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新區: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奮力譜寫振興新篇章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是長春新區自創立以來的宗旨,並一以貫之。
9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在長春新區幹部群眾(zhong) 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一定扭住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在全麵振興(xing) 、全方位振興(xing) 中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麵。
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根基在實體(ti) 經濟,關(guan) 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chan) 業(ye) 升級。
作為(wei) 我國第17個(ge) 國家級新區,長春新區428平方公裏的轄區內(nei) ,集聚了11.4萬(wan) 戶市場主體(ti) ,近800戶高新技術企業(ye) ,360餘(yu) 戶“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藥穀、光穀建圈強鏈,高新、北湖、臨(lin) 空齊頭並進。在振興(xing) 實踐中,長春新區用數據說話,用行動在證明。
築牢實體(ti) 經濟,做好營商環境“大文章”
加強誠信建設,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創造穩定、透明、規範、可預期的法治環境,重塑健康金融環境……幾年來,長春新區通過一係列有效措施,用精準的政策,落地的實效,為(wei) 實體(ti) 經濟保駕護航,全麵激發經濟增長的動力與(yu) 活力。
“保駕護航”,需一流的營商環境。
在首次營商環境國評中,位列國家級新區第11位、東(dong) 北首位,長春智慧法務區便是優(you) 化營商環境最有新意、最具“智慧”的生動實踐。
長春智慧法務區坐落於(yu) 長春新區,是國內(nei) 首家以“智慧”為(wei) 特色的法務區,長春知識產(chan) 權法庭、長春互聯網法庭、長春破產(chan) 法庭、長春國際商事法庭、長春金融法庭、長春環境資源法庭“六個(ge) 專(zhuan) 業(ye) 法庭”齊聚這裏,為(wei) 長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運行一年來,長春智慧法務區集中落位25個(ge) 政法項目,集中入駐24家知識產(chan) 權服務機構,6大專(zhuan) 業(ye) 法庭結審案件4120件,12348平台接聽全省熱線超40萬(wan) 通,開展法律服務“進企業(ye) 、進園區、進基層”活動52場……以智慧法務區為(wei) 依托的優(you) 化營商環境做法入選“中國改革2022年度典型案例”。
一流的營商環境需一流的營商舉(ju) 措作依托。
幾年來,從(cong) 硬核出台《2022年長春新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新60條》,到《長春新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ti) 三年(2022-2024)行動方案》,長春新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標準地+承諾製”“跨省通辦”等一批務實管用、可複製可推廣的首創性、獨創性改革,實現環節再精簡、審批再提速。
法治保障、放手創新、釋放活力、護航實體(ti) 。如今,行走在長春新區,“藥穀”“光穀”“新材料產(chan) 業(ye) 基地”等十大產(chan) 業(ye) “地標”正強勢崛起;獲政策利好,長春新區臨(lin) 空經濟發展再迎新機遇;綜合型物流功能平台、融通型科技合作平台、開放型產(chan) 業(ye) 合作平台“三型”開放平台活力迸發……“一區引領、三片支撐、十園聯動”的發展格局已經形成。
深耕科技創新,培育新區“創新沃土”
從(cong) 我國第一家商業(ye) 遙感衛星公司,到全球領先的倒裝COB超高清微小間距顯示創領企業(ye) ,再到“東(dong) 北新矽穀”——百萬(wan) 平米的高科技產(chan) 業(ye) 孵化園,長春新區深耕科技創新,積極培育產(chan) 業(ye) 園區,新動能集聚成勢,發展動力活力加速迸發。
6月15日,“一箭41星”的成功發射創造了中國航天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這次出征的“吉林一號”衛星是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出資自研的低成本、高承載、高分辨率共享型遙感衛星,對數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yi) 。
長光衛星發展日新月異,也折射出長春新區這片“創新沃土”的強大生命力。多年來,在創新研發方麵,長春新區給予創新科技型企業(ye) 真金白銀的資金支持,印發《精準支持長春新區重大成果轉化項目與(yu) 創新平台建設的若幹措施》,鼓舞區內(nei) 企業(ye) 蓬勃發展。
振興(xing) 東(dong) 北,人才是關(guan) 鍵。
為(wei) 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長春新區以更新更實的舉(ju) 措打造更多創業(ye) 創新平台,高標準建設“長春人才創新港”,高質量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平台功能、提升服務水平,每年新增各類人才萬(wan) 人以上,高層次人才淨流入呈逐年增長態勢。
