群眾(zhong) 更有獲得感的民生實事,讓縣域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教育資源優(you) 質均衡發展
巍巍呂梁山下,清清勝溪湖畔,數萬(wan) 村民遷入梧桐新區。為(wei) 了解決(jue) 搬遷村民子女上學問題,2011年9月,在原來20個(ge) 鄉(xiang) 鎮分散布點的18所小學撤並整合成金暉小學,是山西省最大的農(nong) 村寄宿製小學。雖然是一所建在農(nong) 村裏的學校,但是這所學校卻被譽為(wei) “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走進金暉小學校門,一座融合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各種元素的雕塑矗立在教學樓前,寓意著社會(hui) 各界對學校的殷殷期望:幸福的學習(xi) 和生活,成為(wei) 最好的自己。
集古鎮千年文化和教育資源於(yu) 一體(ti) ,遵循“金玉其質、暉耀一生”的辦學理念、“辦現代教育、育合格公民”的發展目標以及“自主教育”特色發展方向,金暉小學已經發展成為(wei) 一所自主發展、高效優(you) 質的特色學校。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促進教育公平和質量提升。
“要聚焦‘全國標杆、全省一流、呂梁領頭’目標,以創建‘全國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先行市’為(wei) 統領,進一步優(you) 化城鄉(xiang) 學校布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力以赴推進教育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努力辦好鄉(xiang) 村教育,推動全市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呂梁市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孝義(yi) 市委書(shu) 記劉世慶提出。
按照“以城帶鄉(xiang) 、以強帶弱、城鄉(xiang) 一體(ti) 、實現共贏”的原則,孝義(yi) 市全力推動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學校發展共同體(ti) 建設,通過創新“三條”路徑,深化“三項”舉(ju) 措,強化“三個(ge) ”保障,有效破除了城鄉(xiang) 學校間、城區校際間在學校發展上的融通壁壘,充分激發了各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內(nei) 驅力和凝聚力,在推動全市教育一體(ti) 化、均衡化、優(you) 質化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的孝義(yi) 實踐,開辟了優(you) 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的探索空間。
2023年,孝義(yi) 市教育科技局先後製定《孝義(yi) 市統籌推進縣域內(nei) 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一體(ti) 化改革發展實施方案》《孝義(yi) 市義(yi) 務教育學校布局優(you) 化工作方案》《孝義(yi) 市農(nong) 村學校布局規劃工作方案》等階段性規劃,最大限度保障學校布局與(yu) 城鎮化發展和學齡人口分布相適應。通過創新辦學體(ti) 製機製,組建成5個(ge) 新的城鄉(xiang) 學校發展共同體(ti) ,聚焦9大學科17種類型,精準掌握不同學校同一學科之間需求,通過師徒結對、集中培訓、專(zhuan) 題講座、示範課、公開課、觀摩課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在育人、教學、教研等方麵加強指導。
“學校有5個(ge) 名師工作室,帶動年輕教師成長。與(yu) 孝義(yi) 市龍頭學校崇文街小學進行結對幫扶,通過參與(yu) 教學活動、教學溝通與(yu) 交流等方式對接學習(xi) 。”金暉小學校長張曉蓉介紹說。在2022年,金暉小學的老師們(men) 立項山西省十四五教科研課題七項,結項山西團省委青少年研究課題三項,結題山西省教科研課題兩(liang) 項,先後榮獲全國性課堂教學展示比賽一等獎和二等獎。
一年來,5城鄉(xiang) 學校發展共同體(ti) 先後組織共同體(ti) 內(nei) 部教研活動120餘(yu) 次、專(zhuan) 家講座60餘(yu) 場、同課異構15餘(yu) 次、網絡備課20餘(yu) 次、班主任經驗交流10餘(yu) 次,探索出一條共同體(ti) 內(nei) 部全領域覆蓋、全過程培育、全方位結對交流新路徑,取得“支援一所、示範一片”成效,實現從(cong) “輸血式”向“造血式”蛻變,共同體(ti) 內(nei) 部優(you) 質均衡發展再上新台階。
學校教育特色鮮明
盛夏的綠茵場上,孝義(yi) 中學足球隊的隊員們(men) 揮汗如雨,暑期集訓進行中;
崇德學校多媒體(ti) 教室裏,“英才成長動能營”開營,60多個(ge) 即將開啟初中生活的同學們(men) ,正用手中的畫筆畫出自己對未來的期待……
“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學生們(men) 結合自己的思想,記憶整個(ge) 學習(xi) 成果,幫助他們(men) 找到自己的方向,種下夢想的種子,進而更好地管理自己。”應邀講課的廣州名賢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田淑瑛介紹說。
在金暉小學,開設皮影、碗碗腔、剪紙、麵塑、紙漿畫等各類特色社團100餘(yu) 個(ge) ,不斷豐(feng) 富了學生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了特色教育蓬勃開展。
6月16日,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孝義(yi) 市第五屆校園科技節開幕,共設展演、編程、繪畫、全麵健身等4大項9小類比賽項目,來自全市各中小學的391支隊伍、584人參加比賽。
高質量的教育,就是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孩子有學上,能有好學上,將來能有所發展。
