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大興安嶺的寒與暖(行天下)

發布時間:2023-11-20 10:2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橫跨內(nei) 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兩(liang) 省區的大興(xing) 安嶺,是一片神奇大地。無論轄區麵積、植被林草,抑或是人文曆史、自然生態,以及“興(xing) 國安邦”(老舍當年著文對“興(xing) 安”二字的解讀)、戍邊守疆方麵,它都具有重要的分量。

  一

  坐落在大興(xing) 安嶺北段西坡的根河,是一個(ge) 有著多樣性物種的生態王國。密林深處,掩映著一條蜿蜒的河流,樹木森森,綠草茵茵,小雨淅瀝,河水氤氳,綠色、林莽,點綴了根河的夏日風景。

  根河是大興(xing) 安嶺額爾古納河的一條主要支流,全長420多公裏,蒙古語為(wei) 清澈透明的河流。早先是一條河的名字,悠悠千年,滋潤了東(dong) 北廣袤的森林,養(yang) 育了生活在這裏的蒙古、回、達斡爾、鄂溫克、鄂倫(lun) 春、俄羅斯等十多個(ge) 少數民族,上世紀50年代成為(wei) 一個(ge) 林區名字,而現在是一個(ge) 新型城市名字。城市,河流,林區,“三合一”的名頭,特別的地理位置,根河的名氣漸漸遠揚。

  根河像一個(ge) 熱情向導,引領我們(men) 穿行在林區國家級濕地公園。森林濕地,別有風采,它“地大物博”,藏珠納玉。沿一條風景棧道前行,茂密的鬆樹群落、妖嬈的白樺林是這裏的主角。原始森林才可見的高大鬆樹群,密密匝匝,直插雲(yun) 天。樟子鬆偉(wei) 岸堅實,紅皮光滑;頎長挺拔的落葉鬆霜皮溜雨;偶或一片亭亭白樺樹,樹幹紋路如鳳眼傳(chuan) 神。鬆樹筆直,高達二三十米,樹齡約百年上下,隨手一指多是七八十年老者,即使被雷電擊中成為(wei) 焦木,依然昂首風雨而不朽,這裏就是被稱為(wei) 樟子鬆的故鄉(xiang) ,也有地球上隻在高緯度、環北極帶才存在的寒溫帶針葉林,即著名的“泰加林”。

  風中鬆香襲人,樹木參差,花草盈道,景隨物變,行走在長長木棧道,並不覺累。路邊隔百十米,豎有濕地動植物名錄牌,圖文已斑駁,那些從(cong) 沒聽說過寒冷林帶的植物名錄,如長尾婆婆納、老鸛草、繡線菊等吸引我不時地翻拍。步步登高,綠植簇擁的根河一直在我們(men) 腳下,不同的水域變換為(wei) 不同的形狀,守護著寬廣的大興(xing) 安嶺大森林。棧道高坡處,可觀根河的經典風景:河灣逶迤,草木簇擁,流水賦形,秀成中國書(shu) 法草書(shu) 的冷字形狀,根河的冷極稱謂在此天成,象形圖式惟妙惟肖。

  二

  秋天的森林,時有小雨冷風。棧道前麵是一片較開闊的場地,一株倒下的大樹橫臥在綠樹叢(cong) 中,周邊是開闊的草地,樹幹上係有褪色的藍布條,與(yu) 近挨的說明牌形成呼應,這是當年內(nei) 蒙古大興(xing) 安嶺林場全麵停止商業(ye) 性采伐的“最後一棵紀念樹”。風雨八年,這株落葉鬆樹幹如鐵,從(cong) 樹樁年輪看屬中生代,在高大的樹叢(cong) 中不算粗壯,然而,作為(wei) 當年履行生態保護的承諾——停止采伐天然林,它的倒下,是一種無言的“壯舉(ju) ”,不遠處立有一塊寬大木牌,像翻開的日曆牌形狀,在莽莽林海中,黑底紅字,分外醒目:2015年3月31日,一個(ge) 不平凡的日子。

  八年前早春三月,林區天氣陰冷,時有雨雪,3月最後一天,在根河森工公司烏(wu) 力庫瑪林場517工隊,舉(ju) 行了全麵停止天然林商業(ye) 性采伐儀(yi) 式。那隻特有的伐木工具——彎把鋸,十分醒目,那是三代林業(ye) 人的“老友”。就在伐倒最後一棵落葉鬆後,這隻傳(chuan) 承了幾十年林業(ye) 人精神的老夥(huo) 計,從(cong) 伐木人手中被莊重地交給了林場領導。彎把鋸與(yu) 鐵錘是林區最有代表性、與(yu) 林業(ye) 人最有感情的“兩(liang) 件套”,在停伐紀念牌上,它們(men) 交叉疊合,成為(wei) 一座時間數字與(yu) 實物工具的造型,也是一個(ge) 曆史的紀念。

  三

  停伐天然林後,林業(ye) 人放下彎把鋸,扛上養(yang) 護森林、生態環保的重任,也要尋找新生路。烏(wu) 力庫瑪林場的517工隊,當年木材生產(chan) 的先進班組,停伐儀(yi) 式上的承諾言猶在耳,“林區不砍樹,照樣能致富”,從(cong) “木材生產(chan) 到生態保護,保生態 、保民生、保發展”。他們(men) 想到,大興(xing) 安嶺有用之不竭的資源,於(yu) 是工隊數十人集資,以股份製方式經營,對以前的生活區、宿舍、食堂進行升級改造,利用林區的自然資源,打造森林文化體(ti) 驗場。掩映在林木花草中的一眾(zhong) 平房,被因地製宜地進行了改造:屋前草地上,用枯樹枝幹雕塑成各類抽象的造型,有的像動物,有的像盆景,注重原生態、生活化,很接地氣;散發出原木清香的房間,長長的條桌,留著當年工棚食堂的痕跡。集餐飲、住宿、度假、旅遊於(yu) 一體(ti) 的新型“森林文化體(ti) 驗場地”,在靜謐大森林中平添了一處熱鬧景觀。

  正是藍莓成熟時,主人端來兩(liang) 種大小不一的果子,晶瑩掛霜,如小小寶石,野生的嬌小回甜,種植的圓潤硬實。主人說,林場應季水果多,停伐天然林後發展林下經濟,有更多時間安排生活,大森林天然物種讓林區人的現代生活有了別樣味道。

  一個(ge) 偌大的溫度計造型豎立在根河街頭,讓傳(chuan) 說中的冷極之地有了直觀形象,電子數據標注的是零下58攝氏度天氣,時間定格在2009年12月31日,地點是金河鎮內(nei) 阿龍山的奧克裏堆峰。這個(ge) 經有關(guan) 專(zhuan) 門機構認可的“中國最冷的地方”,宣示了大興(xing) 安嶺、根河是“中國冷極地”。

  中國冷極根河,因超常天氣成為(wei) 一大特色,而大興(xing) 安嶺“森工人”的奉獻以及獨特的自然風光與(yu) 人文風華,讓一個(ge) 寒冷之地成為(wei) 一個(ge) 有溫度、見情懷的地方。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11月20日 第 12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