今年6月,長春新區以滿滿的誠意出台《萬(wan) 名高校畢業(ye) 生進新區專(zhuan) 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釋放出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強烈信號;隨著各項人才政策不斷細化提升,長春新區增設特殊人才“編製池”“長春新區獎學金”;“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中心”為(wei) 人才提供政策谘詢、項目申報等全流程、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實現“一窗受理”“一門辦結”……一條條高“含金量”的創新政策,一項項強勁有力的硬核舉(ju) 措,一次次彰顯細節的貼心服務,敲開越來越多高層次人才的心門,為(wei) 區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報,對2022年落實有關(guan) 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激勵。長春新區作為(wei) “推動創新創業(ye) 政策落地、促進就業(ye) 、加強創新等方麵成效明顯的地方和單位”榜上有名,為(wei) 全國十家之一,也是吉林省唯一。
攻堅產(chan) 業(ye) 升級,新區製造向“智造”邁進!
加快形成產(chan) 業(ye) 集群生態,長春新區新動能集聚成勢。
當前,汽車產(chan) 業(ye) 正經曆一場以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為(wei) 主導的深刻變革。長春新區依托“汽車城”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強集群,蓄動力,謀劃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園,聚焦先進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助力企業(ye) 發展智能製造,闖出一片“藍海”。
為(wei) 推進先進裝備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長春新區大力支持先進裝備企業(ye) 實施技改擴能,以“智能、新能源”為(wei) 突破口,適應汽車“新四化”發展趨勢,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
“我們(men) 已實現由傳(chuan) 統機械加工向自動化生產(chan) 線、數字化係統管理的轉型升級。”長春市高新東(dong) 卓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欣陽說。如今,無論是在項目建設,還是在企業(ye) 生產(chan) 、物流運輸等方麵,該公司都實現了數字化管理,公司年產(chan) 值已突破億(yi) 元大關(guan) 。在東(dong) 卓汽車電子的生產(chan) 車間裏,進行實際操作的工人很少,幹活的主力是一台台智能化機器,工人隻需負責上前觀察數據。
長春近江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也嚐到了數字化轉型的甜頭。企業(ye) 運用數字化設備維保和管理係統,生產(chan) 效率提升70%到80%,實現降本增效,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
除此之外,長春新區還努力促進產(chan) 業(ye) 尖端化發展。吉大正元信息安全產(chan) 業(ye) 園預計2024年投產(chan) ,實現信息安全產(chan) 品的規模化生產(chan) ;聯東(dong) U穀·電子信息園主要建設高端製造、研發產(chan) 業(ye) 集聚區,形成上下遊高端產(chan) 業(ye) 集群。這些彰顯長春新區特色、又有強大內(nei) 生驅動力的在建項目,正構成新區光電、數字經濟起勢發展的基礎“骨架”。
幾年來,長春新區把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進“智改數轉”作為(wei) 發展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助推企業(ye) 借“智改數轉”東(dong) 風,踏上“智慧之路”,聚焦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園建設,逐步勾勒出一幅以“數”領航、以“智”取勝的產(chan) 業(ye) 升級“新畫卷”。
長春新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管委會(hui) 主任華景斌表示,長春新區要圍繞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培育龍頭企業(ye) ,以鏈主鏈群鏈長製,形成滾動建設的良性循環,為(wei) 高質量發展積蓄後勁;全力抓服務、優(you) 環境,做好全要素保障、全鏈條跟進、全方位服務、全流程提速,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築牢實體(ti) 經濟,深耕科技創新,攻堅產(chan) 業(ye) 升級。當前,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麵臨(lin) 新的重大機遇,長春新區正全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新發展格局,蓄勢待發邁入發展新階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