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門頭溝下清水村村民溫暖過冬

發布時間:2023-11-20 10:03:00來源: 北京日報

  藍藍的天、呼呼的風,門頭溝深山區的冬日,就是這樣。從(cong) 市區驅車近三個(ge) 小時,經過曲折的盤山路,終於(yu) 抵達清水鎮下清水村。7月31日的暴雨和山洪讓這個(ge) 小村遭遇重創。幾個(ge) 月過去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生活恢複得怎麽(me) 樣?日前,記者走進全村地勢最低的杜春套家。

  “快請進,屋裏暖和。”杜春套一邊招呼,一邊讓老伴幫忙拿手機。手機相冊(ce) 裏的照片讓老人想起受災時的場麵。暴雨當天,老兩(liang) 口在村幹部的幫助下轉移到了安置點,可等他們(men) 再回到家的時候,發現院子裏泥沙、泥水淤積,門窗已被洪水衝(chong) 得變了形。進屋一看,地板、牆壁幾乎都被衝(chong) 毀。

  “我們(men) 家靠近河道,是村裏的低窪處,當時一下子就蒙了,不知道該怎麽(me) 辦。”75歲的杜春套說,他和老伴身體(ti) 都不太好,麵對大災,絲(si) 毫沒有自主修葺的能力。

  讓人欣喜的是,十一假期還沒結束,杜家就有了響動。幾位工人出出進進,鋪地、刮膩子、裝門窗,一天一個(ge) 樣。

  修房的錢哪裏來?說起這事,杜春套眼中含淚,“政府給了我一部分補助,用來修房。”

  清水鎮黨(dang) 委委員、組織委員、統戰委員麻鶊信介紹,災後重建伊始,清水鎮邀請了專(zhuan) 業(ye) 團隊,對房屋維修進行指導,出方案、報預算,在維修完畢之後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即可撥付補貼。

  目前,全鎮需要維修的412戶已經全部完工,正在進行驗收,已完成300戶的補貼資金撥付,剩餘(yu) 維修戶待驗收完畢後將陸續收到政府撥付的修房補貼。

  從(cong) 開工到完工,杜春套家用了八天。如今,四白落地的房間裏,溫度計指向二十攝氏度,不僅(jin) 不再寒冷、潮濕,還格外暖和。臥室裏,兒(er) 子給老兩(liang) 口新買(mai) 的席夢思上鋪著嶄新的床單;暖氣上,整齊地碼放著地瓜和南瓜幹;喝一口熱茶,杜春套臉上露出笑容。“有地暖,也有電暖氣,過冬一點都不愁,我們(men) 老兩(liang) 口底氣也足了。”

  背靠山根,住在全村最高處的於(yu) 克明家同樣暖風撲麵。陽光透過寬大的窗戶,灑在客廳裏的花草上,枝葉舒展、翠綠,在這間小小的客廳裏,於(yu) 克明的妻子張克芬正在澆花,而於(yu) 克明則在院裏曬著他自己種的白菜。

  “房子修好了,可我還不踏實,怕遭遇了大水後過冬成問題,自己準備了好多柴火。”於(yu) 克明說,水退下去以後,他就把柴火擺在當院,以備不時之需。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煤改電後的供暖設備如此給力。這個(ge) 叫作空氣能供暖的設備,就在於(yu) 家院子西廂房的房頂上。

  對此,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進生介紹,下清水村在五六年前就完成了煤改電工程,村民們(men) 取暖全部使用電能驅動的空氣能設備。洪水之後,村民們(men) 是否能溫暖越冬就看電力是否穩定。事實上,災後幾天之內(nei) ,村裏就通過應急設備恢複了電力,隨後不久,市政供電也恢複了。

  “屋裏能保持二十多攝氏度,柴火沒用上,我心裏卻特別踏實。”於(yu) 克明感歎說。

  像杜、於(yu) 兩(liang) 家一樣可以溫暖過冬的還有全村600多鄉(xiang) 親(qin) 。看著大夥(huo) 家的溫度升上去了,信心足了,王進生有了新的打算。他盼著,明年開春,村裏的清水花穀景區能重新開放,為(wei) 全村的產(chan) 業(ye) 發展助力。同時,一條新的商業(ye) 街也正在醞釀,將為(wei) 來景區賞景、遊玩的客人補足各種服務配套。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