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倍增計劃”讓京蒙協作再升級
為(wei) 全方位深化京蒙區域合作,京蒙協作啟動實施教育、醫療、農(nong) 畜產(chan) 品銷售、旅遊、產(chan) 業(ye) 合作和科技創新等六個(ge) “倍增計劃”,打造大北京帶動大內(nei) 蒙古、大合作促進大發展的東(dong) 西部協作“京蒙樣板”。
“教育倍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兩(liang) 地簽訂協議,從(cong) 實施教師隊伍能力提升計劃、推進“組團式”教育幫扶、推動京蒙結對旗縣教育協作等方麵開展合作。目前,內(nei) 蒙古468所學校與(yu) 北京市358所學校結對,持續加大對自治區18所學校“組團式”幫扶力度,打造北京二中阿爾山分校、密雲(yun) 二中庫倫(lun) 旗分校等一批京蒙協作對口示範學校,推動京蒙結對旗縣教育協作高質量發展。
“醫療倍增”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在家門口便捷就醫。北京市8家醫院分別與(yu) 自治區7家醫院簽署了2個(ge) 標誌性合作項目、6個(ge) 重點專(zhuan) 科建設協議。北京天壇醫院、北京朝陽醫院等8家醫院與(yu) 內(nei) 蒙古簽約醫院共同建設一批臨(lin) 床重點專(zhuan) 科。目前,內(nei) 蒙古315家醫院與(yu) 北京市276家醫院建立結對關(guan) 係,加大協作力度。
“產(chan) 業(ye) 合作倍增”促進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今年以來,先後在烏(wu) 蘭(lan) 察布市、興(xing) 安盟、巴彥淖爾舉(ju) 辦“京蒙百企情·亮麗(li) 內(nei) 蒙行”,常態化精準對接京蒙兩(liang) 地優(you) 勢資源和潛在需求,意向金額超過300億(yi) 元。目前,京蒙雙方共同建設清潔能源基地71個(ge) 、產(chan) 業(ye) 園區68個(ge) 。
“農(nong) 畜產(chan) 品銷售倍增”推動農(nong) 牧民穩定增收。今年以來,農(nong) 畜產(chan) 品銷售額近100億(yi) 元,累計銷售額超過500億(yi) 元。依托京蒙協作平台機製,建設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基地606個(ge) ,以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通遼市、巴彥淖爾市為(wei) 重點的農(nong) 畜產(chan) 品供應基地不斷壯大,年產(chan) 農(nong) 畜產(chan) 品達400餘(yu) 萬(wan) 噸。
“科技創新倍增”助力科技興(xing) 蒙。今年以來,自治區創新主體(ti) 與(yu) 北京市相關(guan) 單位合作項目294項,聯合共建創新平台73個(ge) 。全區約110餘(yu) 項京蒙重大科技合作項目已開展合作,通過實施技術交易後補助,從(cong) 北京引進技術50項,北京成為(wei) 內(nei) 蒙古技術引進最多的地區。
“旅遊倍增”共同打造京蒙文旅品牌。以“百萬(wan) 人互遊”為(wei) 主題,發布10條京蒙旅遊線路,推出研學遊、夏令營等多款爆款產(chan) 品,打造京蒙合作品牌。上半年,北京市來內(nei) 蒙古遊客突破200萬(wan) 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2倍以上,內(nei) 蒙古上榜北京市最熱旅遊目的地。
六個(ge) “倍增計劃”目標明確、任務明晰。下一步,內(nei) 蒙古將進一步加強與(yu) 北京各部門的對接,深化各領域的合作,吸引首都更多資源要素融入內(nei) 蒙古開發建設,推動協作效果實現量的合理增長、質的有效提升。(郭偉(wei) 偉(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