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服務須問需於民(縱橫)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依托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建立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常態化工作機製的意見》,梳理匯總了57個(ge) 地方和部門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的典型經驗案例。海南有兩(liang) 個(ge) 案例入選,其中之一是“‘我陪群眾(zhong) 走流程’,推動服務更優(you) 化”。這一活動,讓各部門負責人走出辦公室,轉換角色、變換視角,從(cong) 群眾(zhong) 辦事和經辦工作兩(liang) 個(ge) 角度,去發現、解決(jue) 政務服務中的問題、堵點。
服務群眾(zhong) 、改進工作,關(guan) 鍵要回答好難點怎麽(me) 找、痛點如何破的問題。“我陪群眾(zhong) 走流程”,更好體(ti) 現了群眾(zhong) 立場、突出了群眾(zhong) 需求。工作人員有怎樣的“煩”?企業(ye) 、群眾(zhong) 有何種“難”?領導幹部親(qin) 自體(ti) 驗一番、收獲真實感受,有助於(yu) 找到破題之道。
也要看到,作為(wei) 管理者、決(jue) 策者,職能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在推動問題解決(jue) 上責任更大。“我陪群眾(zhong) 走流程”活動,不僅(jin) 有助於(yu) 問題解決(jue) ,還能帶動製度優(you) 化、流程再造。截至7月份,海南已有36家省直部門廳局長陪群眾(zhong) “走流程”,一些原來看似“沒辦法”跨越的難點,通過新視角找到了突破口。越來越多的參與(yu) 、更加積極的改進,折射出相關(guan) 部門由“等群眾(zhong) 上門”到“主動走進群眾(zhong) ”的理念之變。
從(cong) 服務群眾(zhong) 角度出發,尤須反思:為(wei) 何有些地方、部門,做了很多工作,花了很多精力,群眾(zhong) 卻感受不深?其中一個(ge) 原因就在於(yu) ,部署安排相關(guan) 工作時,管理視角多了一些,群眾(zhong) 立場少了一點,沒有真正問清群眾(zhong) 有什麽(me) 需求。比如在服務企業(ye) 上,有些地方下大力氣解難題,專(zhuan) 攻某項服務,但企業(ye) 想要的不隻是某個(ge) 環節的改進,而是整個(ge) 鏈條的升級。
民生事必須問需於(yu) 民。破解困擾群眾(zhong) 的難題,應當多問問群眾(zhong) 的訴求。工作的推進、服務的改進,如果隻是“我覺得你需要”,想當然地去做,而不主動深入群眾(zhong) ,了解所需所求,難免會(hui) 走偏,也難以把工作做到群眾(zhong) 心坎上。“我陪群眾(zhong) 走流程”的案例表明,為(wei) 民服務就要撲下身子、換位思考,問一問企業(ye) 經營有什麽(me) 困難,弄清楚百姓生活有什麽(me) 痛點,在增強服務內(nei) 容與(yu) 群眾(zhong) 需求的精準適配中,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發展為(wei) 了人民,要求站穩群眾(zhong) 立場。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為(wei) 民服務的質效才能有大提升。歸根結底,走好群眾(zhong) 路線,不僅(jin) 是一種理念,也是迅速打開工作局麵、提高服務質量的良方。
(摘編自《海南日報》,原題為(wei) 《多站在群眾(zhong) 視角解難題》)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15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