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聲槍響 開啟一個奔向勝利的新征程
站在達茂旗女兒(er) 山上俯瞰,青山肅穆,豐(feng) 碑矗立,“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紀念碑”12個(ge) 金色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山腳下,在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紀念展廳中,革命故事在廣為(wei) 流傳(chuan) ,紅色精神被大力弘揚……
暴動前的周旋
百靈廟是烏(wu) 蘭(lan) 察布草原上的重鎮,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是連接內(nei) 蒙古和蒙古國、貫通內(nei) 蒙古東(dong) 西部地區的重要樞紐。
1936年2月21日,在中共西蒙工委書(shu) 記烏(wu) 蘭(lan) 夫的領導下,由雲(yun) 繼先、朱實夫、雲(yun) 蔚率領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hui) 保安隊千餘(yu) 名愛國官兵,在百靈廟發動武裝暴動,打響了反抗日本侵略、反對分裂祖國的革命槍聲。
提到“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就必須要說到在當時搞得轟轟烈烈的“百靈廟自治運動”。
這次“運動”的真相究竟是什麽(me) ?
1933年夏天,在國家危亡時刻,內(nei) 蒙古封建王公德穆楚克棟魯普(以下簡稱“德王”)在百靈廟發出內(nei) 蒙古“高度自治”的通電,企圖利用手中權力,實現成立“大蒙古帝國”的美夢。
1934年4月,經當時的國民政府批準,“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hui) ”(以下簡稱蒙政會(hui) )成立,德王任秘書(shu) 長,執掌蒙政會(hui) 。
此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地方組織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在當地積極爭(zheng) 取愛國官兵參加抗日,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並派共產(chan) 黨(dang) 員和愛國軍(jun) 官進入蒙政會(hui) 保安隊,為(wei) 掌握這支部隊做思想、組織和人事上的布局。
1935年,烏(wu) 蘭(lan) 夫先後兩(liang) 次來到百靈廟開展抗日救亡宣傳(chuan) ,並在第二次來到百靈廟的時候親(qin) 自麵見德王,勸說其抗日,遭到拒絕。此時,烏(wu) 蘭(lan) 夫確定德王投日決(jue) 心已定,便與(yu) 雲(yun) 繼先等人開始謀劃暴動的組織工作及暴動後的去向安排。
烏(wu) 蘭(lan) 夫經過慎重分析,認為(wei) 應該首先爭(zheng) 取綏遠省政府主席、愛國將領傅作義(yi) 的支持。雲(yun) 繼先、朱實夫便自告奮勇,準備到歸綏找傅作義(yi) 。
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hui) 蒙事處處長巴文峻的引薦下,傅作義(yi) 接見了雲(yun) 繼先、朱實夫,聽取了他們(men) 準備發動軍(jun) 事暴動的計劃,當場表示一定給予全力支持。
雲(yun) 繼先、朱實夫返回土默特旗後,向烏(wu) 蘭(lan) 夫匯報了與(yu) 傅作義(yi) 磋商的情況,烏(wu) 蘭(lan) 夫指出,一旦德王公然在日本的操縱下搞獨立運動,暴動的時機就成熟了。他還強調,要在暴動隊伍的骨幹中宣布雲(yun) 繼先是這次行動的總指揮,以便於(yu) 統一指揮;要密切觀察德王的動態,做到隨機應變,應特別注意保守秘密;要對德王手下的軍(jun) 政官員,除堅決(jue) 抵抗的人予以鎮壓之外,對多數官員應采取團結態度,說服他們(men) 以民族大義(yi) 為(wei) 重,爭(zheng) 取他們(men) 加入暴動隊伍。
提前打響的槍聲
1936年2月10日,德王在其王府成立偽(wei) “蒙古軍(jun) 總司令部”,改元易幟,設置日軍(jun) 顧問部,其叛國投日的心跡已化為(wei) 行動。
正當暴動的準備工作緊張進行的時候,烏(wu) 蘭(lan) 夫收到情報,得知德王在歸綏的特務發現了保安隊準備暴動的情況。
烏(wu) 蘭(lan) 夫立刻派李森趕赴百靈廟通知雲(yun) 繼先和朱實夫,建議他們(men) 提前一天行動。核實情報後,雲(yun) 繼先、朱實夫、雲(yun) 蔚於(yu) 1936年2月21日夜,指揮暴動的官兵根據暴動計劃,兵分六路,一路警戒德王的袍子隊,以保障暴動順利進行;一路到南營盤,占據下山通道……
