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這所中學給學生們配了“巨屏手機”
人民網紹興(xing) 11月2日電 (秦銘澤)近日,浙江諸暨海亮實驗中學不少教室門口都安裝上了“電子班牌”。學生刷臉登錄,可以跟家長隨時發信息,還能查成績、查飯卡餘(yu) 額。據悉,這套新的設備係統是免費供學生使用的。其中,跟家長發信息的功能使用最頻繁,一定程度上解決(jue) 了學生不能帶手機進校園、不能隨時跟家長聯係的客觀問題。
“‘電子班牌’是由海亮教育科技服務集團自主研發的,除了‘家校互聯’,還有‘電子課表’‘信息查詢’‘簽到考勤’‘德育管理’等多個(ge) 模塊。”海亮實驗中學校長黃玲瑛說。
“管理過程中,我們(men) 發現部分學生確有攜帶手機進校的需求,因此我們(men) 製定了人性化的方案——如有特殊情況,可以帶手機到學校,進入校園後第一時間把手機交給班主任代為(wei) 保管。我們(men) 給每位班主任也配備了保險箱進行存放。”黃玲瑛表示,禁止手機入校並非“一刀切”,而是在探索過程中形成相關(guan) 舉(ju) 措,並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加以完善補充,厘清學生手機管理製度範式,通過疏堵結合,讓規定更有“溫度”。
“在今年9月沒有‘電子班牌’之前,我們(men) 在校內(nei) 跟父母的溝通是比較少的,一般有需要時要去電話亭打電話。現在有了‘電子班牌’之後,我們(men) 下課後就可以和父母實時發信息,可以做更多溝通。”海亮實驗中學學生周福生說。
據了解,學生可以操作“電子班牌”與(yu) 家長以文字、音頻、視頻等方式進行即時溝通,解決(jue) 過往學生在校內(nei) 需要通過教師多次協調才可以聯係到家長的問題。同時,在“電子班牌”的個(ge) 人空間中,學生可以查看自己的消費記錄、學業(ye) 成績、考勤信息等內(nei) 容,全麵、多維了解教務信息。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在“電子班牌”發起請假流程,教師手機端批準、家長手機端接收信息,門禁同步數據、精準識別並快速實現學生離校。
據悉,進入智能化階段,信息技術對於(yu) 教育的影響不再局限於(yu) 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應用的層次,而是更加全麵地融入和影響教育生態。“電子班牌”作為(wei) 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載體(ti) 以及家校互動的媒介,同時衍生出德育、素質評價(jia) 的需求。“到11月底,海亮中學將完成剩餘(yu) ‘電子班牌’的安裝。”海亮實驗中學校長黃玲瑛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