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加快製度創新 助力產業集聚(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巡禮)

發布時間:2023-11-14 15:4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4日 第 07 版)

  貨車川流,塔吊飛轉,蕪湖港內(nei) 一派繁忙。今年1—8月份,該港口已完成94.4萬(wan) 標箱貨運量,同比增長13.15%。“我們(men) 在集裝箱服務上推出‘聯動接卸’方式,實現蕪湖港到洋山港點對點直發。”安徽港口集團蕪湖有限公司蕪湖港務公司總經理助理束順全說,“聯動接卸”使得客戶成本降低30%,通關(guan) 時間壓縮50%。

  作為(wei) 第六批獲批的自貿試驗區之一,安徽自貿試驗區成立三年來,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不斷加快製度創新,形成一批製度創新成果,合肥、蕪湖、蚌埠3個(ge) 片區以不到全省1‰的麵積,貢獻了全省約25%的進出口額、33%的實際使用外資、4%的新增經營主體(ti) 和7%的稅收,有力支撐全省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聚焦製度創新深耕“試驗田”

  “集團分、子公司較多,以往手賬冊(ce) 較多,貨物調配也不方便。此外,各家公司都在各自手賬冊(ce) 進口儲(chu) 備零配件,帶來資金積壓,跨公司緊急交接物料也經常產(chan) 生關(guan) 稅和各種手續。”談起以往加工貿易貨物監管模式,安徽合力工業(ye) 車輛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明軍(jun) 說。

  安徽自貿試驗區獲批以來,合肥海關(guan) 與(yu) 該公司創新啟動加工貿易集團保稅新舉(ju) 措,公司由原來的“多本賬冊(ce) ”變成“一本賬冊(ce) ”,大大降低了相關(guan) 費用。以2020年為(wei) 例,公司35批次發動機調撥節約500多萬(wan) 元外發保證金和100餘(yu) 萬(wan) 元的關(guan) 稅。與(yu) 此對應,原先兩(liang) 天的調撥時間也縮短為(wei) 僅(jin) 需半天。

  “集團保稅是將企業(ye) 集團視為(wei) 一個(ge) 監管單元,解決(jue) 了保稅料件在集團內(nei) 部自主存放、流轉的問題,實現對保稅料件統一規劃、采購、調撥和使用。”合肥海關(guan) 所屬廬州海關(guan) 關(guan) 長彭軍(jun) 說,集團保稅可以盤活企業(ye) 內(nei) 部資源,靈活調配,響應訂單,釋放產(chan) 能。目前,安徽叉車集團、京東(dong) 方、合肥晶合公司等多家企業(ye) 享受到政策紅利,實現“上午提需求、下午料件到生產(chan) 線”。

  聯動接卸、集團保稅、無感通關(guan) ……安徽自貿試驗區揭牌建設三年來,聚焦“為(wei) 國家試製度、為(wei) 地方謀發展”,已累計探索形成162項製度創新成果,其中21項為(wei) 全國首創,6項經國務院及相關(guan) 部委批準在全國複製推廣,7項入選商務部研究院《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3)》創新案例。

  安徽自貿試驗區與(yu) 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展聯動創新,在全國首創產(chan) 業(ye) 化經費股權投資改革試點,深化新型研發機構市場化改革,產(chan) 業(ye) 化經費投資超過8000萬(wan) 元,帶動引進社會(hui) 資本投資近20億(yi) 元,孵化企業(ye) 170家。此外,在全省分兩(liang) 批設立13個(ge) 聯動創新區,輻射帶動安徽全域改革開放。

  服務主導產(chan) 業(ye) 建設“集聚區”

  作為(wei) 一家科技初創型企業(ye) ,安徽寶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專(zhuan) 注於(yu) 人工智能技術產(chan) 品和智慧教育。“公司成立初期,麵臨(lin) 融資難題,投入研發資金短缺。關(guan) 鍵時刻,是合肥市票據融資讓企業(ye) 渡過了難關(guan) 。”公司總經理李廣壘說,經過多維度評價(jia) ,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為(wei) 企業(ye) 量身定製了300萬(wan) 元的純信用貸款,可謂是“雪中送炭”。

