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火炬正式交付
人民網杭州9月4日電 (記者竇皓、陶相安)9月4日,杭州第十九屆亞(ya) 運會(hui) 火炬在浙江寧波交付。2000多把火炬將裝車運往全省11個(ge) 地市。9月8日,杭州亞(ya) 運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將正式啟動,於(yu) 9月8日—20日在全省11地市依次傳(chuan) 遞。
杭州亞(ya) 運會(hui) 火炬是亞(ya) 運會(hui) 的重要象征物之一。火炬名為(wei) “薪火”,設計理念源自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以其莊重大氣、意蘊深遠的造型,通過火炬手們(men) 的手手相傳(chuan) ,向世界展現中國設計的獨特創意、中國製造的硬核力量。
為(wei) 了使火炬能夠適應長時間的戶外燃燒、適應多種複雜天氣環境,“薪火”火炬曆經兩(liang) 年研發製造,實現了火力最大化和防風防雨性的最強化,確保火焰能夠在風力達8級和大雨狀態下持續燃燒且火焰清晰可見,在抗風、耐高溫等方麵都刷新多項紀錄。
“薪火”火炬以玉琮為(wei) 表征,以人文曆史和山川風物為(wei) 主幹,整體(ti) 輪廓曲線猶如手握薪柴,呈現出由外向內(nei) 融合的運動員力量感和匯聚態勢。色彩上,火炬上半部分為(wei) 丹桂金,從(cong) “腰線”往下漸變為(wei) 亞(ya) 運主題色“虹韻紫”。火炬整體(ti) 高730毫米,淨重1200克,造型莊重大氣、意蘊深遠。炬基以八條水脈為(wei) 裝飾,代表浙江八大水係;炬身的良渚螺旋紋自然交織,精致細密;炬冠形似玉琮,方圓相融,昂然而立。出火口設計源自“琮”最早的甲骨文字形,寓意為(wei) “光在內(nei) 周而複始”。其延展物資還有采火器、采火棒、火種盆、火種燈、火種盒、引火棒、火種燈箱、火炬支架等,都由中國美術學院工業(ye) 設計學院團隊設計完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