淩晨2時,全體(ti) 暴動官兵和文職人員在南營盤集合,雲(yun) 繼先將暴動隊伍編為(wei) 一個(ge) 大隊、兩(liang) 個(ge) 分隊,自任大隊長。朱實夫擔任副大隊長,兩(liang) 個(ge) 分隊均指定了負責人。4時,雲(yun) 繼先帶領暴動隊伍離開百靈廟,冒著嚴(yan) 寒、踏著大雪向東(dong) 南方進發。
當暴動隊伍行至黑沙圖時,遭到德王派來的袍子隊騎兵的追襲。暴動隊伍與(yu) 袍子隊激戰近6個(ge) 小時,擊退了追兵。當天,保安隊二中隊隊長陳應權按照雲(yun) 繼先事先的安排,將駐在烏(wu) 拉特中旗的二中隊帶到武川二份子與(yu) 暴動隊伍會(hui) 合。兩(liang) 部分暴動人員會(hui) 齊後,暴動隊伍達到1100多人,合編為(wei) 一個(ge) 總隊,下設六個(ge) 中隊,兩(liang) 個(ge) 特務隊。
合編完畢後,暴動部隊就地等待傅作義(yi) 派出的汽車隊,乘坐35軍(jun) 的汽車到達大青山以南,分駐在薩拉齊縣水澗溝門村和歸綏縣三兩(liang) 村。不久,綏遠省政府將暴動部隊編為(wei) “綏境蒙旗保安總隊”,任命雲(yun) 繼先為(wei) 少將總隊長,朱實夫為(wei) 上校副總隊長。
1936年2月25日,雲(yun) 繼先領銜向全國發出通電,揭露德王投靠日本的行為(wei) ,聲明脫離蒙政會(hui) 。
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是一次反抗日本侵略、反對德王分裂祖國的革命壯舉(ju) ,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擴張野心,延緩了日本侵略內(nei) 蒙古中西部地區的計劃,體(ti) 現了中華民族武裝反抗日本侵略、捍衛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定意誌。它的另一個(ge) 重要意義(yi) 在於(yu) ,這支部隊後來發展成為(wei) 一支由共產(chan) 黨(dang) 掌握的蒙古族抗日武裝,並奔赴抗日第一線,為(wei) 全民族抗戰事業(ye) 作出了重要貢獻。
紅色血脈的延續
走進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紀念展廳,一張張珍貴的曆史圖片、一個(ge) 個(ge) 催人淚下的革命故事,都在深情講述著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為(wei) 達茂旗的解放事業(ye) 立下的卓越功勳,這些發生在包頭本土的英雄事跡,深深感染著每一位參觀者。
據達茂旗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局長、百靈廟鎮抗日武裝暴動紀念展廳代言人劉建功介紹,2018年,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紀念展廳正式建成,並先後被評為(wei) 包頭市關(guan) 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紅色基因代代傳(chuan) 教育基地、包頭市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和社會(hui) 科學普及基地,每年接待前來開展黨(dang) 性教育的呼包地區黨(dang) 員幹部1萬(wan) 餘(yu) 人次,旗內(nei) 外紅色旅遊的遊客1萬(wan) 餘(yu) 人次,為(wei) 達茂旗及周邊地區幹部群眾(zhong) 開展黨(dang) 性教育、紅色革命教育、戍邊國防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活動場所,在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yi) 光榮傳(chuan) 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紀念碑和紀念展廳,輻射帶動了周邊烈士陵園、防空洞、滿都拉北疆聯合黨(dang) 委、明安紅色草原、潘誌榮工作室、阿迪雅誠信教育基地等一批紅色旅遊和黨(dang) 性教育的蓬勃興(xing) 起。
在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紀念展廳采訪時,偶遇一群前來參觀的達茂旗退休人員,他們(men) 認真聆聽講解員的生動講述,不時就這段曆史進行交流,通過回顧革命先輩們(men) 驚心動魄的戰鬥曆程,重溫血與(yu) 火的歲月,大家深切地體(ti) 會(hui) 到革命先烈英勇頑強的鬥爭(zheng) 精神和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述往思來,向史而新。如今,在這片英雄輩出的草原上,新的故事仍在書(shu) 寫(xie) ,紅色基因正被傳(chuan) 承……(記者 蔡冬梅 通訊員 吳瓊 沈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