  “公司已發行四期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產(chan) 品,累計為(wei) 50餘(yu) 戶科技型企業(ye) 提供5.4億(yi) 元資金支持,有效解決(jue) 科創企業(ye) 研發投入大、知識產(chan) 權難變現的問題。”合肥興(xing) 泰融資租賃有限責任公司總監駱霞說。

  科技創新是合肥最亮眼的名片。三年來,合肥市對科創企業(ye) 支持力度加大,實現金融類產(chan) 品全覆蓋,累計為(wei) 1000餘(yu) 戶企業(ye) 提供400億(yi) 元支持。如今,單個(ge) 科技成果轉化周期從(cong) 自貿試驗區獲批前的一年縮短至3到6個(ge) 月,全市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三年翻了一番,增長至6000餘(yu) 家。合肥片區新增注冊(ce) 企業(ye) 3.4萬(wan) 家,較獲批前大幅增長。

  “製度創新要服務於(yu) 地方主導產(chan) 業(ye) ,更要賦能主導產(chan) 業(ye) 。”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管委會(hui) 主任何紅旗說,片區圍繞蕪湖市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智慧家電、航空裝備等主導產(chan) 業(ye) ,不斷推進招大引強,著力建設開放性產(chan) 業(ye) 集聚區、戰新產(chan) 業(ye) 先導區和江海聯運國際物流樞紐區。數據顯示,蕪湖片區累計簽約億(yi) 元以上項目286個(ge) ,協議引資額2557億(yi) 元。

  安徽自貿試驗區圍繞主導產(chan) 業(ye) 開放創新需求,推出集成電路、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量子信息、生物醫藥等4個(ge) 產(chan) 業(ye) 的76項創新舉(ju) 措,大力發展“十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並全力打造汽車“首位產(chan) 業(ye) ”,推動主導產(chan) 業(ye) 集聚壯大。

  擴大開放水平打造“新高地”

  走進位於(yu) 蚌埠市的中恒商貿城,特色柳編、玻璃製品、服裝、食品等商品琳琅滿目,外商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實現“一站式”采購。而“拚箱組櫃”的出口模式,為(wei) 眾(zhong) 多中小企業(ye) 產(chan) 品出海提供了極大便利。“通過市采+跨境電商的新模式,產(chan) 品遠銷107個(ge) 國家和地區,整體(ti) 拉升外貿增長3至5個(ge) 百分點。”中恒商貿城總經理劉冰說。

  安徽深耕航線布局,助力“通江達海”。圍繞“一核兩(liang) 翼”,在合肥—蕪湖間開通穿梭巴士,同時依托皖江支線,實現蕪湖到上海洋山港點對點直發,形成Y字形貨運航線結構,架起了水上的高速通道。去年以來,隨著航線優(you) 化升級,聯動接卸、聯盟共倉(cang) 等模式為(wei) 企業(ye) 帶來更大便利。此外,中歐班列(合肥)累計發車超3500列,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億(yi) 美元。

  作為(wei) 一家物流企業(ye) ,蕪湖艾特物流有限公司坐落在蕪湖片區綜保區內(nei) 。裝卸工人正開動叉車,運送進口於(yu) 多個(ge) 國家的咖啡生豆。2500平方米的專(zhuan) 用倉(cang) 庫,最高可儲(chu) 存生咖啡豆3000噸。“我們(men) 融入蕪湖港—洋山港聯動接卸監管模式,實現對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蕪湖艾特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冰說,通關(guan) 便利化讓企業(ye) 可以放心進行大批量進口。今年上半年,公司進出口總額達1.3億(yi) 美元。

  如今,安徽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從(cong) 2020年成立之初的全省占比21%提高至2022年的25%。今年1—7月份實現出口849.2億(yi) 元,同比增長18.5%,帶動全省出口總量和增幅均曆史性躍居全國第九。

  安徽自貿試驗區著力打造市場化營商環境,在全國首創企業(ye) 開辦涉稅業(ye) 務“一網集成”,企業(ye) 全流程辦理僅(jin) 需1.5小時。此外,還推動全麵落實“證照分離”改革,實施自貿試驗區版54項便利化舉(ju) 措,探索推出企業(ye) 開辦“一業(ye) 一證一碼”“證照並銷”等市場準入、準營、退出的全流程改革,“一照通”審批事項辦理時限平均壓縮85%以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