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碭山秋天的儀式感 被酥梨拉得滿滿

發布時間:2023-09-19 15:27: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秋天的儀(yi) 式感,對於(yu) 安徽碭山人來說,就是開園摘梨。

  9月16日,在秋分到來的前一周,一年一度的碭山采梨節如期開幕,這也就意味著碭山酥梨正式迎來采摘。

  當天中午,記者來到位於(yu) 碭山縣良梨鎮的梨樹王景區,和春天看到的滿樹梨花不同,取而代之的是碩果累累、滿園飄香。

  在梨樹王景區的一塊酥梨地裏,魏尊朋正忙著和村民們(men) 采摘成熟的酥梨,說到今年的豐(feng) 收景象,老魏滿臉喜悅,“今年春夏天氣好,降水適中,不缺水、也不澇,特別適合酥梨生長,可以說是風調雨順的一年,也是品質最好的一年。”

  說話間,隻見老魏順手摘下一顆酥梨,在衣角邊擦了擦,一口咬了下去,“你看,今年我們(men) 家的酥梨,皮薄汁多、果肉飽滿,可甜嘍!”看得出,老魏對今年的收成相當滿意。

  老魏是土生土長的碭山人,不僅(jin) 打小吃著可口的酥梨長大,也和梨樹打了40年的交道。從(cong) 最初的幾畝(mu) 地到現在的20畝(mu) ,酥梨成了家裏的主要經濟來源,每年到了秋分前後,就是他最忙的時候。

  “一天一人能采2000斤,有遊客來園子體(ti) 驗采摘的,也有下過訂單線上發貨的,忙不過來就請村民幫忙采摘。”老魏說,今年年成好,百年以上的老梨樹一畝(mu) 能收6000斤,樹齡在40年左右的一畝(mu) 也能收5000斤,刨去成本開銷,全部算下來,畝(mu) 均純收入可達6000元。

  話音剛落,老魏口袋裏的手機響了起來。掛完電話,他便扯著嗓子朝遠處的老伴喊道,“兩(liang) 箱梨子、四箱罐頭,準備好,一會(hui) 發貨。”原來是顧客下單來生意了。

  已經60歲的老魏,對酥梨有著特別的感情,“上學的時候,家裏主要收入就靠種植酥梨,如今養(yang) 活了我們(men) 一大家子。忙歸忙、累歸累,但幹得有勁,一年下來,光梨子的收入就有10萬(wan) 元。”

  在碭山,良梨鎮不僅(jin) 是梨樹王景區的所在地,也是碭山酥梨的發源地,良梨村90%的土地都用來種植酥梨,酥梨是當地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正在忙著采收酥梨的馮(feng) 秀蓮,看到有攝像機,也湊了過來,“俺們(men) 碭山梨上鏡,我們(men) 也上鏡。”說這話的時候,還不忘挑出一顆酥梨對著鏡頭掂量道,“至少有一斤重,看得都過勁。”

  一邊是梨農(nong) 們(men) 忙得不亦樂(le) 乎,一邊是遊客們(men) 逛得興(xing) 味十足。

  老家在河南商丘的蘆偉(wei) ,一大早就開車帶著一家老小,來到梨樹王景區。“正好周末,和家人來碭山梨園轉轉,順帶給親(qin) 戚也捎帶點自己采摘的酥梨。”蘆偉(wei) 說,“每年酥梨成熟的時候都會(hui) 過來,衝(chong) 的就是這口梨,酥脆、核小、而且甘甜無渣,口感品質,一個(ge) 字,中!”

  一時間,梨園裏熱鬧起來,采摘、打包、搬運聲此起彼伏。漫步其間,掛滿枝頭的酥梨,抬首可見,伸手可摘,處處洋溢著秋收的味道。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