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婺城雅畈:讓流動黨員安家安心
“我是第一次自己製作陶藝,感覺很有意思。”汪小花開心地展示著自己製作的陶器。汪小花是金華婺城雅畈鎮的一名流動黨(dang) 員,這次跟隨著鎮黨(dang) 委組織的黨(dang) 員紅色研學活動走進婺州窯博物館,了解婺州窯的曆史文化,感受千年瓷韻魅力。
此次研學是雅畈鎮黨(dang) 委流動黨(dang) 員管理工作的一個(ge) 微鏡頭。為(wei) 進一步提升黨(dang) 組織凝聚力,加強流動黨(dang) 員與(yu) 流入地黨(dang) 組織的聯係,增強流動黨(dang) 員對“家”的歸屬感,近年來,雅畈鎮黨(dang) 委堅持多措並舉(ju) ,以全覆蓋排摸、全方位管理、全流程服務為(wei) 抓手,結合全鎮實際建立了適應流動黨(dang) 員特點的管理機製,努力把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融為(wei) 一體(ti) 。把流動黨(dang) 員管理寓於(yu) 服務之中,廣泛開展“進黨(dang) 員家,知黨(dang) 員情,解黨(dang) 員難,暖黨(dang) 員心”等活動,切實幫助流動黨(dang) 員解決(jue) 家庭以及外出務工中的實際困難,使流動黨(dang) 員時刻感受到黨(dang) 組織的存在和溫暖,自覺服從(cong) 黨(dang) 組織管理,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從(cong) 而保持和增強黨(dang) 組織對黨(dang) 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為(wei) 摸清流動黨(dang) 員底數,雅畈鎮黨(dang) 委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建立起“家庭情況清、流出時間清、流動地點清、從(cong) 業(ye) 狀況清、聯係方式清”的“五清”流動黨(dang) 員信息庫,並建立起流動人才黨(dang) 支部,持續強化流動黨(dang) 員信息庫的動態管理和跟蹤聯係,確保流動黨(dang) 員有“家”可歸。
針對時間難固定、住址變化頻繁導致的工學矛盾,雅畈鎮黨(dang) 委推行“互聯網+”新模式,推送理論資料開展線上“雲(yun) 學習(xi) ”,進行專(zhuan) 題研討、交流互動“微討論”。線下落實“補課製度”,抓住流動黨(dang) 員集中回鄉(xiang) 的重要節點,開設“假期班”、交流會(hui) ,確保哪裏有黨(dang) 員,哪裏就有培訓課堂。
通過組織“支部家訪”常態化開展走訪慰問,收集信息訴求,幫助流動黨(dang) 員家屬解決(jue) 生產(chan) 、生活上的難題,當好流動黨(dang) 員的“娘家人”。召開鄉(xiang) 賢會(hui) ,激勵黨(dang) 員為(wei) 家鄉(xiang) 發展獻計獻策,發光發熱畫好同頻共振“同心圓”。
“我們(men) 將堅持黨(dang) 建工作與(yu) 時代發展同步,加強與(yu) 流動黨(dang) 員的緊密聯係,做到黨(dang) 員流動到哪裏,黨(dang) 組織的管理服務就覆蓋到哪裏。”雅畈鎮黨(dang) 委委員王俊男說,通過不斷抓實抓細流動黨(dang) 員管理與(yu) 服務工作,努力將組織優(you) 勢轉化為(wei) 推動當地發展的優(you) 勢,為(wei) 雅畈鎮高質量發展儲(chu) 蓄更強“紅色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