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已建成43個“樂享園林”不斷提高城市綠地建設水平
編者按 “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家門口的優(you) 質服務和精細管理”“江蘇必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上走在前列”,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江蘇工作的殷切囑托。百姓事,無小事。人民群眾(zhong) 家裏家外的急難愁盼,就是黨(dang) 和政府的“心頭大事”。本報今起推出“家門口的事兒(er) 調研行”係列報道,在今年已過半的時間節點,對年初部署的13類55件民生實事進展情況進行“回頭看”,並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項目,以點及麵、窺斑見豹,體(ti) 味民生關(guan) 懷。
8月31日,由江蘇省委宣傳(chuan) 部、江蘇省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廳主辦的“身邊的自然 樂(le) 享的園林”(2023)攝影和微視頻征集活動結束,曆時5個(ge) 月共征集到1.2萬(wan) 多份鏡頭定格的美景。
城鄉(xiang) 居民身邊的美景、可逛的園林越來越多,這都得益於(yu) 江蘇多年持續營造綠色空間的努力。“建設100處‘樂(le) 享園林’活力空間”已連續兩(liang) 年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這項民生實事進展怎樣?老百姓感受如何?還有什麽(me) 期許?
【一線探訪】
口袋公園,老少“各得其樂(le) ”
青少年踏著滑板飛馳而過,兒(er) 童在活動沙地玩沙子、蕩秋千、玩蹺蹺板,老人在河岸邊賞花拍照……8月30日傍晚,記者在南京江心洲生態科技島G03地塊口袋公園看到,幾十名不同年齡段的居民休憩娛樂(le) ,各得其樂(le) 。
這處口袋公園是今年省政府民生實事“建設100處‘樂(le) 享園林’活力空間”項目之一,建成開放後深受居民喜愛。“周邊居住區多,我們(men) 做景觀功能設計時,側(ce) 重滿足老年康體(ti) 健身、中青年社交休閑、兒(er) 童科普嬉戲等全年齡段居民不同需求。”公園設計負責人、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開發有限公司主任、景觀設計師樂(le) 永說。
小公園裏有大乾坤。公園設置杉林劇場、氧氣劇場、星河劇場等6個(ge) 板塊,配有旱噴戲水廣場、兒(er) 童遊憩沙池、地形探索樂(le) 園等。依托地塊原有高低差,杉林劇場在景觀設計中保留水杉林與(yu) 低地形,與(yu) 周邊城市街道的水杉行道樹無縫銜接。晚上7點左右,水杉林氛圍燈亮起,似星光灑在地上,又似螢火蟲漫天飛舞。此時,生活劇場的互動燈也亮了,早早等在互動裝置旁邊的孩子們(men) ,雙腳踩在影像投影上,“魚兒(er) ”就遊走了,十分有趣。
附近居民李可彥告訴記者,她常和阿公阿婆來玩,阿婆在健身區“蹬自行車”,她在開闊地帶玩滑板,家裏的小狗跟在後麵撒歡。“這裏設施齊全,無論老人還是孩子都有地方玩。我很喜歡來這裏拍照、跳廣場舞。”另一位居民吳文娟補充道。
除了功能齊全,生態效益是該公園的另一大特色。園內(nei) 種植了櫸樹、烏(wu) 桕、水杉等80餘(yu) 種植物。樂(le) 永帶記者看河岸邊的海綿景觀和科普設施:“透過這塊玻璃科普景牆,大家能看到海綿淨化斷麵,從(cong) 上到下依次是水生植物、砂濾層、圓礫石排水層,這樣的‘海綿’既能在暴雨期儲(chu) 存雨水,還能淨化雨水。”他說,公園內(nei) 的海綿係統能收集、調蓄、淨化並回用周邊約0.15平方千米匯水區的雨水徑流,每年處理雨水量約52萬(wan) 噸,回收約3萬(wan) 噸用於(yu) 公園植物澆灌。
【部門作為(wei) 】
“樂(le) 享園林”,已建成開放43個(ge)
“圍繞高質量完成省政府民生實事任務,我們(men) 對‘樂(le) 享園林’活力空間建設加強指導,嚴(yan) 格把關(guan) 設計方案,係統推進。”省住建廳園林綠化處處長於(yu) 春說,今年,江蘇各地共報送“樂(le) 享園林”活力空間項目184項。省住建廳組織開展項目預評價(jia) ,綜合考量項目實施基礎、符合度、特色亮點、百姓受益麵等因素,遴選確定160個(ge) 項目列入省級項目庫,優(you) 選100項納入民生實事任務,其中18項列為(wei) 省級聯係點。