近年來,孝義(yi) 市教育科技局立足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緊緊圍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yang) ,通過構建科學課程、組建科技社團、開展科學實踐活動,營造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青少年科學素養(yang) 不斷提升、創新人才不斷湧現。
“學校將科技創新元素融入學校‘第二課堂’,以社團活動為(wei) 平台,開設有海模、科學搭建、無人機、編程、PS、3D打印等11項課程趣味科普課程,讓學生近距離感受科技的魅力。”談到金暉小學的科技課堂,張曉蓉列舉(ju) 了學校獲得的一係列殊榮:2022年1月榮獲2011年度中國科技教育特色學校,2022年5月榮獲2021年青少年科學體(ti) 驗調查活動優(you) 秀學校,2022年7月入選全國首批北鬥科普基地名單等國家級獎項。
整個(ge) 孝義(yi) 市科技競賽水平逐年提高,在省級以上科技競賽中累計斬獲國家獎項103項、省級378項,在山西省處於(yu) 領先位次。
“拓出美麗(li) ,染出精彩”,芳菲四月,綠手印科技社在生物實踐中留住春天的色彩;“讀書(shu) 的‘N’種打開方式”,在第28個(ge) 世界讀書(shu) 日暨第三屆語文節,時空書(shu) 社通過課本劇展演、演講、辯論賽、朗誦等活動課,與(yu) 語文課本對話;“眾(zhong) 生的地球”,在第54個(ge) 世界地球日,一場有關(guan) 環保的活動由“經天緯地”社團組織舉(ju) 行,一幅幅環保宣傳(chuan) 畫、手抄報、剪紙、書(shu) 法等作品,吸引了師生們(men) 的眼球……
在孝義(yi) 中學,近40個(ge) 社團迸發出青春的活力。“社團不是為(wei) 搞活動而搞活動,而是基於(yu) 培養(yang) 學生核心素養(yang) ,基於(yu) 瞄著高考學科水平提高,基於(yu) 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le) ,在快樂(le) 中學習(xi) 。”孝義(yi) 中學副校長秦林山在談到學校豐(feng) 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時神采飛揚,孝義(yi) 中學真正讓學生把社團作為(wei) 展示自己才華、讓自己快樂(le) 的載體(ti) 和平台。
孝義(yi) 市積極為(wei) 學生提供德智體(ti) 美勞“五育並舉(ju) ”的課程體(ti) 係,促進學生更加全麵成長成才,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美育發展新局麵。
構建多元化育人體(ti) 係
“2023年我市高考參考學生5222人(414人為(wei) 高職院校單招錄取考生),其中二本B類以上達線人數3413人,達線率70.98%;600分以上106人,7人達清北錄取線。”
2023年高考已塵埃落定,孝義(yi) 市多項成績創曆史新高。但高考成績斐然的孝義(yi) 中學,卻不唯分數,不唯成績,而是讓每一個(ge) 孩子有自己發展的舞台。
今年5月18日,2023第二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男子高中年齡段U17組)北區預選賽落下帷幕。孝義(yi) 中學男子足球隊力克眾(zhong) 多對手,代表北區進軍(jun) 全國總決(jue) 賽,創造了孝義(yi) 中學校園足球在全國賽場的曆史性突破。
從(cong) 2012年男子足球隊創建,孝義(yi) 中學足球隊實現了從(cong) 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突破。2022年,孝義(yi) 中學男子足球隊第九次奪得省級比賽冠軍(jun) ,在山西校園足球聯賽、山西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等重要賽事,多次摘得男隊冠軍(jun) 。
“今年校隊有22名隊員成功保送,大學錄取率超百分之八十。”秦林山說。
在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路上,孝義(yi) 中學始終堅持學生文化學習(xi) 和體(ti) 育鍛煉並重,協調發展,堅定不移走出了一條“體(ti) 藝特長+多元化發展”的辦學路子。
——打造“雙師課堂”。與(yu) 巴蜀雲(yun) 校等知名教育集團合作,開展“雙師課堂”教學,引進優(you) 質教育資源,滿足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的需要,學校整體(ti) 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打造“分層教學”。教師教案、學生學案、考練試題都要求增加選講、選做部分,實現同一教學目標引領下針對不同班級、不同文化基礎學生的差異化教學,解決(jue) 一些學生吃不消、一些學生吃不飽的問題。
——打造“一生一案”。對特優(you) 生、邊緣生、偏科生、特長生等部分特殊群體(ti) 學生,學校實行“一生一案”針對性教學,建立追蹤考核評價(jia) 機製,通過精準教學,針對性解決(jue) 學生學習(xi) 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打造社團活動課。根據學生個(ge) 性發展需要分類設立社團,覆蓋全校90%以上學生,籌建全省一流的人工智能體(ti) 驗館、理化生物實驗室、3D打印室,為(wei) 科技創新研究提供了實驗平台。
——為(wei) 藝體(ti) 活動搭建廣闊舞台。校園新華書(shu) 店、綠手印實驗田、雙一流高校名師課堂、校園氣象站豐(feng) 富了學生閱讀、勞動、體(ti) 驗學習(xi) 平台。北海集訓基地、鵬飛集團、汾陽學院等十幾個(ge) 社會(hui) 實踐合作基地,拓寬了學生活動平台。
“拔尖創新人才,拓寬賽道;擁有特殊才能或者潛質人才,新建賽道。”秦林山說,在孝義(yi) 中學,無論文化水平高低,學生們(men) 都有選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努力讓每一個(ge) 孩子享受到公平優(you) 質的教育,全麵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孝義(yi) 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郭清智表示。
孝義(yi) 上下正加速“奔跑”,持續推動機製更靈活、管理更公平、學校布局更合理、師資力量更均衡,全力推動全市教育資源共同發展、整體(ti) 發展、均衡發展,為(wei) 促進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持續“加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