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學校長論壇在沈陽成功舉辦
人民網沈陽10月12日電 (記者那其灼、孫競、李依環)2023大學校長論壇、東(dong) 北亞(ya) (沈陽)人才交流大會(hui) 12日在遼寧沈陽成功舉(ju) 行。本屆論壇由人民日報社、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遼寧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人民網主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hui) 提供學術支持。
遼寧省委副書(shu) 記、省長李樂(le) 成,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徐立京,遼寧省委常委、沈陽市委書(shu) 記王新偉(wei) 現場出席並致辭,教育部黨(dang) 組成員、副部長王光彥視頻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ye) 大學校長韓傑才,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作主旨發言。遼寧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蔣天寶主持大會(hui) 開幕式。
受遼寧省委書(shu) 記郝鵬委托,李樂(le) 成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與(yu) 會(hui) 嘉賓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遼寧振興(xing) 發展高度重視、深情牽掛、充滿期待。實現高質量發展,基礎在人才、動力在人才、希望在人才。我們(men) 熱烈歡迎各方人才來遼就業(ye) 創業(ye) ,熱忱期待與(yu) 廣大高校深化交流合作,熱切期望與(yu) 各界朋友共創美好未來。我們(men) 將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引育政策,著力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環境,聚力暢通各類人才職業(ye) 發展和專(zhuan) 業(ye) 提升通道,全麵優(you) 化人才服務,推動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山海有情,天遼地寧。遼寧願與(yu) 大家攜手拓展合作空間、實現互利共贏,共同譜寫(xie) 東(dong) 北、遼寧全麵振興(xing) 的輝煌篇章。
徐立京在致辭時說,今天兩(liang) 場活動同時舉(ju) 辦,人文薈萃,互促共進,很有意義(yi) 。希望為(wei) 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特別是人才振興(xing) 進一步提供智力支持,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新聞媒體(ti) 應上連黨(dang) 心、下接民心,深度融合、科技賦能,勇擔使命、心懷熱愛,努力講好新征程中國教育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講好新征程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的故事,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作出應有貢獻。
王光彥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主題緊扣高等教育的戰略定位、使命任務,主動回應了國家戰略、時代號召,必將激發大家深入謀劃、加快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希望參會(hui) 高校牢牢把握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全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深化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王新偉(wei) 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東(dong) 北亞(ya) (沈陽)人才交流大會(hui) 首辦之年,同期舉(ju) 辦2023大學校長論壇,希望大家通過此次活動,更好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積極分享真知灼見,用超前思維為(wei) 沈陽振興(xing) 發展建言獻策,形成更多建設性成果,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促進更多人才紮根沈陽,更多項目加快落地。
韓傑才以《勇擔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 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培養(yang) 更多拔尖創新人才》為(wei) 題作主旨發言。他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務強國戰略急需這個(ge) “主題主線”,緊緊聚焦人才培養(yang) “本質本源”,以顛覆性思維探索超常規舉(ju) 措,以更加空前的力度推動人才培養(yang) 改革,有效擺脫慣性思維、打破路徑依賴,加速培養(yang) 好引領性拔尖創新人才。
徐衛林在主旨演講中表示,行業(ye) 高校特色鮮明、地位獨特,承載著推動行業(ye) 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使命。近年來,學校堅持“一元領先、多元並進、突出特色、協同發展”的學科建設思路,注重問題與(yu) 需求導向,依托四大學科群建設,促進跨學科融合,凝煉紡大特色優(you) 勢,開展科技攻關(guan) ,努力為(wei) 國家建設與(yu) 地方、行業(ye) 發展造血。
當天,來自全國百餘(yu) 所高校嘉賓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發揮高校基礎研究主力軍(jun) 作用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增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能力 全麵提升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推動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 提升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等話題展開研討與(yu) 交流。
論壇上,《2023年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情況分析報告》正式發布。 北京大學“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專(zhuan) 題講座十六講”係列網絡視頻公開課、清華大學新版“形勢與(yu) 政策”課、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科技小院“大思政課”、中國人民大學“大國邊疆”育人工程、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實景課堂思政課等20所高校的創新經驗入選典型案例。
論壇當天同時公布了人民網2023年高校優(you) 秀新聞作品。《我和我的老師:“大我”的能量流轉》《大美中國!北大學生鏡頭裏的故鄉(xiang) 年》《清華@你來遊園,寄正月新年》等46篇新聞作品入選。
此外,人民網、人民中科共同發布了“白澤·智問”校園智能問答係統,為(wei) 高校師生提供精準識別、多輪交互、谘詢投訴、政策溯源、智慧導辦、富媒體(ti) 反饋、智能表單提交以及輔助決(jue) 策支撐等功能,可應用於(yu) 學生服務、辦事谘詢、行政管理等多種校園場景,全麵助力高校服務和管理的智能化。
作為(wei) 國家級大型年度教育論壇,人民網主辦的大學校長論壇已成功舉(ju) 辦十屆,累計600餘(yu) 位大學書(shu) 記、校長參加研討,成為(wei) 凝聚共識、助力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yu) 發展的年度盛事。
2023東(dong) 北亞(ya) (沈陽)人才交流大會(hui) 舉(ju) 辦了13場主題論壇和東(dong) 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海內(nei) 外人才招聘會(hui) 等活動,覆蓋線上線下40餘(yu) 萬(wan) 高校畢業(ye) 生。此次活動將為(wei) 東(dong) 北三省一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及內(nei) 蒙古自治區)提供15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