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烏日更達賴:與沙海為伍 向大地要綠

發布時間:2023-08-01 14:21: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開欄的話

  多年來,全區上下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內(nei) 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係統觀念、科學治沙,全力打好三大標誌性戰役,將“沙之害”變為(wei) “沙之利”,瀚海變綠洲。今日起,內(nei) 蒙古日報推出“大國治沙·內(nei) 蒙古新實踐”專(zhuan) 欄子欄目“防沙治沙英雄譜”,梳理出內(nei) 蒙古防沙治沙典型故事、模範人物和感人事跡,致敬平凡英雄,弘揚治沙精神,努力創造新時代內(nei) 蒙古防沙治沙新奇跡。

  仲夏時節,在鄂爾多斯境內(nei) ,沿著S215線從(cong) 杭錦旗向庫布其沙漠深處的獨貴塔拉鎮圖格日嘎查一路進發,滿眼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怡,撲麵而來的花草,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記者見到烏(wu) 日更達賴時,他正忙著在沙漠裏捆沙柳固沙。隻見他兩(liang) 手來回倒騰一下,鐵絲(si) 就被牢牢地固定在沙柳上了。今年56歲的烏(wu) 日更達賴與(yu) 同齡人相比更加滄桑,黝黑的皮膚,粗糙的雙手,還有那指甲裏的泥土,都是多年與(yu) 風沙鬥爭(zheng) 的痕跡。

  “固沙,是治沙造林的前期工作,剛開始沒經驗固不住沙,種20棵樹就隻能成活四五棵。後來我發現用幹枯的沙柳編製成捆,再用鐵絲(si) 一截一截地綁好,每隔四五十公分放置一條綁好的沙柳捆,這樣不隻能有效防止沙土流失還能讓新栽種的樹苗根紮得更深。”烏(wu) 日更達賴在說話中,已經又綁好五六根鐵絲(si) 了。

  作為(wei) 圖格日嘎查土生土長的人,他飽受風沙肆虐之苦,因為(wei) 沙害,他曾一度麵臨(lin) 生存困境。麵對沙化越來越嚴(yan) 重的嘎查,烏(wu) 日更達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如果沙漠再這麽(me) 擴張下去,可能村子都要搬遷,村民要被迫背井離鄉(xiang) 。於(yu) 是,他做出了個(ge) 大膽的決(jue) 定:“把家裏為(wei) 數不多的牲畜全賣掉換成樹苗,治沙!”

  通過治沙種樹,烏(wu) 日更達賴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他在自己享受綠色成果的同時,也不忘帶動周邊牧民和他一起致富。“我自己生活好了,並不覺得開心,隻有大家的生活都變好了,我才開心。”這是他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將學習(xi) 到的種植技術,傾(qing) 囊傳(chuan) 授給周圍牧民,並帶領他們(men) 一起治沙種樹,在不斷地汲取經驗和試驗中,他們(men) 種樹的成活率也由原來的百分之三十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如今,在烏(wu) 日更達賴的帶領下,嘎查10萬(wan) 餘(yu) 畝(mu) 沙漠恢複了植被,披上了綠裝,創造了“人進沙退”的綠色奇跡。

  今年,他和工友們(men) 又承包了當地牧戶的1萬(wan) 畝(mu) 草場來種樹。因為(wei) 處在沙漠腹地,這裏沙化很嚴(yan) 重,加之道路高低不平,想要恢複植被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兒(er) ,但烏(wu) 日更達賴沒有抱怨和退縮。

  從(cong) 一行到兩(liang) 行到三行……種下的沙柳越來越多,捆沙柳、建屏障、種苗這些都隻能靠人工,烏(wu) 日更達賴和工友們(men) 在沙漠裏一幹就是七八個(ge) 小時。工人們(men) 因為(wei) 工作艱苦已經換了一茬又一茬,可烏(wu) 日更達賴卻從(cong) 未想過要放棄。“我這一輩子都在沙裏,在旁人看來很苦很累,可對我來說,看著這些沙柳生出嫩葉,再到最後生長為(wei) 防風固沙的堅固屏障,我就覺得特別值,特別高興(xing) 。”平時不苟言笑的烏(wu) 日更達賴一說起治沙種樹,就會(hui) 露出掩不住的喜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深地感染和鼓舞了烏(wu) 日更達賴。“聽到總書(shu) 記的話我備受鼓舞,我從(cong) 小生活在沙漠邊緣,飽受沙漠之苦,這麽(me) 多年科學治沙,我深切感受到了綠色帶來的發展和希望。隻要我還有力氣還能走得動,就會(hui) 一直把治沙種樹的事業(ye) 堅持下去,為(wei) 沙漠增添更多綠色。”烏(wu) 日更達賴信心滿滿地說。

  對於(yu) 未來的生活,烏(wu) 日更達賴更是滿懷期待,他計劃經營一家牧家樂(le) 並且開設一個(ge) 生態體(ti) 驗區。如今,庫布其沙區大批農(nong) 牧民融入治沙和生態產(chan) 業(ye) 鏈條中,實現了商業(ye) 、生態、鄉(xiang) 村同振興(xing) ,增收致富協同發展。(記者 王玉琢 通訊員 閆瑞林)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