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存量空間潛能 昌平區將推進一批“城市背麵”更新改造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董兆瑞)10月11日,“再轉存2.0”昌平城市更新論壇在昌平區七一製鏡廠舊址舉(ju) 辦。記者從(cong) 活動上了解到,接下來,昌平區將推進鄧莊釀造廠、平西府糧庫、北京手表廠等一批存量資源項目煥發活力,此次論壇的舉(ju) 辦地七一製鏡廠也即將啟動城市更新,打造開放式的城市活力街區,服務現代城市生活需求。
老廠區將變身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
七一製鏡廠位於(yu) 昌平區最繁華地段之一的西環路上,曾伴隨了一代又一代昌平人的青春歲月。據了解,該廠建於(yu) 1958年,生產(chan) 的“北京牌”磨花鏡曾風靡一時,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退出曆史舞台。後來,這裏變成了北京英特萊科技有限公司的廠址,生產(chan) 消防服、飛行服等。
“因為(wei) 年代久遠,老建築空間與(yu) 發展需求不匹配而逐漸落寞了。”北京英特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學鋒介紹,廠房所在的昌平老城區,公共服務設施和空間匱乏,而廠房也處於(yu) 封閉狀態,難以為(wei) 周邊市民提供有活力的公共服務。“此次啟動城市更新改造就將解決(jue) 這一痛點,我們(men) 將打開圍牆,為(wei) 市民提供一處有草坪、有廣場、能放鬆休閑的空間。”
據劉學鋒介紹,接下來,該廠區將改造成為(wei) 昌平區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昌平區應急安全科普基地、老年活動健身中心、兒(er) 童活動中心等,沿街區域還將新增一些商業(ye) 服務設施,打造成為(wei) 一個(ge) 集休閑、娛樂(le) 、體(ti) 育、健身、文化、餐飲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開放共享空間。
記者了解到,昌平區將分類盤活全區存量資源,不斷創新實施路徑,進一步完善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接下來還將持續推進一批有潛力的城市更新項目,包括鄧莊釀造廠北廠和南廠、平西府糧庫、北京手表廠、昌平草莓博覽園、平板玻璃公司等,以點帶麵推動城市整體(ti) 風貌改善,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昌平政府街更新改造已全麵啟動實施
論壇上,昌平區還介紹了該區的城市更新工作情況。記者了解到,2021年以來,昌平區累計推進城市更新項目120個(ge) ,到今年底完工項目將達到60個(ge) 。其中,備受昌平市民關(guan) 注的昌平政府街項目更新改造已全麵啟動實施。該項目通過引導社會(hui) 資本投入商業(ye) 空間和產(chan) 業(ye) 空間的更新改造,營造消費新場景、培育產(chan) 業(ye) 新動能、促進文化和產(chan) 業(ye) 的“雙重增值”。
據了解,昌平政府街全長1.8公裏,通過1條景觀休閑廊道、1個(ge) 城市活力街區、4個(ge) 曆史再現節點和5個(ge) 城市特色節點,打造集市政、景觀、文化設施和商業(ye) 片區於(yu) 一體(ti) 的街區統籌型城市更新項目。其中,將通過文廟、小南門、永安公園角樓、北環路城牆4個(ge) 節點再現永安古城曆史脈絡,存續曆史文脈。
位於(yu) 南口鎮的“三大廠”,即北京平板玻璃集團公司、北京鹿牌都市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市汽車鋼圈總廠,也與(yu) 清華大學攜手建設清華南口國重基地,將布局清華大學14個(ge) 國家重點實驗室,著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策源地、科技成果產(chan) 業(ye) 化新高地和城市複興(xing) 的新地標。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經全部開工建設,預計將於(yu) 2025年投入使用。這也將成為(wei) 清華大學主校區以外規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基地。
推廣“昌盛模式”讓老舊小區換新顏
前不久,第二屆“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評選活動啟動公示,昌平區的昌盛園社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入選。據介紹,昌盛園社區是城南街道轄區內(nei) 最大的連片開放式老舊小區。改造前是一個(ge) 典型的“三無小區”,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城南街道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以“向前一步”的工作作風,從(cong) 群眾(zhong) 日常投訴中發現共性問題,在社區常態治理中發現接訴即辦主動治理的著力點和突破口,進行改造升級。
改造後的社區新增綠化美化麵積7000餘(yu) 平方米,規範調整停車位1000餘(yu) 個(ge) ,增設環形步道、兒(er) 童樂(le) 園、便民驛站等適小適老空間1800平方米,社區功能及環境實現美麗(li) “蝶變”。城南街道昌盛園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張琪介紹,今年,昌盛園社區在硬件建設上加足馬力,利用閑置空間打造了昌盛童心苑、昌盛議事廳、昌盛健康站三處便民驛站,消除了服務盲點,打造便民服務圈,實現社區建設的自治、共治。
記者了解到,昌盛園社區的治理經驗已成功推廣到昌平區內(nei) 的多個(ge) 小區,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昌盛模式”,推動街區整體(ti) 環境聯動更新,將居民、商戶、小區、商業(ye) 的融合共生。今年,昌平區全麵實施老舊小區五年改造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重點織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功能,同步探索老舊小區更新改造項目多主體(ti) 的籌建模式,逐步形成社會(hui) 、社區、居民共創共建的新路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