“樂(le) 享園林”建設中,江蘇重點推進口袋公園、城市綠道、公共空間林蔭化、濱水綠岸等建設,優(you) 化選址布局,結合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美麗(li) 宜居城市建設,推動閑置地、畸零地、高架橋下等存量空間的盤活利用,通過空間織補、功能植入、活力營造,將灰色低效空間變成綠色潛力空間。今年納入民生實事的100處“樂(le) 享園林”項目,其中69項為(wei) 口袋公園,9項為(wei) 城市綠道,13項為(wei) 濱水綠岸,3項為(wei) 公共空間林蔭化,6項為(wei) 其他項目。
“樂(le) 享園林”不僅(jin) 要有自然風景,更要有完善的功能配套。我省要求各地強化園林與(yu) 城市其他功能空間的複合利用,結合小區、幼兒(er) 園、學校、醫院、地鐵等公共服務場所周邊建設口袋公園,實現與(yu) 城市健身、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服務圈的銜接,為(wei) 群眾(zhong) 營造更多可休憩、可健身、可交往的高品質綠色空間。同時,多措並舉(ju) 提升管理和治理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樂(le) 享園林”。各地引導發動公眾(zhong) 、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選址、設計、建設和維護,探索推行認養(yang) 製、誌願服務等模式,共同做好維護管理。有的地方還引導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樂(le) 享園林”規劃建設及後期運營,激活空間活力。
記者從(cong) 省住建廳了解到,各地高度重視“樂(le) 享園林”民生實事項目建設,聚焦百姓需求,統籌落實無障礙設施、適老化改造和兒(er) 童友好環境建設要求,不斷提高城市綠地建設水平。截至目前,100項民生實事項目任務43個(ge) 已完成,其餘(yu) 正在加速推進。
【百姓呼聲】
“綠色客廳”,期待布局更均衡
“周邊小區、高校、科研院所密集,但缺小公園,去月牙湖公園得走20多分鍾。”看到不少地方建起“樂(le) 享園林”,南京市秦淮區戎泰山莊居民劉女士很是“眼饞”。今年政府在小區附近新建了童衛路口袋公園,步行約500米就能到,這讓她開心不已:“遛娃終於(yu) 有了好去處!”
百姓有期待,政府有作為(wei) 。常州列入省“樂(le) 享園林”民生實事的8個(ge) 項目,已有景仁公園等3個(ge) 口袋公園建成開放,另外5個(ge) 項目正加速推進。“常州將現有的130個(ge) 口袋公園全部落圖定點,哪裏布局偏少甚至存在盲區,哪裏布局相對到位,一目了然。”常州市城管局規劃工程處處長駱誌宏說,常州組織各轄市區排出100處口袋公園項目備選庫,與(yu) 現有布局圖進行疊加,將布局盲區和貼近市民生活的點位優(you) 先列入未來幾年的年度建設計劃,努力將“民生小口袋”建到群眾(zhong) 心坎上。
在昆山,納入民生實事的長江路城市綠道、環城濱江綠道一期、廟涇河中央水廊二期濱水綠岸正在緊鑼密鼓建設,預計年底建成開放。昆山市住建局副局長聶小明介紹,昆山正推進“公園城市”建設,依托市域主要河流水係,結合重要道路和交通廊道,全市域謀劃建設“七橫四縱”生態廊道,全長約335公裏。廟涇河中央水廊便是七橫之一“廟涇河—太倉(cang) 塘生態廊道”中的一段,全長約6.5公裏。濱水綠岸將打造親(qin) 綠近綠慢行道路,供市民休閑鍛煉。
“我們(men) 在調研中發現,‘樂(le) 享園林’選址布局有待進一步優(you) 化,需要在推進單個(ge) 項目建設基礎上,加強體(ti) 係化建設,進一步整合、串聯城市公共空間。有的城市老城區綠量少、均衡性不足、用地緊張,部分口袋公園、綠道建設與(yu) 停車、健身場地等功能複合尚需加強。”於(yu) 春表示,未來,我省將更加注重選址布局,推動口袋公園、城市綠道等項目進一步向綠化水平低、人口密度高、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不足的區域布局,提高覆蓋率。同時,推動各地對具備條件的單位逐步拆除圍牆、開放庭院,通過拆牆透綠、設施織補,實現綠地、停車場等公共資源的共享,促進“圍牆內(nei) 外”空間融合,讓更多群眾(zhong) 在“家門口”樂(le) 享綠色健康生活。(白雪 劉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