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慰安婦”主題雕像捐贈南京

發布時間:2023-10-17 16:14:00來源: 新華日報

 

  10月14日上午,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侵華日軍(jun)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ju) 行新贈“慰安婦”主題雕像揭幕儀(yi) 式。這組雕像由一尊“慰安婦”老人像和一尊中國、韓國、菲律賓3名“慰安婦”少女手拉手的雕像組成,名為(wei) “‘慰安婦’力量之柱”,原型來自2017年9月22日設立於(yu) 美國舊金山聖瑪麗(li) 廣場上的“慰安婦”主題雕像,以1∶3的比例複刻而成。

  雕像捐贈者、美國“慰安婦”正義(yi) 聯盟聯合主席郭麗(li) 蓮介紹,當年聖瑪麗(li) 廣場“慰安婦”雕像揭幕儀(yi) 式由美國“慰安婦”正義(yi) 聯盟主導,雕像中的3名少女彼此背對背、手拉手,表情凝重地看向前方,老人雕像原型是首位實名公開揭露日軍(jun) “慰安婦”製度黑暗曆史的韓國籍受害者金學順。

  上世紀90年代初,日軍(jun) “慰安婦”製度因受害幸存者的勇敢揭露逐漸浮出水麵。隨後,中國、韓國、美國等國家落成多座“慰安婦”雕像。“一座雕像就是一段固化的曆史。”侵華日軍(jun)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周峰介紹,“慰安婦”雕像國際聲援行動正在世界各國廣泛開展,已有超過80座各類“慰安婦”主題雕像落成。

  2015年12月1日開館以來,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關(guan) 愛幫扶在世“慰安婦”製度受害幸存者150餘(yu) 人次,調查新確認受害者近30人。當日,“永恒的證言”人機交互係統同步在陳列館上線。該交互係統完整記錄了日軍(jun) “慰安婦”製度受害幸存者彭竹英老人的口述證言,觀眾(zhong) 可通過人機交互三維立體(ti) 問答模式與(yu) 彭竹英老人麵對麵“對話”,直觀地感知幸存者的受害史實。(付岩岩 蔣楚嫣)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